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是高校危机的新形态。高校学生网络危机是现实危机的网络投射,可以分为灾害类、政治类、安全类、管理类、学术类等类型。高校现实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不完善,大学生独特心理特质存在缺陷,无良社会媒体的恶意炒作和推波助澜等因素是高校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做好信息预警、制定预案、提升危机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等来做好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对当前高校的管理和安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预判有四个核心要素:属于容易介入的公开事件、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与社会常态价值期望相悖、与师生个体相关;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过程研判的四阶段,并据此提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若干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轩欣 《前沿》2011,(17)
网络时代,网络成了谣言肆意传播、蔓延的助推器,民众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扩散谎言是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起点;公共危机事件随着谎言通过网络等的传播和蔓延而发酵、酝酿,最终酿成公众在现实生活的群体行为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从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必须从理念、制度、能力和机制等四个方面人手,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做好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胡建华 《前沿》2012,(20):27-29
随着网络舆论的影响不断扩大,基层政府面对的网络危机事件不断增多,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府处理网络危机时在危机意识、危机决策、专业化危机管理队伍以及基层政府权威的缺失等几方面存在困境,使得基层政府网络危机管理工作做得不好.要改变这种局面,化被动为主动,该文提出必须提高认识、强化危机意识,加强危机预警、做好危机决策,公布全面信息、重塑政府权威,建立网络舆论监控体系、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赵选泽  伏晓红  伍军 《前沿》2013,(6):99-101
针对高校当前不断增加的安全压力,然而对于校园舆情的研究大多流于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评论员本身,没有对它们进行系统层面的研究,本文从危机治理的角度,以"生"为本,首先提出了舆情网络建设的概念,构建高校舆情网络建设系统工程的WEE框架模型,然后着重论述了舆情网络建设WEE模型的三个内容即网络预警、网络培训和网络评价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对之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这个模型对于高校校园危机的早期预警和风险矛盾的良性转化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自杀、车祸、猝死、食物中毒等校园安全问题也愈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公众的网络维权意识空前增强的媒介社会,面对这些突发危机事件,高校应如何应对才能避免"公信力"危机,避免因"低调处理"导致的形象受损?  相似文献   

8.
虢剑波  李晖 《求索》2011,(5):183-184
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国家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利用高校文化、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危机管理制度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网络政工队伍的强化,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理长效机制,对化解和减少危机,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万国邦 《前沿》2012,(16):105-106
四川省会理县悬浮照事件危机公关是一个成功的网络危机公关经典案例.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悬浮照事件危机公关的分析,提出了处理网络公关危机“坦诚沟通、控制事态,引导舆论、重建信誉,评价总结、改进工作”的一般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郭梅  刘其城 《前沿》2010,(20):186-188
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加剧和高校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危机的生成机理日益复杂化,危机的种类已日益多样化。高校危机事件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危机事件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高校危机事件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加强高校危机意识,探索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是各级政府和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BBS传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高校BBS传播而导致的高校危机事件已多次发生。高校BBS传播源的失真传播,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群体感染的最终形成是高校BBS传播产生危机的主要条件。校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BBS自身的特性,是高校BBS传播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之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并堵为疏,积极应对,采用正面传播、主动引导、巧妙转移、删封并用等方法来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在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网络舆情进行的总体研判,是贯穿于事件发展与应对全过程的工作。综观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进程,如果在事件爆发之初对危机有较强的预警意识和较为准确的趋势研判,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冲突、化解危机。“京温事件”是一起在一系列谣言的疯狂传播下,各种猜疑不满的情绪最终从网络走到现实的网络舆情事件。通过对“京温事件”舆情分析研判的案例解剖,有助于领导干部从中梳理发现网络舆情演变的基本规律,了解把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方法,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4.
许箭星 《人民论坛》2010,(8):208-209
由于高校危机事件的频发,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高校危机的管理现状。民族地区高校更应结合自身实际,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科学危机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危机预防处置体系,着力把握好危机应急处置的政策法规尺度、程序操作尺度、稳妥渐进尺度、快速决策尺度、人文关怀尺度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和网络危机信息的急剧增多,面对灾情,公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收集相关信息作为危机应对的依据,同时,通过在网络发布和交流危机信息来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本文引入可信度作为中介变量,在研究公众对网络危机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危机信息对公众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并构建了一个影响分析模型,以期对政府危机管理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唐钧  蒋宇芝 《中国减灾》2012,(21):38-3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等危机事件频发,网络舆情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重视,多措并举,多方应对。食品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与其他社会问题所激起的舆情相比,食品危机事件导致的网络舆情,具有三项特征:第一,舆情受关注程度更高,一日三餐的安全是每个人生活所必需,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比住房、医疗、教育问题更  相似文献   

17.
方东华  张祥浩 《求索》2013,(5):193-195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一个客观现实,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宁波PX项目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有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充分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起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现象,构建危机治理模型,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分别提出前期治理策略、预警治理策略、紧急治理策略及善后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系统的方法划分了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并阐述了酝酿阶段、蔓延阶段、动员阶段和衰变阶段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以思念水饺"致病门"事件为例,具体阐释了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独特性、四个机制之间存在的联动机理,以及各机制之间较强的逻辑推动关系对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将有助于高校采取有效的处置策略及时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正常。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网民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暴露"在网上,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社会实情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格局正在形成。近几年,我国突发的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如"非典"、西藏"3·14"事件、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等。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各种难辨真伪的消息相伴而来并迅速传播,形成网络舆情危机,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此,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探索其治理路径,对于提升各级政府的舆情危机治理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