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德抗位”的精神在孟子以前就已在其他文献中有所体现,但在《孟子》一书中,“以德抗位”形成了独立鲜明的旗帜,孟子赋予了它新的精神内容,成为《孟子》中极为典型的特征。本文就“以德抗位”中的大丈夫人格、以德服人、侠义精神、尊贤使能等内容详细论述其在《孟子》中的体现,并且进一步探讨人性本善在养“德”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以德抗位”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敏 《前沿》2014,(21):74-7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根据。大学精神最为鲜活也最为本真地体现在大学学人的身上,即大学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内在生命的成长。大学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守望者,应持守“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以真理为友”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3.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科学家的成就与其人生修养密切相关,熟悉吴孟超的人都被他那种“浩然之气”深深感动着:报效祖国、献身科学的志气,勇闯禁区、不断创新的锐气,实事求是、百折不挠的韧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正气,悬壶济世、心系苍生的“精诚之气”,疏远名利、潜心研究的“淡泊之气”。  相似文献   

4.
姚超博 《湖湘论坛》2012,(1):97-100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向是要体现学术精神。具体应该在学术论文的规范、命题、结论等方面来体现,并且写作论文时要把握好学术精神的“冷”与“热”,最终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出学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论述紧扣着“志”与“气”间的关系,将气论纳入到了儒家的心性学说之中。其中,“气”指个人生理层面的生命力,“志”具体指个人内在的“道义”,浩然之气是生理层面的“气”在道德修行的深化中转化形成的一股精神力量。浩然之气的修养方式是“集义而生”。“集义”不是有目的性地行善,而是高度自觉地、非功利性地“由仁义行”。在“养气”的过程中,内心的善端不断扩充,使人在外貌形体上达到身心一致的美,并形成具有“至大至刚”之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
王闿运遍注群经,主《春秋公羊》,其经学体系自有特色,是晚清学术嬗变过程中一个有影响的环节。历来,学者对此研究不多,但也时常出现在一些学术著作和文章的视野里。从晚清学人的点评到时下学人的初步研究,主要围绕其经学特色、治经方法、学术影响而评价,亦有其著作考辨和资料整理。大体而言,晚清学人认定王闿运经学的传统性而有新意;民国时期学人大多评价为无发明而有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当今学人则有“传统”与“创新”的论说。可见,王闿运经学研究还是处在一个言人人殊的状况,其经学全貌与内涵不得而知。因此,王闿运经学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吴磊 《求索》2014,(4):80-85
孟子的善治思想是指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价值精神思想。他从人的内心亲证善端,并以推广内在善端的方式来论证人性善,为善治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以追求“仁政”为最高行政目标的善治理想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他追求以“养浩然之气”为基础的道德自律,主张清心寡欲、改过自新、道德磨砺等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董恩强 《求索》2008,(9):204-208
20世纪以降,在西方学术的影响下,中国学术开始向现代转化。新考据派学人主张“为学问而学问”,也就是学术独立,远离政治。在求是与致用的问题上,力主求是,而不求致用,这一学术旨趣在抗战前的民国学界占据主流。抗日战争后,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激荡下,此派学人的治学发生转向,认为纯学术的研究是一种浪费,转而注重学术致用,以学术服务国家,为抗战出力。此种转向,一方面使史学紧扣时代,担负起史学的致用功能,一方面又偏离了学术的求真宗旨,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学术与政治的两难恰好证明二者密不可分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文敏 《思想战线》2007,33(6):121-122
孟子在以“仁”、“义”为背景的德性论体系中,通过对人伦秩序的追求,反思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论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伦理价值,是我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对经济生活进行伦理辩护,是在道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功利行为的道德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孟子的“恒产”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以及薄税以富民的经济政策3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经济伦理的实践品格。(一)“恒产”论。在孟子的社会经济伦理中,最能体现其实践品格的当推“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和孟子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丽娟  卜祥记 《求索》2010,(4):211-214
延历千年,与湖湘文化心脏一起跳动的精神脉搏,就是湖湘学人挥之不去的独特的"春秋情结"。从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安国到清末经学大师皮锡瑞,举凡王夫之、魏源、曾国藩、王闿运、王先谦等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湖湘学人都曾将注意力聚焦在《春秋》上。这一现象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都极为罕见。他们的思想如此一致地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夷夏之辨,二是革新变法,形成了湖湘学人"教治并重"的精神传统。湖湘学人的"春秋情结"及其与时俱进的"春秋学"研究,形成了湖湘学术延历千年的一大传统,给湖湘社会带来了开放与保守两派并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义利之辨作为贯穿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条主线,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理论旨趣为立教成人,以个人生命价值的安顿与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为追求。因此,明辨义利就成为先儒立教成人的关键。《孟子》首章提倡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观,成为后世学人修习孔孟之道的关键。据《孟子》首章所载,梁惠王召见孟子时,亟问利国之策,孟子回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紧接着,孟子围绕着“何必曰利”与“亦有仁义而已矣”,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如何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在“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中是必不可少的内涵。一、讲政治,高唱正气歌。正气一词是指光明正大,或指一种好风气。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正气总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讲正气,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背离党的政治原则,不能背离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现在提…  相似文献   

13.
“以意逆志”以“知人论世”为前提,以“知言养气”为基础,读者、作者和作品、世界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运动系统造就理解的动态性和读者对文学阐释的无限多样性。孟子诗学思想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范式,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论孔孟人格思想的差异及其不同影响徐新平孔孟学说,一脉承传、源流贯通。但在人格思想方面,孔子所津津乐道、反复倡扬的是“君子”,而孟子所崇奉高标、心所依归的是“大丈夫”。那么,孔子的“君子”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又有哪些区...  相似文献   

15.
士人群体是中国特有的学人群体,他们充分表现了中国学术的入世、务实等特性。士人群体在中国传统学术氛围中发展壮大,虽然自身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在相对稳定的学术环境中,士人群体一直平稳发展。时至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中国学术环境与中国士人群体都遭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现代学人都认为,士人群体这一中国特有的学人群体,在近代的转型中彻底消亡了。本文将从学科、制度和意识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通过对变的因素与不变因素,及变的因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几个方面的分析对上述观点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16.
罗筠筠 《思想战线》2007,33(2):13-18
作为“知识”的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但是,在当今时代,从传统遭遇现代、中国(东方)遭遇西方(全球化)、精神(人文)遭遇物质(科技)3个方面来看,其现实处境不容乐观。而作为“学问”的中国传统美学,因为审美观念转变和治学方法改变,给研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而要求学者增强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并潜心于学术积累。  相似文献   

17.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9,22(2):73-74
孔学是为社会的学说,其学术原则的主要特征是看重那贯穿了“道”的精神并通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表现出来的行为实践,故其学术原则主要体现于躬行至上,主张“和而不同”,倡导学术的批评和相互切磋;在大道真理面前,则要求学者们坚守底线,护持大道。  相似文献   

18.
如果想要增大自己的“原创资本”成为卓越不凡的企业家,就须从养气、养德、养智三个方面加强修炼。 养气:孟子说,成大事者,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的办法:一是要确立一个伟大目标,这个目标会驱动人的思想、智慧、行动达到超常发挥的境界。500强之一的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在弱小的创业阶段就喊出了“要做世界第一”的口号;二是采取自我心理暗示,进入伟大人物心境,以获得强大激  相似文献   

19.
政治家要有浩然正气。浩然之气是什么气呢?概括起来,就是至大至刚。但这至大至刚的气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孟子的养气实际上是养义,只有为人光明正大,才能有浩然正气。为此,孟子提出了“勿正,勿忘,勿助长”的集义养气三勿原则。集义养气,目的是为了做一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而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20.
陈永峰 《人民论坛》2013,(7):196-197
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大批对理想孜孜以求的儒者,提倡仁、义、礼、治、信,并以其“德治”、“礼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及法律思想。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批判中借鉴儒家法律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