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起,更要从降低行政成本、创建廉洁、廉价政府做起,为全社会树立节约典范,使政府真正成为执政为民的人民政府。这样说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两会期间”有委员披露:我国的行政开支逐年增加,到2005年,公车消费3000亿元,公款吃喝2000亿元,公款考察旅游1000亿元,三项合计高达600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国防开支的3倍、全民教育投入的5倍!公车消费改革喊了很多年,至今不见实质性进展,前几年某些地方甚至出台了政策又收回。公车改革之所以很难推进,一…  相似文献   

2.
有些议题是两会上的“老生常谈”,比如公车改革、官员的财产公示、财政预算监督、减少行政支出,等等。它们一遍遍地被提及,却又悄无声息地被淡忘,所以成为“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3.
“大部制”机构改革是近期召开的新一届两会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并被普遍认为是政府改革的新起点和新突破口。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进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些当然都是良好的愿望。但是,如果“大部制”改革仅仅停留在裁减或合并机构的表层,恐怕很难完全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关于降低行政成本与建设我国节约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机关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不仅表现在能耗上,同时也表现在物耗、财耗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建设节约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主要途径:1、树立“廉价政府”的理念,全力打造廉价政府。2、改革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管理。3、提高公务员素质,力兴节约之风,增强公务员应有的“成本核算意识”和节约意识。4、改革官僚体制。5、建立并完善政府机关节能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车私用",一直是公共行政治理的一大顽疾。近年来,百姓要求治理"车轮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相继对公车使用模式"动刀",但绩效似乎并不显著。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行政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正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2012年4月12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市属106家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深入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可见中央对公务用车问题的重视程度。这既是取信于民、维护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的现实需要。建议以专项治理为契机,切实推进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的精神和国务院本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要求.吉林省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5月至6月、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先后进行了两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由2013年初的592项减少到234项,共减少了358项,减少60.5%。为有针对性地破解吉林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于2014年6月20日在长春联合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对话”研讨会,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摘录部分发言以笔谈形式予以刊发,以期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关后勤》2007,(8):13-13,26
在广东省纪委的具体指导下,从2004年6月起,惠州市先后完成了市直及“三区”(大亚湾区、惠城区、惠阳区)和“两院”(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党政司法机关单位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这项改革是以党政机关职务消费为对象,以现有的财政支付能力及基本公务交通需要成本为条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开支成本,消除滋生腐败条件为目标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日前,有两则关于“公车”的新闻可谓相映成趣:一是《楚天都市报》消息说,宜昌市夷陵区交通局副局长吕传军,因经济问题接受调查时开枪自杀。事发后,该局竟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局长还组织30多辆车为其送葬。二是同日的《华西都市报》消息说,人大副主任嫁女现场直播,赴宴公车占道百余米:有小号牌车川A003××,车顶还带着警灯的川OA76××,以及12315的工商执法车川AKN6××……婚丧嫁娶,还真是“没有公车不成活”了。一波三折的“公车改革”就是为了清算“公车滥用”之罪、厘清公车公用以及相关的行政成本难题的,为什么经济改革缩减了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从价格竞争到品种、质量竞争的转移后,现在的竞争模式已经转移到基于时间的竞争,时间成为取得竞争优势最有利的资源。然而,一些政府组织却没有正确地认识时间成本,不紧不慢、低速运转仍是其常态,时间被极大地浪费,行政时间成本居高不下。这不仅阻碍了政府自身的发展,也完全不符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要求。研究当前我国政府机关行政时间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原因以及试图找出降低时间成本的相应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贻石 《前沿》2010,(18):90-92
现阶段我国过高的行政成本问题,已经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中国行政管理费用进行横、纵向比较,发现中国的行政成本居世界第一。庞大、臃肿的机构,众多的公职人员;政府行为本身的垄断性;不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行政系统中职务消费现象的长期存在,这些都是导致我国高额行政支出的原因。为了降低我国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旨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部门效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取得经验:深化机构改革,切实有效的精简人员;将企业化的管理引入政府的工作中;重视绩效评估;引入零基预算,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将法规和制度的运用落到实处,从而实现我围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曹林 《半月谈》2004,(20):51-51
有媒体报道,一份历时3年的国家司法改革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近日“出炉”.其中,备受关注的公民可以起诉“红头文件”这类抽象的行政行为.有望写进新行政诉讼法:也就是说.今后“红头文件”也能被告。  相似文献   

1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我国行政许可法的颁行,改变政府过去无所不包的管理方式,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完善政府监督体制,降低行政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早在2007年4月24日即已公布.其问准备期长达一年.这对谋求“高效行事”的行政法规而言.几成孤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条例实施后,政府所面临的变革和挑战是空前的,其难度堪比甚至超过1998年实施的《行政诉讼法》和2004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可谓中国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困境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的特点为减量型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并没有触及传统行政审批制度的根本痼疾,导致问题重重,尤其是作为改革载体的行政服务中心的“沦落”。基于此,本文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治理图景在于通过行政审批权的职能归并改革.使行政服务中心进化为实质性的行政审批执行局。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湖北实现“中部崛起”,应该以降低行政成本为前提。现在各级政府行政成本高昂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没有成本观念是首要原因。降低行政成本不仅是节约的问题,要从职能转变入手,树立责任意识,同时要实现管理法治化,要在内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还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有关公车改革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1年将"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3月4日,财政部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首次将公务用车纳入预决算管理,  相似文献   

18.
行政成本是政府及其行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开支,以及由其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负担。行政成本的高低对于评价政府效能的高低、素质的优劣和形象的好坏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对实现建立节约、高效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兆勤 《创造》2004,(6):40-4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滞后性.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行政区划尚未提上日程,还沿袭着建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时期的行政区划.而行政区划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所以行政区划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季建林 《岭南学刊》2007,1(3):72-76
在我国,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益与行政管理体制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现实中行政体制存在的弊端使行政成本加大从而导致执政成本的上升。因此,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目前要着力改革我国的预算制度,完善预算监督体系,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方法,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行政体制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