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由下表1可见,从1975年开始,日本与苏联贸易出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这种趋势在1980年(“经济制裁”开始)到1982年这一时期也曾有过。日本向苏联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三年期间同1957—1962,1966—1971和1973—1976年这三个时期达到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长了两位数(相应为13%,17%和20%)。 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向苏联缩减出口的趋势为背景,日本向苏联的出口在西方阵营中占主导地位,超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芬兰。直到1982年以前,日本向苏联的出口似乎没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回顾(一)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1981—86年期间,东盟经济处于衰退期,这一时期内导致东盟经济趋向衰退的主要原因为:80年代上半期由于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普遍衰退(1981一85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4%)、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尤其是美国的经济衰退严重地影响了东盟国家的出口与经济增长。80年代下半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所复苏(1986—90年期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5%)、特别是亚太地区出现了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东盟…  相似文献   

3.
战后以来,日本一直以政府开发援助(以下简称ODA)为杠杆,促进商品出口、资本输出和确保外来资源供应,ODA实际上成为战后日本政府“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ODA的数额不断增加。80年代末期以来,ODA又成为日本政府推行“政治大国”外交战略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货物和资金流动,经济较为活跃和影响范围较大的中心地区正从西方向东方、从欧洲向亚洲转移。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中国从中亚进口原料不断增多,向中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额也在增长。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重获增长动力,也能促进欧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2 0 0 2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在恶化 ,惟独出口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展望 2 0 0 3年度的日本 ,经济增长依旧要靠外需拉动 ,对亚洲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相应地 ,中日两国的经济磨擦也在从贸易领域发展到金融领域 ,最近日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世界的经济增长中心即使在过去的十年里(指八十年代世界经济相对衰退与低增长时期——译者),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也均高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被视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或经济增长新区域而引起全世界的注目。特别是亚洲地区各国先后走向工业化,日本、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如果没有特别注明,本文的“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仅指南朝鲜、香港、新加坡)、东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中国正处于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阶段的差距构成了有活力的产业分工体制,并促进了贸易的扩大,而且不断地提高了这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亚洲地区当中,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经济发展尤为显著,自六十年代开始、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便一直驾凌于世界经济之上,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  相似文献   

7.
东盟国家(经济水平较特殊的新加坡和文莱不在本文考察之列)自60—70年代起,通过由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的经济转轨,逐步建立了外向型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使其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稳居全球之冠,并在世界经济普遍缓慢爬行的形势下,依然保持较高增长。这其中,作为经济发展启动机的国际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拟通过考察八十年代以来东盟国家的外贸发展情况,对该地区九十年代国际贸易形势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在邻近的印度支那地区获得胜利之后,日本驻泰国的官员说,他们首先关心的是促使泰国和这个地区的稳定以保护日本的投资、商品市场和原料来源。总之,日本不愿意看到这个地区再发生进一步的革命变革。日本官员说,除了帮助促进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发展,改变日本被视为是一种残酷的、剥削的经济力量的印象和缓和由于在这里的约三百家公司中工作的八千名日本侨民而引起的紧张关系之外,日本能够促进这个地区的稳定的最好办法是帮助这个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9.
(一)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影响有限。这是因为,(1)澳对亚洲的主要出口是制成品及食品,这些商品价格无弹性,即价格再高也必须买。(2)1996—1997年度澳对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出口仅占其出口总值的10%,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5%。由于以上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其出口更具竞争力,澳向以上国家出口食品,并从以上国家出口强劲中获益;而货币贬值为外国公司降低不动产和营业费,又有利于澳公司以本小利大的方式进入亚洲地区。(3)澳对东北亚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43%,主要出口初级产品。金融危机虽然已波及韩国和日本,但澳财政部长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570亿美元贷款能缓解韩国的金融危机,因此澳经济不至受太大影响。但他承认亚洲金融危机将影响澳今后两年经济增长的速度。(4)澳的旅游业受到一些损失。澳服务业对亚洲地区出口为其出口总值的30%,对亚洲以外地区为70%。1996—1997年度澳服务业出口占出口总值的20%,其中旅游业占的45%,按地区划分亚洲地区(不包括日本)仅占20%。澳政府已将1998年旅游重点转向欧洲、中国、印度等地区。因此对澳主体经济损失有限。  相似文献   

10.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但是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助推动力之一的出口发展较为薄弱,敏感度不甚相同。所以,基于开放的经济环境,东北地区发挥出口增长的拉动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务之急。随着与国外地区经济往来的不断深入,汇率因素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表明,汇率对东北地区出口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为了应对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压力,东北地区应加强传统出口农产品的科技研究,改善出口结构,提升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一、亚洲地区国外贸易对日本的依赖第一表列示日本在世界各个地区国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从这个表的数字可以看出,亚洲与大洋洲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是如何依赖于日本。在1975年世界各个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中,亚洲地区有21.1%出口到日本,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27.3%,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有21.7%。在1975年世界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日本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取得了很大进展。日本为争做“政治大国”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90年代将进一步拓展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贸易额还会继续增长。但由于日本对第三世界不同地区政策有别,第三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雨水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由于严重缺水,致使水比油还宝贵。因此,日本便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出口雨水。日本的三菱公司,专门成立了出口雨  相似文献   

14.
前言 80年代,亚洲各国和地区取得了迅速的经济增长。能够取得如此迅速的经济增长,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自60年代至70年代实行了从进口替代型到面向出口型的工业化战略的转换。尤其是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与中南美各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其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经济增长能力也有限。而且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因此必须获得用于进口原材料的外汇。为此,韩国、台湾60年代中期开始将以往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转变为实行以出口为中心的面向出口工业化政策。面向出口工业化首先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行。亚洲各国和地区属于相对劳动过剩经济,廉价的劳动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劳动成本提高和国内产业的高度化而不断衰退,为了取得廉价劳动力,趋于将生产据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孟加拉湾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重要性的凸显,日本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表现在高层访问频繁、经济投入规模加大、军事安全外交稳步发展及公共外交不断深化。日本全面渗透孟加拉湾有其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未来一段时期,日本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海洋安全合作还会继续深化,这将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该地区经济、安全秩序构建带来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下半期的世界经济增长呈现了错综复杂的图景:世界财富不断增加,但贫困也日益严重;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但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经济并不景气;人们一直把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称为奇迹,但这一地区却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但实行体制转型的俄罗斯和一些中亚东欧国家却陷入了经济困境。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摆在我们面前,加大了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核制裁下的印度对外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的对外经济一向不如出口导向国家活跃,1998年5月进行核爆炸后,又遭到美国和日本经济制裁,对外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改善状况,印度进行了改革,调整和改善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一、对外经济形势恶化(一)出口增长率下降,贸易逆差扩大据印度商情局的统计,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印度1996-1997年度进出口增长率全都下降,1997-1998年度情况进一步恶化,出口仅增长1.5%,进口增长4.2%,逆差增至67.99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额锐减4.23亿美元,对日本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引人注目,这个地区以日、美两大庞大经济力量和已迎来“产业革命”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三极为中心,正在成为世界经济中具有广阔新开拓地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正在支持着这个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的扩大循环机能,这种机能不仅存在于两个国家双边的关系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亚洲地区,甚至亚太地区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长达十多年的低靡中,日本经济孕育出以下变化:景气回升开始摆脱对公共投资的依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制造业向高端转移,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技术专利出口大国。这些变化虽然无法用GDP增长数字衡量,却是提高经济品位的重要因素。2002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通货紧缩、银行不良资产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消失,财政问题还在继续恶化。当前日本经济正处在划时代的大转折时期,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日本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渡过转折期后的日本经济可能回归常速增长,但增长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从60年代末开始,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是资本主义大国战后“按资本”、“按实力”重新分割市场的具体表现。异军突起的日本,要同美国平起平生、一争高低的信心日益增强。在日美贸易中,日本的优势日渐显著。为了改变不利局面,美国一再提出种种要求,迫使日本让步。日美经济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且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