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现代转型, "少年"、 "青年"作为现代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 "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富有批判精神,并被赋予青春期反抗、内在冲动和乐观主义等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偏激、破坏、狂热、粗暴的先锋精神.新文学运动一直延续着"青年"的特征.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从延安时期的工农兵文艺到"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化.都可以看作是"青年"精神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体现.但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社会结束了"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进入"中年期"的文学的特征是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在21世纪,对照研究两个"新世纪"的文学特点及其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文学的特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寻求未来文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日据台湾最重要的左翼文学刊物《台湾新文学》诞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政策逐步收紧的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此时的政治话语论述要求文学活动同质化并参与政治翼赞,逼迫文学活动适应政权对文化的需要而作出转型。《台湾新文学》在殖民强权所制造的"文化繁荣"中无意助力,只能勉力维持,在有限的文化资源里坚持将左翼理念暗中传递,与读者达到声应一致的目的。通过将台湾20世纪30年代以左翼文学刊物发行为主的文化生产惨淡经营的现状与彼时中国大陆左翼文学生产盛况进行对比,可以体悟到《台湾新文学》作为殖民话语论述强势压迫下的左翼抵殖民能量的难能可贵,并对刊物所达到的左翼文学成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实味的命运在1942延安文学事件中有着深长的意味。王实味并不是1942延安"新启蒙文学"的肇始者,他批判的锋芒也没有格外锐利,但他却成为1942年以来第一个为中国文学献出生命的作家。在抗战时期的延安,王实味遭此命运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他的性格特点,二是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三是他系统的、与延安文学思想对抗的文学思想,同时,国民党的宣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亭  王昌凤 《求索》2011,(7):185-187
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就保持着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文学发展中,作家、评论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强调真实排斥虚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现实语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当时的文学不得不关注与现实人生的联系;其二是传统因素,如受集权政治、实用主义文学观、实录精神和载道传统、形而下的思维惯例等影响使得我们无法从文学本体的角度来重视和发挥文学虚构。于是,重写实而轻虚构的写实主义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5.
解放区文学和东干文学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文学,但如果把它们置放在特定的语境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话语重合现象:这两种形态的文学都追求文学的民族化,都重视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并且都注重对“新人”形象的书写和对“新社会”的赞美歌颂。  相似文献   

6.
崔涛 《求索》2013,(9):165-167
在张扬个性解放、反对礼教桎梏、追求自由婚恋的五四时代.公开表现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背离和反抗的女性同性之爱,成为五四女性写作反叛传统性别规定、超越性别局限、张扬自我个性、展示女性欲望主体性与多样性的书写策略。它从一个层面表现了女性刚刚踏上解放之途时的特殊心态.这里有对男权话语的精神逃逸、也有对女性世界的自然回归、更有对姐妹之邦的浪漫构想。五四女性文学对女性同性爱的温和的欲望书写.为女性反抗男权社会和性别歧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整个世界进一步反思人类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金蕾蕾  董贵成 《求索》2013,(11):129-131
中国左翼文学的主体性兼容主要是指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坚持批评家之间思想的互相映照,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良性互动。这种映照与互动让思想冲突呈交错式发展态势,让情感冲撞成为两个主体共同的生命体验。在这种情势下,左翼文学的表达呈现出圆融性发展态势,将五四文学"书面上的‘白话’"转变为左翼文学"口头上的‘白话’",更加切近群众的阅读水平,呈现出"葱绿配桃红"的参差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市场与左翼文学空间的拓展关系紧密。表现为,大众传播市场为左翼文学提供了可观的受众群体和公开展示的途径;同时,左翼文学也为媒介商家提供意识形态及经济利益的皈依。当局政策加强控制时,左翼文学与大众传播市场最终联袂造就了左翼电影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主要选取了羌族宗教表现出来的多神性和该民族的民间文学中体现的寡神现象之间的冲突所反映的话语功能的不平衡问题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并且确定了《羌戈大战》这一案例分析作为具体手段,针对民间文学具有的宗教权力话语和文学权力话语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基于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宗教权力话语的维系和拓展等各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该类宗教权力话语的内在机制。采取民间文学视野可以推断出,羌族文学中具有的宗教神权是来自于该类文学权力主体拥有的话语强制力。  相似文献   

10.
崔释予 《求索》2013,(10):161-163
复调叙事理论来自著名文论家巴赫金,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系统,它是一种附有意识形态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作用则构成“复调”。因此,复调是一种“语言在各个社会阶层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混合物。”每一种表达话语都被社会阶层语言影响,并独立地存在于艺术的对白之中。更进一步地,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还认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小说能彻底吸收这种复调多声性,这种复调多声性使得作品人物与作品受众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两者呈现出互为对话之关系。不仅如此,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也为小说艺术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在众多批评家放弃对小说研究之时,巴氏对话理论对于揭示小说话语构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2,(1):93-95
一、当今文学缺失什么? 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学,在迈入21世纪之时,如何面对新的世纪提出的挑战。我们刚刚走过20世纪。在20世纪里,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革,中国文学也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承续“五四”传统的中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文学在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之后,呈现出多元的、繁荣的、蓬勃发展的态势。 谢维强…  相似文献   

12.
1949年迄今60年来的文学历程,我认为主要是三种潮流的消长、博弈的过程.这三种潮流就是国家权力建构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承近代和五四新文化精神传统的人文启蒙文学,以及由个人经济利益和市场价格所主导的商业化写作.从今天的情形来看,或许还很难判断60年文学历程中究竟哪股潮流势力占有一股独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彝族毕摩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摩对彝族文学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创作出了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彝族对文献的传统分类有二种,一类是毕摩专门用于宗教仪式方面的经典著作,称“毕摩特依”(祭祀书);一类是用于民间仪式方面的普通文献,称“卓卓特依(民间文学)。本文阐述毕摩及毕摩文学与彝族文学的关系。彝族文学的发展,从创作历史看,卓卓特依(民间文学)要晚于毕摩文学,因此彝族文学是随着部分毕摩的社会职能的改变,即从祭师—经师—歌师的角色衍化而来的,客观上促使彝文应用从宗教领域向民间社会生活的渗透和伸张。  相似文献   

14.
姚同发 《黄埔》2008,(4):52-55
台湾著名作家叶石涛在他的《台湾文学史纲·序》开宗明义地说:“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明末,沈光文来到台湾开始播种旧文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培育,到了清末,台湾的旧文学才真正开花结果,作品的水准到达跟大陆旧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他还说:“台湾的新文学运动,也曾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刺激。”  相似文献   

15.
古代民间文学中的精华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积极作用。它曾促进人民的组织和革命思想的形成,是劳动人民向剥削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而且还给我们揭示出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面镜子。根据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方针,充分重视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文学,让它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中大放光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同时也是对“四人帮”否定民间文学的罪恶行径进行回击。  相似文献   

16.
李达丽 《求索》2005,(10):182-183,108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性质,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各执一说,影响很大。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思想领导的,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前一种观点强调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同西方先进文化的联系,突出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世界性,后一种观点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李大钊、陈独秀等对新文学运动的领导以及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突出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以及早期共产党人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指导。我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批评是当代唯一来自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西方有影响的批评理论流派,本文集中考察了言语行为批评对文学定义和特征问题的讨论,认为大致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一是强调文学话语悬置性;一是强调文学话语的交往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趣味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明显地遵循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努力创作具有无产阶级文学趣味的文学作品。创作方向的正确与文学趣味上的缺乏,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矛盾,一些有趣味的文学作品受到了表现"小资产阶级"、"小市民"趣味的批判与指责,而一些被主流权力话语推崇的作品又往往在读者与许多作家那里被视为缺乏趣味。这个矛盾的存在说明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实践在建构自身文化领导权上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邓政  ;王嘉良 《求索》2008,(7):199-201
把湖南左翼作家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主要缘于他们具有相同的地域背景和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精神内涵所蓄积的巨大心理势能深深地影响着这一作家群体,成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和文学价值取向的重要坐标;受到二三十年代湖南蓬勃高涨的革命形势的鼓舞和呼唤,是促使他们走向左翼并聚合成整体的直接动因;大致相同的文学观念,对左翼文学思潮的接受背蒂,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左翼。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传统,理应在当代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而这一点集中表现就是当代文学的文化重构。五四“文学革命”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是五四新文化精神,它应该概括为:科学、民主、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加上一个“社会主义”呢?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在中国封建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激烈冲突中,所作的文化选择。先进的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选择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