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以大豆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探究了中国大豆进口和玉米出口贸易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2000~2008年期间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以及1991~1997和2004~2008年期间玉米出口贸易存在着大国效应.  相似文献   

2.
陈利君 《东南亚》2009,(3):40-45
2007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印度作为中国的邻国及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旦印度粮食危机爆发,不仅会对正在崛起的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而且会波及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印度粮食安全,并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与中国外交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伊朗核问题牵动大国关系,对国际油价和世界经济直接产生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调停伊朗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协助国际社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符合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国际威望政策是现实主义学派摩根索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摩根索从权力和利益出发,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追求威望的手段、目标及威望政策运用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均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国际威望是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一种政治影响,是国家的软权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中作为负责任国家的形象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其国际威望也正在获得极大提高,这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1984年6月一次试验中,用自己加工的鱼粉饲喂40日龄京白Ⅲ系小公鸡,结果鸡群出现严重的贫血、消瘦、生长停滞,并有部分鸡只死亡。 鱼粉来源 是购自当地一小商店的海杂鱼加工而成,这些海杂鱼已贮存三年之久。购时即很潮湿不能粉碎,在阳光下晒了三天之后,才加工成粉。 饲喂方法 配制成混合日粮,比例是玉米40.5%、豆饼16%、小米8%、小麦10%、麸皮5%、鱼粉7%、生饼6%、高梁5%,骨粉和贝壳粉各1%、维生素添加剂和矿物质添加剂为0.5%、除鱼粉外均为常用的新鲜饲料,只是鱼粉改为上述自己加工的。从6月1日起,以干粉料形式让试验鸡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东部地区:日本石油进口战略的新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之一,长期以来日本的石油供给一直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中东地区将更加动荡,这将给日本石油稳定的供给带来极大的威胁,进一步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对19批次进口鱼粉,按照自然状态5点3层随机抽样,共采集待检样品285份,经两次重复分离、纯培养及制片镜检,从样品中共分离到真菌18属54种,初步确定有毒真菌为14属43种。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7种,青霉属(Penicillium)12种,镰孢霉属(Fusari-um)3种,其他半知菌属11种。其中主相菌是曲霉属和青霉属两大类,两属真菌合计出现频率的幅度为74.62%~91.83%。  相似文献   

8.
徐坚 《国际问题研究》2007,(2):15-19,31
近一年来,国际形势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但新问题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环境对中国仍然总体有利,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上升,中国在国际上所面临的责任、压力和挑战也与日俱增.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庄严承诺,也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际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普遍受到世界各大国和区域集团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是为了推动国际体系走向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和谐世界的理论是当今世界新的国际体系观,体现了人类共享的价值观念和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但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国际领域 对立冲突加剧, 特别是大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纷争, 使许多全球问题的国际解决陷入僵局, 人类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面临新的挑战 。大国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对消除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维护 世界和平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 中国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  相似文献   

11.
严怡宁 《南亚研究季刊》2012,(2):33-37,110,111
中国在印度的大国诉求战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又极为复杂的角色。那么印度媒体是如何在印度大国梦的框架中审视中国并呈现中国形象的?论文对印度的重要英文报《印度斯坦时报》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印度媒体既承认中国的发展现实,又担心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对中国的认知也受到了西方大国的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向印度释放合作共赢信号,努力构建世界体系转型期的集体身份的建议,以跨越所谓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2.
大国意识是国家成长和大国外交中的重要构成。作为大国外交的精神性内容,大国意识深受国家自然属性、历史、文化和物质成长等因素影响,也与国际体系的变革有关。需要看到的是,大国意识在动态的国际关系当中由于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互动含义,因此它的外交功能性作用不仅仅是大国身份的象征,更主要反映为大国将这种意识内化、吸收并潜移默化转化为对符合大国身份的特殊权利及特殊责任的认可。在国际体系转型步伐加快的今天,对中国这样实力成长迅速、外部风险加大同时又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建设的新兴国家而言,健全中国大国意识尤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欢迎投稿     
《现代国际关系》作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问题研究综合性学术月刊,以及作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战略问题、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及重大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包括特稿、研究报告、国际政治与安全、世界经济、大国关系、外论选登、动态研究、理论探索、学术动态、会议信息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理论大多认为,国际关系史是一部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国兴衰及所由带来的国际格局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互动及轮替也因此成为国际关系的经典命题.中国和美国被认为是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进程中的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处理好彼此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1世纪伊始,中美为了各自战略需要,全力打造双边战略对话机制,为建立新型双边关系构建了新的平台.本文对中美战略对话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其对双边关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是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处理当代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的大国外交也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同传统的大国外交相比较,中国外交的时代特色最为鲜明。新中国始终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时代特征相继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外交的主题。这种时代特色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外交要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根据世界局势变化而推出的新国际观,必将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共赢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国际社会组织性、"连带性"的加强,使中国的发展不可能走上传统武力崛起的道路。相反,中国对国际法(机)制的深度参与以及作为大国的"既富裕(总量意义)又贫穷(人均而言)"的混合身份使其能够成为国际制度的独特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崛起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其崛起路径已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法律、世界发展事业以至国际合作与其他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法律影响。在全球化、法制化、人性化的时代,中国和平发展与普遍国际法的交互影响还表现出了重视人权、促进民主法治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共进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以来蒙古国经济及中蒙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8年以来,因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受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蒙古国的经济严重下滑。2009年,蒙古经济呈现出上半年继续下滑,下半年小幅增长的趋势。中国作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投资国,对蒙经贸合作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为中蒙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和确保中国对蒙经贸合作第一大国的地位,两国经济合作应该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双边至多边扩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主要大国,一方面不谋求主导地位,始终为发展中国家最贫穷的国家说话,永远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寻求共同点,保证国际体系平稳转型,实现人类达到和谐世界彼岸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欧洲正在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博弈的焦点。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国际格局力量对比正在经历持续且深刻的调整,中欧大国的安全博弈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常态。相应地,如何准确把握中欧大国关系中安全博弈的新常态以及中欧博弈对国际安全格局走向的影响,并加以前瞻性应对,是中国外交在保障国际安全以及维持未来大国协调进程中必须考量的问题。中国和欧洲在大国安全关系持续协调中的"软博弈"(即国际安全的规范与价值的持续碰撞)与角色互换进程中的"硬摩擦"(即中国与欧洲在世界主导权结构中地位与角色的升降变化),共同构成了国际战略格局转型期中欧安全博弈的新常态。理解中欧大国博弈新常态之于国际安全研究则需要透过"‘相互依存式主导权’视阈下的国际社会化"这个两者结合的理论棱镜。在安全领域,中国对欧洲的外交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应当引导中欧关系进入国际安全规范重塑和机制建设进程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把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单位加以看待,强调对世界的道义责任,对中国人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东亚朝贡体系的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惨痛历史促使国人转变观念,但"天人之辨"的印迹依然在新中国对外关系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在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当今时代,"天人之辨"无疑将为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