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转型国家的经济往往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如何保障转型国家的经济安全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解析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临界值"指标体系,研究2009年5月出台的俄罗斯《新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对1998年、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俄罗斯经济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探索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的动态趋势,认真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为经济转型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转型国家的宏观经济处于"不安全"运行的区间,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本文研究俄罗斯经济安全战略,指出俄罗斯2009年<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与特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临界值"的内容和要点;对1998年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的经济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经济转型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和维护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提供借鉴,为探索转型国家经济安全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以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为主线,分析了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正面冲击和间接影响,对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中找出中俄两个转型经济大国、领国在金融领域的潜在合作空间,以期为联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和巩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可以发现,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并且与俄罗斯脆弱的银行体系和外资大量流出密切相关。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明显带有世界性特征,美国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外资大量撤离使卢布贬值,企业和银行普遍面临流动性短缺。俄罗斯应当充分吸取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调整金融自由化战略,并以治理金融危机为契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1998年和2008年俄罗斯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产生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俄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危机,取得较好效果。这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两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与双边贸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发展相对较为平稳,表现出激进式转型中的稳定性对外开放特征;虽然中国已经是俄罗斯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但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俄双边贸易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对中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普京第三任期以来,俄罗斯经济逐渐从低速增长到陷入危机,此轮俄罗斯经济危机是由外部因素与内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欧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固然是将俄罗斯推向危机的重要推手,但真正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俄罗斯经济内生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在分析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同时,对2008年金融危机与普京第三任期内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比较。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长模式、经济结构、创新积极性、投资、人力资本发展等一系列挑战,本文从能源出口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入手,指出俄罗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失效的原因。为尽快消除西方制裁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反制裁和反危机政策。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17年俄罗斯经济止跌回升实现低速增长并非难事,要实现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还需要大力推进结构改革,发展创新型经济,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创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这对俄罗斯而言都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已经走过10年历程.本文以中东欧和俄罗斯10年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依据统计资料对中东欧和俄罗斯各自的经济转型绩效进行了概括性评价.指出,虽然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市场化在制度体制的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考虑到制度转型的不良经济绩效,经济转型的综合绩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中中东欧与俄罗斯这个经济转型群体在绩效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东欧与俄罗斯之间经济转型绩效差异的主客观原因,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经验教训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9.
1999~2008年,俄罗斯获得了连续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幅达到了7%,已从容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然而,2008年10月之后的世界金融危机迅速改变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上升势头,2009年GDP出现了7.9%负增长,俄罗斯成为此次危机的重灾区。危机前后,可谓冰火两重天。尽管2010年俄罗斯经济扭转了继续下滑的颓势,使全年GDP保持了3.8%的恢复性增长,但积极向上的势头已经遭到严重削弱,同金融危机之前"牛气冲天"的态势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经济走势发生逆转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在于,立足于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模式,导致其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当国际原材料价格迅速下跌时,没有替代承接产业填补价格调整后所造成的损失。另外,在转轨后的20年发展中,除资源产业获得发展壮大,保持一枝独秀外,其他产业没有获得与之同步发展,尤其是代表一国综合国力的制造业,由于设备及工艺落后无法生产具有竞争力的好产品,不得不在危机条件下实现进口替代。因此,对俄罗斯来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在大力发展资源品出口的同时,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经济与之同步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各部门得到均衡发展。时至2012年,普京再度荣登总统之位,这使得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得到保障,由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其带领下俄罗斯有能力完成旨在发展创新经济为主题的"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发生的俄格军事冲突对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一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受到巨大考验。这两场看似没有联系的重大危机都表现出俄罗斯在危机形势下不甘示弱的态度,也折射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复杂状况。所谓“危机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无论是摆脱军事冲突,还是金融海啸式的危机,大国间的合作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1998 in Southeast Asia triggere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s inside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nd beyond. They deepened intra-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economic area and laid down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ambition of creating an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that would allow easier exchanges of productive factors. Concurrently, ASEAN also widened its response in the financial domain by initiating various “ASEAN plus” arrangements to pool risks and address volatility in financial markets. The European Union (EU) was hit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and subsequently by the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 EU response to this has been a deepening of legally binding macro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On top of this, and contrary to the ASEAN case, the EU 27-Minus initiatives go further towards closer political coordination. In parallel, the legally binding scheme has been adopted to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Euro Are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licy responses in both regions to their respective crises. It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different policy responses, looking at both the region-specific and the more generic institutional and regulatory responses to the crises.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日本MIMIC模型的建立发现了影响日本"危机强度"的国内信贷/GDP和政府债务/GDP两个国内主要影响因素,对各种传染渠道进行检验后发现了这次引起日本金融危机的主要是贸易传染渠道,对上述国内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扩张性政策,在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和需求反而大大增加了政府债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东北地区对俄劳务输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俄劳务合作是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的作用。但是国际危机爆发以来又给双方的劳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的不利影响,使东北地区对俄劳务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世界深陷三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彩华 《和平与发展》2012,(1):56-61,70
西方的金融危机导致财政状况空前恶化,引发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扩散造成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震荡,西方世界进入"财政危机—金融动荡—经济停滞"的严重恶性循环中,经济财政危机引起了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
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融资体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发展,但在融资规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造成融资体制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引发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些缺陷与其盲目推行金融自由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制度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应吸取其教训,不断完善融资体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和2008年,韩国两次遭遇严重的金融动荡,且韩国经济在这两次金融动荡中的演进轨迹具有颇多相似之处.这说明外生的结构性因素在制约着韩国宏观经济的变迁.其实,这个外生结构性因素,就是与美国主导的霸权秩序结合在一起的世界经济"中心-外围"结构.韩国在这一结构中所处的"半外围区"的位置,正是韩国金融脆弱性的根源所在.从"中心-外围"结构的视角分析韩国的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可以发现"半外围区"金融运作的普遍特点.而分析韩国的金融脆弱性,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始发国和重创国,泰国金融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程度备受关注。本文在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泰国金融业的影响,并探索对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徐坡岭  郑维臣 《东北亚论坛》2013,(2):107-116,130
对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持续高通胀的解释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在转型时期有更复杂的决定因素,其中,制度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是基础,货币政策选择发挥着关键作用;俄罗斯不同时期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复杂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难以相互协调,是高通胀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由汇率目标制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过渡是俄罗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这些发现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考验。然而在危机中,中国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独特的经济增长道路,使对外经济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抓住了机遇,实现了新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大。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今后,中国寻求的仍然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