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人口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环境因素“。十一五”北京市人口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仅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口环境提供了必要保证。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就如何实现北京市人口规划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影响北京市“十一五”人口规划目标实现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和制度安排等重要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应从源头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抑制北京市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的问题,普遍被当成一个是否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进京的问题,或简单地被认为仅是区位优势的结果.这种表面的看法及其引发的争论,实际上把认识的焦点引离了对根本性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认识.外来人口不是随便进京、长期滞留的,而是北京的就业岗位雇佣的.换言之,北京市人口增长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在利用区位优势为城市定位、城市战略服务方面,北京市还存在不足.认真研究如何使区位优势真正有力地为北京市发展服务,转变"过度依赖于劳动力增长"的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协调解决北京市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首都北京既是国家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也是干百万老百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与北京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口问题,是目前北京市面临的最大、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北京市的人口问题不仅有数量的问题,也有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桂新 《人民论坛》2012,(20):14-15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使我国人口转变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率先实现,成为最早发生和完成人口转变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经验。但与此同时,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口转变,也加速了我国少子老龄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未富先老"等诸多人口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规模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日趋紧张。截至200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已达到175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60万人,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常住人口达50万人以上。专家预计,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常住人口有望突破1800万。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已经成为摆在北京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对此,人口问题专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并不能解决北京城市资源紧缺等问题,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应该采用"加减法"的概念,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对人口结构和分布进行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6.
朱海嘉  常云平 《求索》2012,(5):57-60
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到后方对陪都重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人口过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过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过多的劳动力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人口密集也引发疾病传播与流行。其负面效应是国民政府在后方统治逐渐恶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康珂 《求索》2013,(1):29-31,227
任何理论都起源于某种假设,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才发生作用。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局部的确发生过作用。但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和当今全球范围看,马尔萨斯的假设没有得到支持。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证明,人口出生率下降是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经验和理论都表明经济发展形成的主要人口问题是生育不足。控制人口数量只可作为我国缓解历史问题的权宜之计,决不可长期实行。在我国经济基础和人口形势发生巨变的情况下,现行人口政策亟需调整。  相似文献   

8.
居住证制度作为我国户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其产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动因,它不仅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的助推器。但目前居住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积分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漏管不稳定流动人口及管理使用混乱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居住证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地方之间利益博弈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是客观与主观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居住证制度改革既要从居住证本身性质出发,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福利界限;也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完善顶层设计以达到地方与中央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的效果。同时,随着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将逐渐成熟,居住证和户籍、身份证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并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三证合一"。此时居住证将完成其过渡和工具的作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如何缓解我国城市化中的人口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人口控制与北京城市的发展 国务院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城市的发展建设,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指出:"由于环境、资源的制约,北京市应着力于提高人口素质,防止人口规模盲目扩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第10条:"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  相似文献   

10.
人口政策执行的结果,对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轨迹的进行梳理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主要从生育率、死亡率、净增率、总和生育率的历时态变迁中,讨论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及其对当前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也对未来人口政策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政策性建议:第一步,在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之后废止原有限制生育的政策;第二步,在2021-2025年实行家庭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但富有实效地减轻育儿成本;第三步,2026年之后实行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先从第二孩开始为未成年子女提供一定生活补贴及其他可能的社会服务,从育龄妇女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刺激生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大城市人口持续膨胀与中小城市人口不断递增共同发生。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给城市带来诸如就业岗位供给、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配套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因此,为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确保全国各地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大城市人口超载的问题越发突出,伴生出发展与管理的一系列难题。比如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复杂的人口状况和社会结构,使得种种矛盾很容易被诱发。据悉,有的城市对此已不堪重负。一些大城市人口过多,多到超  相似文献   

13.
吴丽丽 《人民论坛》2013,(7):130-131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数和自然增长率迅速增加,形成人口出生高峰。文章围绕这一特殊的人口现象,分析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原因,探索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对区域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十二五”期间朝阳区户籍人口出生和自然增长的趋势以及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暂住人口的出现、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城市暂住人口既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 ,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法制建设过程中 ,城市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主要应抓三个方面 :一是依法管理 ,二是进行社会公德和法制教育 ,三是搞好城市暂住人口服务。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社区为老服务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推进。按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的地区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早在1990年北京市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要早大概10年。目前,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7%左右;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46.6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22.36%。面临着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速度如此快、规模如此大的人口老龄化态势,如何妥善处理好养老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仅关系到家庭代际的和谐幸福,而且也关系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12,(7):46-46
公元1600年,欧洲只有1.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在工业革命后,欧洲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到1950年,欧洲城市集中了全球40%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为50%,居世界之首。与此同时,欧洲也成为最早遭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地区。如英国伦敦,1801年人口仅95.9万,而1901年为454万,住房短缺、交通拥堵、失业激增,社会问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致公党北京市委多年以来一直十分关注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上,专门做了题为《关于科学调控首都人口和城市规模,建立大水源涵养圈和大资源供给圈的建议》的党派大会发言。我们认  相似文献   

18.
都阳 《人民论坛》2013,(7):28-30
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依赖于经济效率的改善当我们讨论人口红利时,通常的含义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下,是否存在着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结构。很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社会中生产性的人口比重高,需要抚养的人口就相对少,这种人口结构就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当一个社会的抚养比上升,人口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构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因素.一个社会的人口状况对该社会的和谐程度有重要影响.分析当前贵州省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口基础和人口制约,对全面推进"和谐贵州"构建会有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