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尤雪云 《人权》2007,(6):21-24
关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当代劳动法学家和经济法学家、中国劳动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任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中国企协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至十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2.
常凯,劳动法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各座教授、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分会副会长、国际劳工组织项目顾问等.主持过十余项部委级、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出版有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的著作十余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3.
尤雪云 《人权》2007,(5):12-15
今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合同法》),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第六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关系到广大劳动者切身权利益的法律最终获得通过,为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本刊记者对我国著名劳动法专家、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怀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我国劳动法颁布十年来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我国陆续制定出台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劳动法律已暴露出严重的立法滞后问题,笔者运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结合劳动立法与现实存在的差距和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不揣浅陋,提出未来劳动立法及劳动法学研究应引起完善和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尤雪云 《人权》2006,(4):8-11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收集到来自各方的意见191849件,为进一步修订《草案》提供了参考意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本刊记者对我国著名劳动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关怀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2,(3):94-94
曹明睿在《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我国劳动关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目标上的冲突显性化,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内容日益复杂。现有的劳动仲裁机构缺陷愈加显现,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主要因素。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仲裁院,  相似文献   

7.
胡欣诣 《求索》2013,(1):192-194
如何理解和界定"法理学"一直是法学理论中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从语源学和学科史的角度考察"法理学"的语义变迁,从对各家观点的分殊与归纳中提取"法理学"的语义内涵,从与"法学"、"部门法学"的概念差别中反向锚定"法理学"的语义位置,将有助于从多个侧面凸显"法理学"之为一门以抽象的、共性的、一般的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学术特点。我们的研究还试图对与"法理学是什么"有关的诸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并由此对"定义偏好"的学术研究方法提出批评,以进一步强调应秉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形成过程来理解法学概念的学术态度及其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又一个“五一”节到来之际,我们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劳动者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劳动合同法(草案)》。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一月之内,共收到191849件意见。撮其大势,最核心的关注就是:我们到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劳动合同法》?在此,特向大家推荐华东政法学院博导、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董保华教授的一篇文章,另外还有两篇资料,都是本刊从人民网上整理出来的。看过这些文章和资料后,也许你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孙来清 《前沿》2010,(1):118-121
"知识化"和"技能化"是当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它们皆忽视了以关注人的尊严和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亦是法学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法精神的重要因子。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12,(10):43-45
"我觉得很准确地评价不容易。西方国家的法律有西方的体系,中国法律有中国的特点。我国也是一个成文法国家,法律典籍非常丰富,刑法思想更是其中的瑰宝,在国际上也拿得出手,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谈到我国法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铭暄先生说。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4,(2):24-27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与教育中心(简称“中心”)是以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人权研究所为基础,吸纳吉林大学法学院宪法学、行政法学、刑事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案例教学的缘起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里立 《青年论坛》2010,(5):147-150
国际法学教学中的"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当前法学教育尤其是国际法学教育的大势所趋。综观国内外的国际法教育教学的历史与实践,缘起于哈佛的案例教学大体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形式。国际法案例教学符合国际法学原理的本质,符合国际法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优越的教学效果。国际法案例教学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在我们的法学教育教学中虽然非常重要,但还是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晓晖 《前沿》2010,(10):87-89,117
劳动过程理论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劳动关系的理论,它重点关注工作场所里对劳动利用和管理控制。从产生到现在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它从"劳动的不确定性"出发,把"工作场所"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内,分析工作场所内劳动双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本科教育因目标定位不清,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长期成为教育界争议的焦点之一。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法学本科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于职业教育,并围绕不同法律职业的不同人才要求实施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02,(1):30-34
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工会法的决定》,这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工会法制、加强对劳动者权利法律保障的重大举措。本刊记者就《工会法》修改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劳动法学家、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关怀教授。  相似文献   

16.
退休受聘人员工伤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素伦 《理论月刊》2010,(3):103-106
关于退休受聘人员的工伤问题,我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理论分歧、地方立法的规定各异、司法实践中操作尺度不一。实行"一般思路"加"特殊处理"的保护方式,有助于维护退休受聘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30-31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临时工",比少钱更痛的是心痛劳动法中的"同工同酬"指的是劳...  相似文献   

18.
警察法学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板块,也是提升社会安全法治能力的理论抓手。遗憾的是,当前我国警察法学的发展深陷概念模糊化、体系碎片化、研究边缘化、教学粗浅化的困境,若不及时矫正,势必将警察法学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引入歧途。领域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法学理念,强调问题导向与解决策略,能有效融合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思维特点。在领域法学的指引下,研究者需明确警察法学的领域概念,厘清警察法学的法律体系,夯实警察法学的理论体系,增加警察法学的实践色彩,强调在完善警察法学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升警察法学的实践与教学效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大体存在非法律专业的公安法学教育、面向公安系统内部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面向社会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学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应有各自的特色 ,同时也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 不久前在庆祝中国法学会建会五十周年之际,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多位同志,分别以题词、贺词、贺信和讲话,对中国法学会和社会主义法学研究工作五十年来所取得成绩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也赋予法学研究事业在面临新世纪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指出进行社会主义法学研究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些,是对从事中国法学研究的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和各级法学会的亲切关怀、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必将化为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繁荣局面的巨大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