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X线检查黄牛的创伤性网胃炎时,常见有网胃进入胸腔形成膈疝的病例,如仅1986年1~3月份,对164头疑为创伤性网胃炎黄牛作X线检查,就发现有5例膈疝,占3.1%。D.H.Siegmund等(1973),曾描述牛的膈疝,诊断依据是: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胸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腹部脏器嵌入膈肌。我们所遇的病例,其临床症状与X线检查与上述不完全符合。 (一)病例介绍 1.魏某饲养的7岁黄母牛,发病有2个月,食欲反刍减少,腹部有时臌胀。临床检查:体温、心跳、呼吸在正常范围之内。可视粘膜颜色比正常淡,瘤胃触之松软,蠕动极  相似文献   

2.
牛创伤性心包炎病在陕西关中地区比较多见,役用黄牛和荷兰乳牛均有发生。确诊该病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我们分别利用X线透视或A型超声波诊断该病,对积液性(浆液性、血性和脓性)心包炎能在超声波指示下定点、定向穿刺,从而提高了确诊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创伤性心包炎,多由尖锐物体(如铁钉、钢针、铁丝等)由临近器官(如网胃)刺入心包而引起,该病近年来有所增多,且不易确诊。用X线诊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在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疾病中,通常只表现食欲下降或废绝,消化道功能扰乱或结合膜黄染等一般临床症状,由于对动物肝功能测定尚没有如人医那样具有代表性项目,故往往难以作出正确诊断。作者用四氯化碳投服黄牛造成急性肝坏死,测定血清中多种酶的变化水平,以期筛选出诊断牛急性肝坏死的理想酶。 (一)材料和方法 1.经临床检查和超声波探查确认健康成年黄牛6头(体重200~250公斤),分为试验  相似文献   

5.
我们选择与牛心脏浦金氏纤维分布相似的山羊,做人工复制创伤性心包炎动物模型,观察发病进程中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为早期诊断牛创伤性心包炎提供了依据。 (一)试验方法 于1986年10~11月,通过临床和心电图检查选择2~5龄的健康奶山羊7只,舍饲一周,用外科手术方法复制创伤性心包炎动物模型。手术羊行右侧卧保定。于左侧7~8肋间按常规外科手术方法做“S”形切口,剖开胸腔,暴露心脏,用注射器向心包腔内注入瘤胃液2毫升。再用半寸的圆钉或圆针选择与网胃相对应的心室后壁(膈面)刺入,3、4、5、6号试验羊将钉或针留于心脏内。关闭胸腔后用注射器抽出胸腔中的残留气体。加强术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心包炎系金属异物刺伤心包引起的一种常发病。为探讨其发病规律和诊断要点,特对本院收治的20例水牛创伤性心包炎,就诊断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发病简况 在20例病牛中,雄性12头,雌性8头;2~4岁的8头,5~10岁的11头,18岁的1头。所有的病牛系放牧。 (二)临床症状 患牛精神沉郁,体况消瘦,起卧小心,不愿行走;强行走时,步幅变小,移步困难;部分牛只,肘突开张,触诊有疼感;多数病牛,磨牙  相似文献   

7.
牛创伤性心包炎发病率虽不高,但对病畜危害甚大,在病的初、中期常被误诊,以致拖长病程。故尽早确诊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诊断体会。 创伤性心包炎多发生于创伤性网胃炎之后,其症状可分前驱症状和心包炎症状。在接触患牛时首先要通过问诊,了解有无前胃弛缓或顽固性前胃弛缓等前驱症状。心包炎的症状是: (一)体温变化 病初体温升高至39.5~40℃以上,多数呈稽留热(一般给解热和抗菌素等药体温不下降),少数呈弛张热。病到后期,病程延续过久则体温往往下降,脉搏增减与体温升高不相适应,即体温降至常温而脉搏仍增多。  相似文献   

8.
X线机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诊断仪器 ,对许多疾病的确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发达国家 ,兽医临床已广泛应用X线机对小动物的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我国随着宠物养殖数量的增多 ,兽医临床上犬猫病例骤增 ,许多疾病如骨或关节损伤、胃肠道异物、泌尿道阻塞等 ,均需要应用X线机进行诊断 ,然而由于条件所限 ,国内小动物临床使用X线机诊断的还很少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F10型X线机是一种小功率携带式X线机 ,曾经在国内许多高、中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或基层兽医单位对猪、羊某些疾病的普查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结…  相似文献   

9.
应用改良Fujii氏光电比色法和EDTANa2 滴定法对 88头乳牛进行血清钙、游离羟脯氨酸检测。结果表明 :有明显或轻微骨营养不良临床症状的乳牛 (以下称病牛 )与临床检查无骨营养不良症状的乳牛 (以下称对照牛 )比较 ,病牛的血清钙高于对照牛 (P <0 .0 5 ) ;血清游离羟脯氨酸亦明显高于对照牛 (P <0 .0 1)。因此 ,血清钙升高可作为乳牛骨营养不良诊断的参考指标 ,而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升高是乳牛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目前尚缺理想的方法。应用X线摄影技术进行诊断,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国内还未见到专题报告。为了寻找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客观诊断依据,我们先后用X线摄影和探伤机摄影对29头黄牛进行了人工诱发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初,爱尔兰农业部长麦克奥肯迪宣布,在距北爱尔兰不到25英里的Catan县首次发现牛的海绵状脑病(BSE)病例。从临床症状和组织学检查来看,与其它传染性脑病,如绵羊痒病十分相似,经都柏林爱尔兰大学兽医病理系通过对大脑的检查,最后确诊为牛海绵状脑病。英国农业部长1988年春,在国际兽疫局召开的全体会议上报告了该国发生了称之为牛海绵状脑病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烦燥不安,尤其是在牛栏或其它地方的入口处,行为反常,对触觉和声音表现出过分的敏感,常常由于恐惧,甚至狂燥而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凋,步态不稳,经常乱踢乱蹬,甚至自己摔倒。发病初期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最终都以死亡而告终。该病多见于4岁左右的成年牛,与性别、品种,是否泌乳期或怀孕期、以及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10月尉氏县西部及北部8个乡,发生了以牛为主的大家畜皮肤溃烂症。这8个乡有大家畜57260头,发病1564头(其中牛1484头、马属家畜80头),发病率为2.73%。2~6岁的青壮年牛发病率为67%,1岁以下的幼犊及8岁以上老年牛很少发病。据河南农大尹凤阁等诊断,该病原系刚果嗜皮菌。治则与方药 据发病季节与临床症状按皮热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属动物肠阻塞、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脑炎、破伤风、难产、烧伤等3821份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120例急性心衰竭病马;对牛的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重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犊牛病毒性肠炎、流感、烧伤、难产等1991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94例急性心力衰竭病牛,总结提出牛马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使马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0.27%(451/1120),牛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2.49%(96/194)。  相似文献   

14.
参照GenBank中牛支原体脂蛋白P48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Mb-F/Mb-R,建立了牛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并在扩增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了疑似牛支原体肺炎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对牛支原体的核酸样品能扩增出53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无乳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黏质沙雷氏菌、变形杆菌等牛常见条件病原微生物核酸样品均未见明显的扩增条带,且其可检测出的牛支原体DNA最低浓度约为0.000 002 875μg/mL。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率与与病原分离的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牛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上牛支原体肺炎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初,我国牛场多采用向牛网胃投放磁棒防治牛创伤性网胃炎,但由于磁棒短(6~7 cm长),吸附力有限,故1~2年后,由于超过其吸附能力,或吸附的铁器异物超过磁棒长度,而使磁棒失去保护的作用。网胃炎、心包炎又重新出现,而且吸满铁质异物的磁棒表面呈刺猬状直接刺激胃壁发生炎症,故牛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等前胃疾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不同地区的四个羊群,共847只绵羊,先后进行了胸部的X线检查,检出109例肺棘球蚴病羊,检出率为12.86%。本文对109例绵羊肺棘球蚴病的X线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为了验证X线的诊断,对10例经X线检出的病羊做了Casoni氏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17例病羊做了病理剖检,结果均与X线所见基本上符合。故认为绵羊肺棘球蚴病的X线诊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它不但能够了解肺部有无棘球蚴囊肿,而且尚能确定其数目、大小、部位、形状、性质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如能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常能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故可作为羊群大批普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省庆阳市的西峰、合水、庆城、华池、镇原 5个县 (区 )牛群流行的以犊牛双目失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实验室检验、小白鼠和兔饲喂试验及本动物典型病例复制试验 ,结合流行区种植黄花菜的情况 ,综合诊断为萱草根素中毒。经采取限制牛放牧时间 ,避免或杜绝牛在每年冬春季节采食黄花菜根及其青苗等措施 ,流行区牛的发病数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临床遇见一头奶牛产后阴道和直肠混合脱出的病例,报道如下。 症状 杂种奶牛7—12—7号,5岁,于1980年4月28日正常第三胎产后(胎衣于产后6~8小时自行排出)16小时许,见一红球状物如小足球大小从阴门娩出,此时牛频频努责,回首不安。15~20分钟左右,又见一小西瓜大小红球状物从肛门脱出约有10厘米。脱出物很快瘀血呈紫红色,并有水肿和少量渗血,牛此时努责更甚,呜叫不安。经检查,从下部的脱出物的近心端可摸到未闭的子宫颈口,上部的脱出物中有粪便。诊断为阴道、直肠混合脱出。随即进行整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边虫感染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边缘边虫DS—1株接种除脾易感牛,制备出补体结合试验诊断抗原,并建立了边虫感染牛总量为0.2ml的微量补反诊断法。所制备的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牛的补反检查,符合率为100%;自然条件下感染牛补反检查的符合率为92.3%;安全区牛无假阳性反应。人工感染牛于第10天可测出补反抗体,30~40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60天后开始下降。边虫补反抗原与瑟氏泰勒虫、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伊氏锥虫、肝片吸虫、日本裂体吸虫感染牛血清无交叉反应,与正常红细胞免疫牛血清反应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0 2年 7月 ,辽宁省锦州市周边狐养殖区散发以高热、食欲减退、后躯瘫痪 ,继而全身抽搐、呼吸困难、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狐附红细胞体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区在 2 0 0 2年 7~ 8月陆续发生不明原因的疾病 ,特征为散发 ,持续发生 ,神经症状明显 ,急性死亡 ,尤以注射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腺病毒(脑炎)三联疫苗或犬瘟热疫苗 6~ 1 2d的仔狐死亡居多 ,死亡率 1 0 %~ 80 % ,成狐较少发病 ,未注射过疫苗的仔狐发病率较低。曾用犬瘟热等超免疫血清、病毒唑、青霉素等治疗均无效。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