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论“人的自然化”不是马克思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虚构了所谓马克思"人的自然化"命题,意在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对立。依据这一虚假命题,施密特主张马克思有不同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的自然化"作为"自然的人化"的反命题是不成立的,马克思没有与恩格斯不同的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手稿是恩格斯晚年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奠基性著作。自1925年出版以来,评价不一。主要争议代表者是两位20世纪的物理学巨擘:爱因斯坦和普里戈金。本文通过分析恩格斯创作意图,试图对两种评价给予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我以前并没有下功夫研究。从前我学过苏联40年代出版、后翻译成中文的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个版本上的自然辩证法。又读了恩格斯在写《自然辩证法》前后给马克思的信件,其中说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客观世界中运动的最一般规律法则。我原来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就是这样。不过后来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自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于光远等先生是这样定义“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恩格斯的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辩证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成为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曾经作过精辟的评论,但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争沦。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就这个问题做点粗浅的分析,以求逐步取取正确的认识。 一 有些同志认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甚至说:“仍有正确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本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把辩证法界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①。恩格斯的辩证法定义是以“物质一无论”为本体论背景、“反映论”为认识论背景的。由此,他把物质自身的辩证法确定为“客观辩证法”,人们头脑中的辩证法确定为“主观辩证法”,后者乃是对于前者的反映户自《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之后,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以后…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绝非指流俗意义上的现成自然物的机械总和,而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实现的对源始自然流变涌现的存在论澄明。正因为如此,只有借助于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资源才能够真实地进入恩格斯的理论语境探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问题。重新解读恩格斯辩证法意义上的自然概念,不仅有利于实现对恩格斯"科学主义者"这个名号的"正名",而且还有利于厘清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绝非指流俗意义上的现成自然物的机械总和,而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实现的对源始自然流变涌现的存在论澄明。正因为如此,只有借助于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资源才能够真实地进入恩格斯的理论语境探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问题。重新解读恩格斯辩证法意义上的自然概念,不仅有利于实现对恩格斯"科学主义者"这个名号的"正名",而且还有利于厘清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首珠 《前沿》2014,(3):45-46
自然辩证法学科起源于恩格斯未完成的手稿《自然辩证法》,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自然辩证法学科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指明方向,为自然科学提供人文关怀,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另外,自然辩证法学科开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丁晓强 《湖湘论坛》2020,33(5):16-23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一系列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重要命题。他以劳动为中心,进一步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使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得到统一,从历史性上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进一步张扬了人的主体实践精神,更清晰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力量,更明确了人的发展的价值指向。他以劳动为中心,进一步把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统一起来,把历史唯物主义推进到自然领域,更深入地拓展了人的主体实践场域,更好地揭示了人的主体实践丰富性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恩格斯晚年的理论研究,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特别是对唯物史观作出了新的贡献,对于今天变革社会的实践也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德义 《湖湘论坛》2002,15(4):89-9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有关一分为三的论述,比比皆是,既有对一分为三的专门论述,也有批驳旁门左道如非此即彼的反面论证,还有运用一分为三的观点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一些天才的预言和预见。下面我想就学习《自然辩证法》关于一分为三的一些论述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同行诸君。一、对“非此即彼”的质疑非此即彼的认识方式与“正”与“负”的范畴是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不相容的。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后,恩格斯提出,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哲学课中,结合有关哲学原理,给中学生讲一点自然辩证法,很有必要。首先,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它揭示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因此,讲哲学课,不讲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就难于讲清。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的思想之一。所谓历史性原则,就是以发展变化的历史性观点观察和研究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原则或方法。历史性原则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贯穿于恩格斯《自然辩  相似文献   

15.
关于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关于犯罪的理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自然辩证法》第18页,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16.
伊壁鸠鲁论:量子力学的先哲史南飞在中文版的《坂田昌一科学哲学论文集》的正文里,最后一篇是《我的经典─—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该文最后一段文字,又追溯到他的“经典”之更早的源泉,即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随着20世纪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一再宣称自己的研究和马克思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但其“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似乎与马克思的理论旨趣相去甚远。其实,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非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而是通过反思“自然科学”的理论思维,从而确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把辩证法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神秘形式中拯救出来。通过追问恩格斯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澄清“自然辩证法”的真实含义与意义,将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反思所谓的“马恩对立论”。  相似文献   

19.
王伟凯 《前沿》2010,(3):13-16
《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没有完成且生前没有发表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经典。应该说为写这部书,恩格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积累和酝酿,大体说来,该书的酝酿时段可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恩格斯说过,“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反杜林论》)为了帮助中学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我们准备在本栏目中陆续发表一些专题介绍文章或资料,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我们希望各地同志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