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披露,每年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公费出国的开支为3000亿元,每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总额为6000亿元以上。诸位请看,这三项开支便达9000亿元!(注: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说,这三项支出总额总共加起来不过1200亿余元。——据2006.4.22《羊城晚报》)“9000亿元”,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公车私用",一直是公共行政治理的一大顽疾。近年来,百姓要求治理"车轮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相继对公车使用模式"动刀",但绩效似乎并不显著。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行政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正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2012年4月12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市属106家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3.
公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计不会误解,这里说的“公车”,不是公共交通用车,而是公共(尤其是政府)部门用车。由于耗资和浪费惊人,所以势在必改。对于滥用公车,有称之为“马路上的腐败”的,也有喻作“屁股底下一座楼”(特指名牌豪华贵车)的。据调查,内地公车至少有400万辆,仅2004年,消费已达4085亿元。[1]每年为此开支的日常费用占到财政收入的15%左右,为世界公车消费之冠。问题在于:一是公车私用严重,真正公用只占1/3;二是公车运行成本是出租车的4·5倍;三是攀比、超标之风屡禁不止,连贫困地区也难免。显然,这种情况是不能听之任之的。但是,已经出台和正在试行中的…  相似文献   

4.
有多少公款经得起吃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开支共计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公车消费3000亿,吃喝、出国各2000亿。如果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要为“三公”付出的代价是538元。"我国2004年完成税收25718亿元,我国开放最早的广州市2004年完成税收776.37亿元,也就是说这7000亿的“三公”消费,相当于吃掉了9个广州市的年税收收入,可以修几个三峡水库了。"据媒体报道,在东北,畸形公款吃喝吃出腐败街,衍生了公款大款。在部分城市,一些豪华昂贵的餐饮和娱乐场所消费水平远远超出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开业一家火…  相似文献   

5.
话题     
《创造》2010,(12):10-10
公车治理16年来,目前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高达1500亿元-2000亿元。民众期待改革的声音更是一浪高于一浪。  相似文献   

6.
武卫东 《山西政报》2006,(14):53-53
节约型政府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将节约确定为新的基本发展国策之后的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一年比一年雄厚,从国家的综合实力到政府的可支配资金,从机关的办公条件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此也滋生了一些铺张浪费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越来越高,行政性浪费现象越来越突出,在财政支出中胡花钱、乱开支现象相对也比较严重。超标准会议、公款招待大吃大喝、公车消费已成为建设节约型政府的三大顽症。  相似文献   

7.
改革职务消费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职务消费 ,就是指公职人员因工作需要进行的一种特殊消费 ,也可叫“公务消费”。它包括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用车辆等。应当肯定 ,必要的职务消费在保障公务完成和职能的履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现在一些职务消费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无限膨胀 ,财政不堪重负 ,确实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对此 ,笔者略谈一点己见。节省财政开支 需要改革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是一项庞大的经费开支。据有关部门统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我国约有 35 0万辆公车 ,包括司乘人员在内 ,每年消耗 30 0 0亿元 ,全国平均每人负担 2 30元。不仅要为数额巨…  相似文献   

8.
公车改革16年来,至今已产生了几种模式。不但收效甚微,每年全国公务用车消费支出仍然高达1500亿元至2000亿元;而且屡屡招怨,民众期待彻底改革的声音一浪高一浪。分析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9.
段羡菊  谭剑 《半月谈》2004,(24):47-50
2004年底。当北京、上海等地即将推行公车改革的消息炒得沸沸扬扬时.湖南省资兴市委、市政府已经“摸着石头过河”干了一年。一年前。资兴市通过了“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方案。第一轮进行了122台公车改革。2004年节约行政支出约1000万元。“车轮腐败”得到明显遏制。全市公、检、法、司系统的100多台公车即将纳入车改范围。公务接待改革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我们国家被财政供养的机构十分庞大.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成本降低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对于执政者而言,节约行政成本的政治意义。并不亚于经济意义。从这个层面上看.资兴公车改革的实践.无疑为各地探索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率先在媒体公开披露我国"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和公费考察)为9000亿元人民币、每项支出各占3000亿元的消息,由此引发了新一波对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讨论,公款消费腐败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     
162亿元8月11日,中央财政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据统计,2011至2014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62.3亿元。11.3亿元商务部消息,由于中国公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公车拍卖数量明显增加。2014年上半年政府委托机动车拍卖共成交1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亿元。  相似文献   

12.
视点     
正中纪委:公款送月饼将点名曝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对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上半年公车拍卖成交额增加5亿元根据商务部全国拍卖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政府委托机动车拍卖共成交1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亿元,增幅79.4%。据了解,这5亿元基本上是各地公车改革带来的公车拍卖的成交额。  相似文献   

13.
资兴市实行车改前有 2 90多辆公车 ,配备专职司机 2 0 0多人 ,每年公车费用达 14 5 0万元 ,如果加上车辆更换和折旧开支 ,费用高达 2 0 30万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2年对公务用车实行了定编管理。2 0 0 3年 9月 ,市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市级领导干部及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 ,一致通过车改方案。“取消党政机关、人民团体、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和专职司机 ,按照核定到岗、定额到人、包干使用、节约按比例归已的原则 ;对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补贴”。改革的基本做法公务用车改革是在调查研究 ,…  相似文献   

14.
【事件】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说,公费出国几乎成为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现象,消耗巨额财政费用。“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官员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愈演愈烈,公费出国有增无减”,“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 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 GDP 的增长速度。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车辆消费占到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38%。每年大量的新购公车尤其成为负担,多个省会城市每年的新购公车数量都在数千辆。因此,公车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进行“车改”试点,并且取得了一些经验。先  相似文献   

16.
(一)深圳市政府从1997年开始,在公车购买、修理、用油和保险四个环节上加强对公车国有资产的监管,成效明显。在购车、修理、用油方面,由政府统一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标,并确定了7家综合素质较高的修理厂家和7家供油单位,据测算,招标采购或节约财政支出约7%;定点维修公务用车一年可节约资金200万元,年维修费下降20%。深圳市政府还组织保险公司统一为全市公车买保险,回扣全部收归财政,预计一年可节省保险费400万元。(二)《深圳特区报》社、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集团公司、深  相似文献   

17.
据《新京报》报道,6月24日,温州公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首批215辆公车顺利拍卖成交,成交价总计1059.48万元。4月12日,温州市就曾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温州市属106家行政单位、207家事业单位的1300多辆公车进行拍卖处置。这也意味着温州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其实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尝试公车改革试点。当年,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率先开始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车改当年,沙田镇的交通费用节约率就达到54%。据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取得成效之后今明两年开始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根据云南实际和工作实际 ,特就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彻底 ,其核心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难点在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和人员分流。(一)政府职能必须转变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遇到的最大“拦路虎”之一就是政府机构 ,政企不分削弱了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制定和调控功能 ,使政府过多干预微观经济 ,政府机构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 ,不但使资源无法按照市场的要求合理配置 ,更容易使权力集中 ,滋生腐败、效率低下。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每年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的行政事业费开支 ,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 % ,对集中发展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云南省仅1995年行政机构的经费开支就高达34.47亿 ,1996年超过40亿 ,108.8万吃“皇粮”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 ,就“吃”掉全省财政收入的14.7 % ,大部分县成了财政赤字县 ,运转十分艰难。省级贫困县盐津县1999年底初步统计 ,县级财政总收入1530万元 ,总支出达6689万元 ,其中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就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税收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是“钱多了”也带来新的问题,如一些政府人员不愿再勤俭度日,奢侈之风日盛——豪华装修办公室、豪华开会、豪华公款宴请、豪华出行等,不一而足。国家审计署公布,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法违规金额3912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 3398亿元。报载的另一组数字是,我国公款大吃大喝一年耗费约2000亿元,公车一年消费约 3000亿元,公款出国考察一年花费约2000亿元,这7000亿元占了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1/4! 管钱用钱方面的漏洞和弊端之大,让人触目惊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每升学一次,都要淘汰一批教科书、教辅书,其中不少是崭新的,扔掉浪费,送人无门,看着实在叫人心疼。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教科书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一个学期到半年,如果这个时间能够延长到5至10年,每本书以15元计算,那么30多亿册教科书循环使用1年就可节约450多亿元,循环使用5年就可节约2250多亿元。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算过一笔账: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书费已成为学生最大的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