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主要是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具有了相当大的经济实力,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阶层.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范畴.我国的私营经济由于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长,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私营企业主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经济基础,还没有联合起来形成一股有组织的力量,因此尚未形成为一个私营企业主阶级,即新的资产阶级.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私营企业主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也是有可能的.对私营企业主要采取“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政策,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认为我国私营企业主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虽然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但它有形成阶级的潜在"可能性".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具有动态可塑性.可以经过努力把私营企业主塑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私营企业主集团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只能是社会的一个阶层。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为我们提供的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不能用经典著作的阶级定义来比照我国的私营企业主集团的阶级属性,应该理解定义的深层内含,同时还要注意对阶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应该从政治、文化、社会的特征来考察我国私营企业主集团的阶级属性。认为我国已经产生了或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的观点造成了严重的现实危害。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属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有本质区别,它不是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私营企业主就不会也不可能成为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王思林 《传承》2009,(18):104-105
在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作为私营经济人格化代表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身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越来越广泛深入。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研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作为私营经济人格化代表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身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越来越广泛深入.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研究,时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清涟撰文说,目前的精英选择机制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一是除政治利益集团之外,还形成了其他利益集团,比如阶级精英和知识精英集团;二是宪法上规定处于领导阶级地位的工人阶级及位于“次领导阶级”地位的农民阶级事实上已处于边缘状态;三是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暴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社会转轨变型过程中,私营企业主有提高自己经济、社会、政治地位的强烈愿望,必然寻求其他非制度方式和途径以提升个人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地位.所以在私营企业主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中,既有因其主观的利益驱使,又有由于客观局限性的因素所致.但是,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私营企业主的制度性政治参与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关于认识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认识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三个问题高健生关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认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其定位于“属于独立的社会阶层”的认识之上,这从社会分层意义上无可非议。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为数不少的文章在谈及私营企业主作为独立社会阶层的存在时,...  相似文献   

10.
王习贤 《湖湘论坛》2003,16(1):58-59
近年来 ,我国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应地 ,私营企业主阶层也在逐步形成 ,这对当前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对此 ,我们要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 ,正视私营企业主阶层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业已发生的重大变化 ,科学界定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身份 ,积极做好在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胡翔 《人大研究》2005,3(11):23-26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私营企业得以重新出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0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有176.18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达到395.35万人,注册资本总计13307.69亿元,从业人员高达2011.15万人[1]。随着私营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一个新的社会利益群体———私营企业主阶层开始形成。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出现,其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活动空间的扩大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标志着原有的同质性很高的社会发生了分化。与之相应,这一阶层的兴起正在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走向,其参政热情的高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不仅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  相似文献   

12.
怎样分析我国的私营经济———谈谈方法论问题沈宝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构成状况确有明显的变化。私营企业主的队伍有所扩大。能不能把私营企业主队伍说成是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不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怎么来分析和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群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作者主要就如何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和群体,如何看待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私营企业主群体不是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限于篇幅,本刊仅摘录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社会改革与结构转型的代表性产物,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再生、发展及其社会实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多维社会地位和地位相关关系视角看,社会转型后再生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地位不一致到地位相关性增强再到地位一致性端倪初露的过程。而从地位一致性和阶层结构化的关系角度看,在一个采用渐进式变迁的转型社会,基于制度变迁的不一致性、社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性以及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阶层地位相关关系通常会遵循一个由"地位相对一致——地位不一致——地位相对一致"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私营企业主阶层,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上不宜搞"一刀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营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引人注目;作为私人资本人格化的私营企业主群体,其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也并非简单的"剥削"二字所能涵盖.如何看待这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上,有必要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党的建设的实际出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胡绍元  钟纯真 《前沿》2011,(19):38-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私营经济成为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阶层也随之而产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随着"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提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形成了相应的政治参与模式;但现行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与有序政治参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本文试图探究私营企业主在现行政治参与模式下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私营企业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谐社会是私营企业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阶梯;实现私营企业主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培育健全和谐的道德人格,克服和谐社会构建中私营企业主道德缺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加强私营企业主道德建设,要求私营企业主坚持诚信原则,努力维护社会公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牢固树立宽容意识,实现自律与他律统一。  相似文献   

19.
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参政议政的现象尤为引人瞩目。一系列的实证调查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心理主要表现在满足经济利益的理性驱使、政治责任感、政治效应意识、政治信赖感和支持程度等方面。我们有必要积极评价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行为,鼓励他们参政议政,同时维护和提高私营企业主积极向上的政治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20.
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伴随着这个阶层自身的客观发展,伴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转变,也伴随着中国社会舆情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变迁.因此,深入探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阶层意识演变过程,探究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社会机制,将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阶层形成的认识,也能够从一个角度帮助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集体意识形成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初步发现: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产生了相对清晰的阶层意识,具体表现为:私营企业主阶层行为指向(对未来的诉求)趋向一致.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过程既是自身成长过程的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反映,这种外部环境,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制度——政策安排,也包括与他们相对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