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社会相当性理论作为社会行为论的一种,既是解决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依据的理论武器,也是犯罪实行行为判断标准的理论依据。社会相当性理论不仅考量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的恶,同时更侧重行为本身的恶。因此,相对于单纯的法益侵害说和规范违反说,在解释实行行为的刑法意义上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个体犯罪向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历史上的帮会文化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历史基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也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提供了间接助力。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随着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日趋严重,网络社会的治理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也给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从哲学视域看,网络社会既是现实社会的当代创新,也是现实社会的历史延续,是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网络社会是既有科技属性又有人文属性的社会,也是具有行为规范的社会;用道德和法律这两种行为规范来衡量、判断,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已然出现,并呈日趋严重之态势,因此,网络社会的治理势在必然、势在必行;网络行为失范归根到底是行为者即人的失范,网络社会治理所指向的必然是现实的人;在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须遵循网络社会运行律、网络行为演变律、心理引导律和行为规制律,须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前瞻性、正当性等原则,须做到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的统一、道德维度与法律维度的联结、技术手段与人文手段的结合,形成治理的作用合力。  相似文献   

4.
集群犯罪与集群行为或群体性事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非等同。虽然集群行为中包含着集群犯罪形态,合法集群行为亦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常常因为失控而转化为集群犯罪,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集群犯罪的发生不是简单的感应式因果关系,在集群犯罪的因果链条上,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因素——犯罪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了犯罪条件,犯罪结果就不会发生。在当前社会冲突加剧、集群犯罪的成因难以短期根除的背景下,将防控集群犯罪的视角由犯罪原因转向犯罪条件,从"群体情绪"、谣言传播、"重点人物"、"受害人"、突发因素以及"处置因素"等这些关键条件因素入手,打破集群犯罪的结构,阻断集群犯罪的成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联系,对于控制集群行为的恶性转化、遏制集群犯罪的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对大学生而言,亲社会行为更多地发生在虚拟社会中。影响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从个人角度看有认知、情绪和价值观,从环境角度看主要包括虚拟社群、大众传媒和网络规范。提高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针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制定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利用计算机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日益凸显。虚拟财产是一种电磁数据存储的网络信息,且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图像、声音等方式被感知,不具有实体的形态,然而其具备作为物存在的特定性和独立性,故虚拟财产是一种无体物。虚拟财产能否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应当从法秩序统一的立场出发,寻求民事法律的规定。因虚拟财产具有价值且为无体物,将其解释为《物权法》的权利客体没有超出法条语词可能的含义。我国财产犯罪的对象——财物的范围包含了无体物,故物权性质的虚拟财产能够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对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进行分类,类型化地讨论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  相似文献   

7.
刘忠 《求索》2007,(12):99-101
主动的犯意转换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的犯罪达到既遂前主动改变犯罪故意,转而实施在行为性质上并非先前行为加重方向之上延展的另一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就主动转换犯意前的行为而言,在停止形态上,由于其不符合中止犯的“自动性”特征以及与中止犯的立法理由存在冲突,因而不构成犯罪中止,对其应以犯罪未遂论。  相似文献   

8.
叶穗冰 《前沿》2013,(19):162-165
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对大学生而言,亲社会行为更多的发生在虚拟社会中.影响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从个人角度看有认知、情绪和价值观,从环境角度看主要包括虚拟社群、大众传媒和网络规范.提高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针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制定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控已是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机关要在虚拟社会管控中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借鉴现实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发挥情报预防预警、打击网络犯罪和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切实构建起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网络安全堡垒。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带来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当今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网络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同时,网络虚拟社会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可能对现实社会的稳定造成妨害和冲击。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重视虚拟社会管理,从偏重现实社会管理转变到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并重,积极探索虚拟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技术监管力度,严打网络违法犯罪,明确行业社会责任,规范网民网络行为,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综合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江凌燕 《前沿》2012,(4):81-82
在我国,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这使单位犯罪的范围相当有限。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大量单位集体实施的刑法明文规定之外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法律与现实的矛盾中,这类单位行为的处理该何去何从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成 《公安研究》2012,(8):5-7,2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到虚拟社会中,虚拟社会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现实社会。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个大课题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级公安机关要树立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多元化管理、法治化管理理念,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社会公众的作用,工作中主动防范、主动引导、主动管控,不断强化技术手段、基础工作、专门力量等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臻 《电子政务》2011,(9):21-2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越来越小,也构建起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社会,并且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方面,虚拟社会的形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虚拟社会快捷、开放的信息传播特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抑制虚拟社会的消极不利影响,将其纳入现实社会的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的治安问题及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虚拟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治安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到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虚拟社会的治安问题主要表现为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扰乱网络秩序妨害虚拟社会管理的行为以及网络侵权行为等三种类型。因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传统现实社会的特殊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虚拟社会的治安防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对当前我国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制度防控、协同防控、社会防控以及技术防控等四个方面着手,推动虚拟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挪用公款罪是一项发生率较高的犯罪,其中存在诸多争议问题,"挪而未用"行为性质的认定即是其中之一。研究"挪而未用"行为的定性争议和犯罪形态争议,考察"挪而未用"行为的性质、犯罪形态,在司法实践中,应区分不同情形认定和处理"挪而未用"行为。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潜在人群,教育和挽救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重新审视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行为,透过对行为产生原因的剖析,发现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诉求,进而提出救助与支持的工作目标及对策,尝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8.
犯罪中的附加行为相对于完成犯罪而言是不必须的行为,但它在犯罪现场普遍存在并展现出多样性。标记行为源于附加行为,其内涵却深于附加行为。在侦查分析中,充分认识和正确解读附加行为的展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对分析犯罪中的行为性质,扩展附加行为的应用,考证犯罪行为过程,揭露犯罪事实真相,串并案件以及分析研判行为人犯罪特征和人格特征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虚拟社会这一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在虚拟社会影响人类生活的同时,虚拟社会的秩序管控问题也成为公安工作的新难点。文章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探究传统侦查手段在虚拟社会中的新应用,以此为解决虚拟社会的现实管控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也同样生活在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社会。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虚拟社会”管理创新。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将虚拟社会管理纳入社会管理范畴,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虚拟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崭新、重大、紧迫的课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考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