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熟人社会的特质表现为以职业和经济优势为标准建立的新身份社会,新身份社会打破了传统旧身份社会的完全以血缘或者单位为纽带的旧社会共同体结构形式,逐渐形成以社区为纽带的新型社会关系.推广社区建设有别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建构路径,它以社区公约为小宪法形式,以社区自治等软控制手段,推进新熟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陌生人社会的治理:中国经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辉 《求索》2012,(12):216-217
陌生人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结构转型,给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带来了道德真空填补、社会信任重构以及基层治理变革等难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就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契约规则规范陌生人社会中的行为、以现代信任文化融洽陌生人社会中的关系及以责任意识唤起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3.
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是农村人际信任运作的重要场域.在半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中间组织不仅构成了人际信任的二元化运作机制,而且还建构起人际信任发展的四种理想模型,并规范着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实际上就是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区关系、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它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当代主导价值观的经济基础,体制建设是价值观建设之本。价值观建设要从理论层面普及为社会心理层面,把评价标准转化为行为准则,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协调,还要相应地建立和健全维护社会公正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体系的阐述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文献,既是对我国社会设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大谋划。民政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党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韩克庆 《传承》2012,(9):70-70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社会福利研究领域,国内学术界最近提出了"福利社会"这一概念,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建构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实上,"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概念大同小异,"福利社会"的概念更多强调在社会福利中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而"福利国家"概念更多强调国家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8.
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抓好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我们己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面临问题和挑战形成的倒逼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今后要从四个基本途径上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牢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以改革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
被妖魔化了的“陌生人”贺新:今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寇教授,对此,您怎么看?“陌生入社会”又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寇东亮: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种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但人们对这种转型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拒斥甚至否定。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对多数人来说,“熟人”因知根知底,便认为是可亲可信的,而“陌生人”因其来历不明或形迹可疑而被不少人视为潜在的“坏人…敌人”,则是可疑可怕的,甚至被视为可怕的“妖魔”。多数人总是以防范的心态面对“陌生人”,告诫自己或劝诫亲朋好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陌生人交往”。另有一部分人则信奉脸厚心黑、情感冷淡、道德冷漠、为人冷酷等,通过瞒、骗、欺诈等手段,伤害或损害“陌生人”。  相似文献   

10.
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抓好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我们己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面临问题和挑战形成的倒逼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今后要从四个基本途径上继续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牢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以改革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1.
孙远太 《理论月刊》2012,(7):128-131
社会整合是一个社会得以持续的基础。我国正在推动社会建设,其政治价值就在于促进社会整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以及利益关系调整,对社会整合提出挑战。社会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福利、发展社会组织和重塑社会认同,客观上促进着利益整合、结构整合和文化整合。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处理好利益整合、结构整合和文化整合之间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以稳定为前提,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政治信任式微之际,熟人社会的信任在解决乡村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熟人社会的信任对于解决大规模群体性冲突则显示其功能性不足,因此,建构农村政治信任是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韩跃民  张哲 《长白学刊》2012,(1):134-137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力量, “80后”新生代的社会建设参与目前呈现如下特征:日益边缘化的建制性危机;社会认同存在正向谐变和逆向冲突两种互构共变型态;虽然现行体系的接纳度较低,“80后”对社会建设参与仍有着较为积极的期待.推动“80后”的社会建设参与,首先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参与体制与机制;其次要建构“80后”新生代社会建设参与中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5.
潜规则下的熟人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陆学艺 《传承》2012,(21):80-80
搞好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领域,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今后5年、10年、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社会建设解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农民工是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 ,建立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 ,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 ,以街道、社区为纽带 ,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位于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下降,其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网络与信任,行为容易“失范”。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规范、构建网络、建立组织、重建信任,以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这已经初步为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实践所证实。要更有效地维护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安全,就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变化,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加强社区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力量与基层组织的合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形成警察与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建立规范,促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努力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为官应不应酬直接关系到其上升和发展的空间。吃请历来是中国官场上的公关秘笈与通行证,再硬再铁的制度也会在觥筹交错中被酒精泡软,再严格再完善的规则也可能被无孔不入的人情关系扭曲腐蚀。2006年3月14日,又有121名民营企业老板拿着结业证走出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这已是该校对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65"期民营经济理论和实务培训班"。数据显示,仅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已办60多期,有近万名学员。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结交朋友"被许多学员视为收获之一。新疆某水泥制品厂厂长说,北京之行让他结识了一帮朋友",以后到外地办事就有熟人了"。因此,关于熟人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在市场和官场中奔波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以朴素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原初本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要求。那么,如何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变、从熟人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内涵、演变、流行、影响、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维稳模式已难应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法治公民社会的建设已成社会发展的必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从行政主导向法治主导的转变。其实现的路径应包括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加强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