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九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
|
|
|
|
《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
|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九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5~ 6日在长春市南湖宾馆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以及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的国内外 1 0 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并向大会提交了 80余篇论文和研究报告。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2 1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讨”。围绕这一主题 ,吉林大学池元吉教授做了“将创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提…
|
2.
|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年终国际形势研讨会
|
|
|
|
|
李丽《和平与发展》,2003年第1期
|
|
20 0 2年 1 2月 1 9日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 0 0 2年年终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李长顺到会并致辞。近 4 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和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会学者就“9.1 1”事件后的国际战略形势和地区安全与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而认真的回顾与分析。学者们发言热烈 ,观点明确。大家认为 ,2 0 0 2年的国际形势从总体上看 …
|
3.
|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年终国际形势研讨会
|
|
|
|
|
李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1期
|
|
20 0 3年 1 1月 2 8日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 0 0 3年年终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近 4 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中东学会等。与会学者围绕 2 0 0 3年国际战略形势展开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大家认为 ,2 0 0 3年最大的事件是伊拉克战争 ,有必要加以深入分析。伊拉克战争意味着美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它是美国…
|
4.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召开"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
|
|
|
|
丁英顺《当代韩国》,2005年第1期
|
|
2005年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召开了"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学者就会议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汝信作了基调演讲.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薇以及来自韩国和国内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
5.
|
"2000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
|
|
|
|
介夫《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1期
|
|
去年11月21日-22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00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就2000年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世界经济形势、大国关系、全球化以及"软国力"竞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
6.
|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外国学者论文摘要
|
|
|
|
|
于文生《东北亚论坛》,1994年第1期
|
|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外国学者论文摘要于文生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汉城大学朝鲜政治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长春召开。与会的...
|
7.
|
"面向2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
|
|
|
|
李爱慧《美国研究》,2003年第17卷第2期
|
|
20 0 3年 4月 3日至 5日 ,“面向 2 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的 1 0 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得到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南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处的大力协助。会议收到论文 5 0多篇 ,分大会学术报告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进行 ,包括主题发言、评论、提问和讨论等环节 ,气氛十分热烈。中美关系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与会者对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回顾 ,并展望 2 1世纪中美关系前景。会上的有关讨论反映了中…
|
8.
|
“201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发言专辑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局不利,前路坎坷
|
|
|
|
|
陶文钊《和平与发展》,2013年第6期
|
|
编者按:2013年12月3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201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来自社科院美国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清华大学等权威学术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就2013年的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地区形势、国际热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等诸多领域。现将部分学者的会议发言整理刊出,以飨读者。以会议发言顺再为辱n
|
9.
|
全球化、WTO、劳工权益与国际法——2002年“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北欧‘国际劳工标准与工人权利’和‘商业与人权’学术会议”综述
|
|
|
|
|
孙立文 黄志雄《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
|
20 0 2年 1 0月 2 6日 - 2 7日 ,“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北欧‘国际劳工标准与工人权利’和‘商业与人权’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 ,协办单位有武汉大学法学院、丹麦人权中心、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以及瑞典隆德大学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瑞典、挪威、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士、美国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等国家、地区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学者、专业人士共 1 0 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向大会提交的论文…
|
10.
|
"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
|
|
|
崔志鹰《国际观察》,2004年第6期
|
|
20 0 4年 10月 2 1日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的近 4 0位专家学者聚集在上海银河宾馆 ,举行“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是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中国
|
11.
|
“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
|
|
|
|
朱显平《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13卷第6期
|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2004年8月19~20日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振兴",有30位中外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就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中国东北振兴、东北亚能源开发与合作、东北亚地区安全与朝鲜半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
12.
|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世纪之交的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研讨会
|
|
|
|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
|
今年初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举办专家研讨会 ,就“世纪之交的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作了回顾与展望 ,4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我国宗教学的发展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直至近二十多年才达到质的突破。我国宗教学在创立其专业学科上成绩斐然 ,令人瞩目。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研究上非常活跃 ,成果也不少。但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 ,其规范性、科学性及其学科思想和学术灵魂却体现不够。展望新世纪我国宗教学发展 ,与会学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 ,要建立与国际学术界接…
|
13.
|
"军备控制与中美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
|
|
|
|
樊吉社《美国研究》,2003年第17卷第4期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12月 2日在北京举办了“军备控制与中美关系 :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会议由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军控中心主任顾国良主持 ,来自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军控协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宇航学会、外交学院等单位的 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傅聪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就当前军控形势发表了演讲。会议主要讨论的议题及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军备控制与中美关系的演变顾国良回顾了军控与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他认为 ,军…
|
14.
|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01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
|
|
|
|
《和平与发展》,2013年第6期
|
|
12月3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201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邀请20余名中心特约研究员、杂志编委到会发言,重点围绕~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地区安全问题及大国关系等进行深入研讨。
|
15.
|
把脉两岸关系 前瞻刖瞧未来发展——记“回顾与展望(2009)”学术研讨会
|
|
|
|
|
李启龙《两岸关系》,2010年第1期
|
|
2009年I2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召开“回顾与展望(2009)”学术研讨会,在京专家学者20余人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分析了两岸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16.
|
矛盾犹存,形势依旧
|
|
|
|
|
丁原洪《和平与发展》,2013年第4期
|
|
2013年7月上旬,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2013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来自社科院美国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清华大学、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等权威学术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就2013年上半年的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地区形势、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内容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等诸多领域。现将各位学者的会议发言整理刊出,以飨读者。以会议发言顺序为序。
|
17.
|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国际研讨会在香港召开我所陈乔之出席并宣读论文
|
|
|
|
|
华清《东南亚研究》,1987年第3期
|
|
题为“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3日至5日在香港利园酒店召开。研讨会由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办,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的赞助。日本国际交流计划中心、日本东西关系研究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也在经济和学术上予以支持协助。
|
18.
|
国际法学研究述评 被引次数:1
|
|
|
|
|
朱晓青 张少瑜《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
|
20 0 0和 2 0 0 1年我国国际法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国际法学会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召开了回顾历史和展望新世纪国际法发展的学术会议 ,讨论了一些国际法的焦点问题。两年来出版的学术著作 (国际公法方面 )主要有 :翁里著《国际移民法理论与实践》 ,朱锋著《人权与国际关系》 ,李滨著《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组织》 ,黄芳著《国际犯罪国内立法研究》 ,吴慧著《国际海洋法法庭研究》 ,朱晓青、黄列主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和林欣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学者们思想解放 ,紧密注意国际关系动向和法律实践…
|
19.
|
第二次东北亚论坛在北京召开
|
|
|
|
|
郑成宏《当代韩国》,2002年第4期
|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庆山大学和平战略研究所共同主办,以东北亚的政治、经济与安全为主题的“第二次东北亚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9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5个国家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及嘉宾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着东北亚各国如何在政治、经济与安全方面加强区域化合作,达到共同发展这一课题展开研讨。
|
20.
|
“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综述
|
|
|
|
|
许佳《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4期
|
|
由《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新华文摘》副总编辑王善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姜晓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世界经济》主编孙杰、《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社会科学战线》主编刘信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刘文山等来自北京、南京、黑龙江、吉林的80余位国内权威评价机构及前沿刊物的知名专家和作者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