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2个鱼场的5尾病(死)鱼的肠内容物及肝进行细菌学检验,在其中2尾病死鱼及1尾病鱼的肝中发现形态特征一致的细菌,并分离到菌落特征基本一致的细菌;在5尾鱼的肠内容物中均发现并分离到几乎纯一的与肝中相同的细菌。经对24株纯培养菌理化特性鉴定,初步表明分离菌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及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占优势。回归试验表明,分离鉴定的3种气单胞菌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对一患严重口炎的蟒蛇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从病灶部分离出4株嗜温、有动力气单胞菌,其中3株为温和气单胞菌,1株为豚鼠气单胞菌是致蟒蛇口炎及死亡的病原.  相似文献   

3.
2015年辽宁鞍山某狐狸养殖场偶发病原菌感染。病死狐狸后肢肌肉液化,出现溃疡。为查明致死原因进行了实验室诊断,从病灶部位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M12。综合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特性研究、传统生化试验和VETEK 2全自动生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株菌为豚鼠气单胞菌,革兰阴性短杆状,最适生长温度30℃,最佳p H 7~8,细菌生长曲线比较显示,M12在相同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高于豚鼠气单胞菌模式菌株。通过测定M12的16S r RNA和管家基因gyr B进行了气单胞菌属种内分子水平鉴定,BLAST结果显示,16S r RNA和gyr B基因与Gen Bank上的豚鼠气单胞菌同源性达到100%。将16S r RNA测序结果提交到Gen Bank,获得登录号KX170836。M12含有细胞毒性肠毒素(cytotoxic enterotoxin,act)和热敏感细胞肠毒素(heat-Labie cytotonic enterotoxin,alt)两种毒力基因。小鼠感染试验得到M12的LD_(50)为8×10~8,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部分的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从而为该菌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市售的6种淡水鱼共采肠内容物样品73份,检出气单胞菌(Aeromonas)32株,阳性率为43.84%;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17株,阳性率为23.29%。其中有8份样品同时检出上述两菌。对32株气单胞菌用8项生化试验鉴定为4个种,分别是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e)16株,豚鼠气单胞菌(A.eaviac)8株,温和气单胞菌(A.obria)7株,简达气单胞菌(A.jandei)1株。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ndk基因的功能,利用自杀性质粒pRE112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缺失ndk基因,然后对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长能力、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LD50等进行差异分析。经过PCR以及荧光定量PCR表达水平证明ndk基因缺失成功;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缺失株的生长能力和泳动性均下降;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野生株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与野生株相比,LD50升高了5.5倍,且差异极显著(P0.001)。由此可以推测,ndk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维氏气单胞菌毒力因子脂蛋白的致病机制,在全基因测序的基础上,通过同源重组缺失脂蛋白基因。首先扩增脂蛋白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通过重叠PCR连接后,凝胶回收DNA片段;连接克隆载体pMD18-T,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测序成功后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连入相同酶切的Pre112自杀性质粒;依次转化DH5α-λpir、WM3064感受态细胞,作为供体菌;和受体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并筛选鉴定。结果显示,成功缺失了维氏气单胞菌脂蛋白基因。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发现,缺失株和野生株的生长速度相似,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鞭毛缺失,游动能力减弱,细菌的毒力降低,溶血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成功构建了维氏气单胞菌脂蛋白基因缺失株,并分析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脂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临床上有明显咳嗽、流涕、鼻梁和鼻甲骨变形的20~60日龄仔猪的鼻拭子分离到1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rodetella bronchiseptica).该菌周身鞭毛、能运动,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产生β-溶血,在马铃薯浸液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黄棕色略带绿色的菌落,在改良马丁琼脂上形成表面光滑、隆起、针尖大的菌落;不利用糖类,V-P、MR试验为阴性,尿素分解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均为阳性;人工接种豚鼠能引起典型病变,从死亡豚鼠腹水中回收到接种细菌.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中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cpsF基因和CAMP因子的cfb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罗非鱼组织样品检测,建立了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仅无乳链球菌能扩增出cpsF和cfb两条特异性条带,而海豚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鮰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无条带检出;经敏感性试验,最小模板检出量为7.632×10-2ng/μL;同时对30尾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肝和肾组织中细菌DNA进行双重PCR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检出的阳性结果一致。证实,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点,适用于对罗非鱼等无乳链球菌的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致林麝猝死的病原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引起两头圈养林麝猝死的主要病原菌,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和预防方案,本研究采用血平板对死亡林麝的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中可疑病原进行分离,通过菌落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镜检、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DST)进行鉴定。通过16S rDNA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发现,从猝死林麝体内分离的细菌与豚鼠气单胞菌S5-3株的同源性高达99.9%,结合生化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致林麝猝死的致病菌为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较敏感,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为中敏,对红霉素、青霉素、利福平、头孢拉定、呋喃妥因存在多重耐药性;通过PCR检测分析,发现该菌株携带耐药基因bla-OXA和bla-PER;动物试验表明,给予小鼠接种3.9×10~8 CFU/0.3 m L的剂量会导致小鼠全部死亡,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致病性。本研究结果对林麝养殖生产中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温和气单胞菌在大麻哈鱼中的发病症状并进行药敏试验,并为预防和治疗该病在大麻哈鱼中暴发提供试验数据,从患病大麻哈鱼鱼苗的鳃及内脏等病灶部位分离到1株细菌,经腹腔人工注射和人工浸浴感染试验均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并分离到革兰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与原菌株相同的细菌。结果表明,该菌为短杆状、两端钝圆的革兰阴性菌,与D-葡糖酸、丙二酸和葡萄糖等反应呈阳性,而与黏菌素、七叶苷和L-阿拉伯糖等反应呈阴性,结合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表现出耐药,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本试验首次从大麻哈鱼体中分离出温和气单胞菌,并得到8种高度敏感的药物,同时阐明了温和气单胞菌在大麻哈鱼中的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