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墨西哥每年经历90多次里氏4.0级以上地震,特别是1985年的强震灾难推动了新一代国家民事保护体系的构建,包括将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提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墨西哥1985年大地震与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演进。随着民事保护概念的更新,国家民事保护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墨西哥灾害风险管理逐渐朝着法制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在积极提高预防意识的同时更加强调综合风险管理。墨西哥民事保护体系具有常态化、规律性的波动和动员的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等特点。墨西哥自然灾害基金会是与之配套的制度安排,它通过一系列机制的运行在灾害应急和灾后重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向国际资本市场转移灾害风险的巨灾债券是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其经验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肯定和推广。鉴于墨西哥民事保护体制机制面临的重重挑战,如何将风险管理的反应体系发展为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预防体系,并实现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丰富和扩展的综合风险管理的现代化目标,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与特点徐世刚8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战后长期支配着国际关系的框架“冷战体制”即雅尔塔体制瓦解。经济上,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日...  相似文献   

3.
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不仅是各国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然而,相关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呈现多发趋势,许多国家的承灾能力差,单凭一国之力难以应对巨灾冲击,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灾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合作基础薄弱。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应针对沿线国家自然灾害特征和灾害管理现状,合理搭建合作机制,发挥引导作用,吸引更多国家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外交为何会蓬勃发展?其动力机制与全球化、信息化存在密切联系。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外部"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外部和内部的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如何施展外交功能?理想的路径选择是将城市外交与国家对外战略有效对接,使城市外交成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城市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场域和连接世界的关键节点。提高中国城市外交的水平既要顺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转型趋势,也要遵循城市外交发展的机制性规律,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为构建立体化的总体外交格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和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现实的安全威胁,在地区层面甚至更广阔空间加强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包括主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具有特殊的意义.中俄还在联合国、金砖机制、G20、APEC、亚信会议等全球和地区框架内进行互动,推动“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这都标志着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被注入了更多的合作内涵和更为丰富的合作层次.双方对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安全、经济、政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利益共同点,这是开展多边合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为两个全球性大国,在地区问题上也存在目标上的差异,但没有成为在多边层面上开展合作的实质性障碍.未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交化,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经济、政治、安全格局将出现重大调整,中俄在一系列多边机制和框架内的合作,积极参与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体系,对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格局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能够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观察》2021,(5):98-126
世界各国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制定的不同规制造成了数据流动壁垒,但数据流动的全球性、数据要素市场的依赖性以及数字经济的整体性均呼唤国际社会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全球治理。鉴于充分的国际法治供给是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基础,我们应当构建以"善治"为宗旨、以"规则导向"为目标、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归宿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三维框架,借此阐释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应然状态。当前,国际法治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是造成跨境数据流动国际法治贫困的主要原因,虽然WTO、CPTPP和RCEP等多边和区域机制对规制跨境数据流动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制度回应,但仍存在多边规制发展滞后、区域规制碎片化以及共识性合作缺乏的治理困境。本文认为,在三维框架的指引下,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应坚持从区域规制向多边规制的形式转型、从"软法"向"硬法"的性质转变,并且一定要明确宽泛灵活性规则的明晰适用机制。中国在参与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时,应将国内规则外化的接轨性法治建设与国际规则内化的对接性法治发展相结合,以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主张能力和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拉丁美洲政治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拉美政治的动态主要是围绕着"民主化"进程展开的,政治民主化因而成为拉美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这一中心问题牵涉到一系列需要分别加以探讨的主题,例如按照民主化进程研究的学术轨迹相继出现的关于民主过渡、民主巩固和民主治理的分析.由于民主化进程始终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因此出现了许多关于民主体制运作和绩效的实证分析;而民主体制的前途不仅系于制度本身,它还与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条件、经济因素、国际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有关拉美国家政治行为体的演变、各种经济和政治思潮、经济改革与发展状况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等等,都成为拉美政治研究议程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或发展所谓"中层"理论,旨在根据少数几个变项来研究和解释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现象.这种趋势明显受到美国学术界的影响,美国政治学界盛行的理性选择和新制度主义理论越来越多地用来说明从威权向民主政治的转换以及民主体制的效率和合法性问题.但政治分析涉及政治力量间的权力关系及其演变,结构主义、文化分析以及纳入更多变项的综合分析框架完全可能成为更为合适的分析途径.政治研究中还存在着所谓主流立场与替代性观点之间的分野以及各自阵营内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食问题中的供给长期紧平衡、自然灾害肆虐、金融危机后遗症、金融炒作、粮能互动、国际粮食市场狭小且被垄断等现象已成为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未来国际粮价将长期在高位跌宕,严重威胁全球最饥饿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在世界粮食安全上贡献卓越,但也存在粮食增产困难、自然资源条件恶化、外资阴云笼罩及粮食储备与购销体系的缺陷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我国未来在应对粮食问题上应积极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全面审慎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空大国在追求外空武器化方面的步伐不断加快,外空安全环境是否会日益恶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担心的议题。在外空治理方面,联合国实际上自人类有能力进入外空起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全球的外空治理建立起了基本的规范和制度框架,搭建了国际合作和协调的平台,开展了不少具有实际效应的项目。然而,由于外空科技在很大程度上为外空大国所垄断,外空秩序的维护和更新在当前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尤其应该肩负起其维护国际和平安全的职责,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小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国际外空治理的优先议程向发展和民生方向转移,为建设更加和平稳定普惠的国际外空秩序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活动的灵魂和纲领。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特别是国家安全法治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组织的内涵和国家安全事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特指由国家安全职能部门转化为囊括国家安全领导机关、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和国家安全责任机关的整个安全组织体系;后者由传统安全事务范围扩大到非传统安全事务范围。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秩序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排斥转变到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接纳和融合。这一切都意味着,国家安全治理模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单一治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强制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行政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以及封闭治理向开放治理转变。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三种:转变安全观念,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治理主体意识;梳理安全职责,为中央国家机关履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情咨文提出"新哈萨克斯坦"的发展设想。哈向多种经济结构的市场体制转型,同时在能源、金融、电力、社会工作和企业改革等诸多领域面临困难和问题;咨文表示要加快中亚一体化和各国贸易开放,并构想将首都建设为欧亚中心城市;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在贸易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有利于在西北边疆地区形成周边国际资本市场空间,因此可在西北新疆着力建设一个中心城市;发展边疆贸易有利于各国民族文化交往认同而共同向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科技正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发展与应用之规则、标准、体系等因素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国际战略的权力结构与国际体系的重塑。基于"技术多边主义"战略,美国将与其伙伴国家围绕高科技领域组建"技术联盟",共同制定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的新规则、新标准,进而实现对新科技塑造权力的掌握。随着西方"技术联盟"框架体系日渐成型,全球力量结构、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都将受到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就总体而言,中美洲国家的治理体系受到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的限制而存在诸多缺陷,受制于封闭的社会等级结构,缺乏内生性和自主性。尽管民主化进程使大多数中关洲国家的治理体系获得形式合法性,但它们仍然缺乏实质合法性。国家治理体系的缺陷使这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速度长期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于出现局部的治理"失灵",由此催生大量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并伴以枪支的泛滥和贩毒的横行,最终导致以暴力犯罪高发为主要特征的恶劣社会安全状况。暴力犯罪已经成为比失业更令公众担忧的问题,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剧烈的冲击。这种恶劣的社会安全状况已经成为威胁许多中关洲国家民主体制合法性的紧迫问题。这些国家急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其实质合法性,进而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最终消除犯罪行为滋生的土壤和犯罪组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2):10-15,79
就总体而言,中美洲国家的治理体系受到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的限制而存在诸多缺陷,受制于封闭的社会等级结构,缺乏内生性和自主性。尽管民主化进程使大多数中关洲国家的治理体系获得形式合法性,但它们仍然缺乏实质合法性。国家治理体系的缺陷使这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速度长期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于出现局部的治理"失灵",由此催生大量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并伴以枪支的泛滥和贩毒的横行,最终导致以暴力犯罪高发为主要特征的恶劣社会安全状况。暴力犯罪已经成为比失业更令公众担忧的问题,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剧烈的冲击。这种恶劣的社会安全状况已经成为威胁许多中关洲国家民主体制合法性的紧迫问题。这些国家急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其实质合法性,进而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最终消除犯罪行为滋生的土壤和犯罪组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需要,全球学成为新兴交叉学科,如何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全球治理研究的时代任务。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6月20日,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法治创新"。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治理变局:挑战与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凸显了国家间合作及能源治理的必要.随着国际能源格局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安全风险正在降低,能源产业的投资安全和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最紧迫的议题.在这一变局下,现存能源治理机制自身的缺陷日益显露,加之不同机制间互动不足,能源治理的成效差强人意.为了能够应对全球能源的新挑战,全球能源治理模式要从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向复杂的多层治理模式转变.在现有能源治理机制基础上,应尽可能吸纳新兴经济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广泛参与,积极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加强法制建设,以实现更为公平、高效的国际能源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7.
"9·11"恐怖袭击凸显了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深刻矛盾,标志着美国霸权已经发展到某种极限,不仅改变了美国主要的安全关注,还冲击甚至打破了原有国际战略关系的框架,直接影响着原有的全球战略稳定,并从反面推动着大国之间必不可少的协调和全球治理的深化,从而有利于达成一种新的战略平衡。随着国际关系向复杂化方向不断发展变化,在混沌中理清和维护必要的秩序,建立和强化新的全球战略稳定,已经成为大国不可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9·11”恐怖袭击凸显了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深刻矛盾,标志着美国霸权已经发展到某种极限,不仅改变了美国主要的安全关注,还冲击甚至打破了原有国际战略关系的框架,直接影响着原有的全球战略稳定,并从反面推动着大国之间必不可少的协调和全球治理的深化,从而有利于达成一种新的战略平衡。随着国际关系向复杂化方向不断发展变化,在混沌中理清和维护必要的秩序,建立和强化新的全球战略稳定,已经成为大国不可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灾害危机是现代风险社会的普遍反映.卡斯佩松指出.风险和灾害存在着一种"社会放大"的可能性,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与心理的、社会的、制度的和文化的过程产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会强化人们的风险感知并直接影响其行为,进而造成新的次级社会或经济后果.这些后果远远超过了灾害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直接伤害,导致更重要的间接影响①.灾害因其发生的突然性、性质的负面性、后果的严重性、前景的不明性使灾害的应对和治理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税收机制正经历百年变革,对国际投资和世界经济影响深远.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首先对国际税收机制的概念、构成及发展史进行界定和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当前国际税收改革的动向,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结论是税改后国际税收体制的外围变化剧烈明显,并将持续向多边化和多极化的新体制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