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近现代历史上的两次土地私有化改革都未能完全实现改革者的预期目标,作者从两次土地私有化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状况入手,探讨了影响俄罗斯土地私有化改革的村社土地公有传统、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分析了制度层面上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与社会土地文化传统背离的消极影响,强调在立足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创设新的土地权利类型和动态所有权的模式来引导俄罗斯走出土地问题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私有化进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国有经济、私有经济和社会所有经济(即村社和工会的合作经济)构成混合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和国家干预历来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80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后,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掀起了以收缩国有经济和减少国家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私有化浪湖。一、墨西哥私有化浪潮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社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公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漫长的村社生活,造成俄国农民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和生存意识,并进而影响到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村社制度孕育了俄国集体主义、平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村社所具有的经济和社会二重性特征使农民、地主、国家三者的利益得到调和甚至达到平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村社在满足农民基本生存的同时,培养了俄国农民对村社生活的依恋,农民的村社情结却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转型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银行的私有化和外国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 9世纪 6 0年代 ,墨西哥就开设了第一家银行。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墨西哥银行私有化和外国化的步伐加快 ,目前 ,外资已占墨西哥银行总资产的一半左右。墨西哥银行体系的发展经历了 4个阶段 :创始阶段 (1 86 4~ 1 940 ) ;银行专业化阶段 (1 941~1 973 ) ;多功能银行的建立和银行的国有化 (1 974~ 1 989) ;银行私有化和外国化 (1 990~2 0 0 0 )。  相似文献   

5.
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进行了两次较系统的现代化努力,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迪亚斯在“秩序与进步”的口号下进行的现代化运动和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革命制度党政府领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这两次现代化运动尽管对墨西哥的发展和工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未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目标.墨西哥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对其历史上经历的两次现代化进程的模式、路径和得失加以分析有助于得出一些对于我国当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是拉美积极推行私有化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的国家之一。在私有化进程中,墨西哥注重把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整顿、扶植国营企业结合进行,坚持运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两种经济手段。这既与世界银行的主张相悖,也同拉美一些国家(如阿根廷等)的作法不同。一、墨西哥私有化势在必行1982年后墨西哥实行的国营企业私有化,是转换企业机制实现经济向外向型模式转变的必然决择。80年代初,墨西哥国家资本主义已相当强大,共拥有国营企业1155家,国家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家通过石油、钢铁、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关键部门和骨  相似文献   

7.
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进行了两次较系统的现代化努力,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迪亚斯在"秩序与进步"的口号下进行的现代化运动和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革命制度党政府领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这两次现代化运动尽管对墨西哥的发展和工业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未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目标。墨西哥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对其历史上经历的两次现代化进程的模式、路径和得失加以分析有助于得出一些对于我国当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1631年曼加泽亚运动是东西伯利亚带有阶级性质的头几次著名运动之一。“曼加泽亚骚乱”的全部变故情况已由C·B·巴赫鲁申详细研究过,因此无须重复。我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这次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村社”的积极性。在西伯利亚阶级斗争发展史上,由村社这个组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在曼加泽亚的反抗行动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村社组织在日后西伯利亚阶级斗争尖锐时期,曾起过当地居民赖以试图使自己免受督军管理重压这样一个机构的重要作用。据C·B·巴赫鲁申的看法,曾号召同图鲁汉斯克“村社”团结起来的曼加泽亚“村社”的政治积极性,是由对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土地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通货膨胀、严重饥荒等因素再加上部落的反抗和印共(马)在当地的长期群众动员工作,最终导致1967年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在马宗达、桑亚尔等人的领导下,起义者提出一系列主张,诸如废除地主土地垄断、重新分配土地、武装农民、反对资产阶级政府等,革命的浪潮迅速扩展到毗邻区域。纳萨尔巴里起义使刚在西孟加拉邦联合参与执政的印共(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作为进入议会政治体系的主流左派,印共(马)最终选择了镇压起义,此举造成党内严重分裂。萨尔巴里起义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一场地方性的农民起义,而且是后殖民时代西孟加拉邦乃至整个印度的重要社会政治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斯托雷平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较广,村社政策是改革的重要方面。虽然由于村社的自身特点,改革没能彻底打破村社,但对村社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份地交易培养了农民私有财产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农民被卷入市场经济,同城市和工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村社权威削弱,村社成员不再视村社各种规范为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11.
俄国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归土地使用者所有。俄国的土地随着军事扩张而逐渐扩大,并历史地形成了村社土地所有制、僧俗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关系,并形成了统治与服从的特点。随着俄国的西方化,这种关系逐步加强,并引发社会对抗。解决俄国农民问题不在于自上而下确立个人土地所有制,而是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必须从思想和法律上确立劳动的崇高地位开始,壮大社会力量,改变社会关系,进而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南部摩洛人在几百年的反殖斗争中形成了以信仰伊斯兰教为基础的认同,这种同一性是战后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反抗运动的主要精神动力.但是战后兴起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及阿布沙耶夫三个反抗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均没能从这种宗教同一性出发,反抗运动的领导层和下层穆斯林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错位的现象,普通穆斯林积极参加反抗运动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了以土地私有化为核心的农业改革进程,以期建立以私人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机制。然而,土地私有化远未实现改革者的预期目标,私人农场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导致这种结果除经济、法律环境因素之外,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者无视国家的传统经济文化,尤其是无视农民的心态,一味照搬西方经济制度,致使90年代国家的农业发展陷入严重危机。近几年俄罗斯政府调整了农业发展政策,实行《发展农工综合体》的国家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俄罗斯上述两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重视传统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村社意识与俄罗斯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俄国的农民共耕社这种共有制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即使在村社消失后,仍对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与俄罗斯的改革以及新世纪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关联.在西方观念引进的同时,村社思维方式在21世纪仍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会形成两种思维方式的撞击,而形成新的俄罗斯思维方式,俄罗斯在21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样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 ,其特点是围绕私有化展开 ,各具特色 ,又不拘一格且不乏共性和同步性。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改革后 ,曾取得了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财政负担的积极效果 ,但也造成了大量失业、两极分化和金融动荡等负面影响 ,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就土地制度改革而言,中国与墨西哥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墨两国都曾经历了以反对殖民主义和大地产为目标的土地革命,之后又都建立了土地国家所有制和某种形式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但最终都没有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了摆脱农村发展的困境,中墨两国先后进行了"二次土地改革"。《墨西哥土地制度改革成效评估:从贫困指数变化的视角》一文通过对墨西哥农村与城市贫困指数平均水平的比较以及对各州贫困状态的变化的分析,评估该国在1992~2014年期间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认为,土地制度和贫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于1992年在对其宪法第27条修改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农业法,从而结束了实行接近80年的土地分配制度,放松了对集体所有制土地的限制并允许其部分私有化。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的发展,促使农民走出贫困和农村。本文通过对农村与城市贫困指数平均水平的比较以及各州贫困状态的变化两个方面的分析,评估墨西哥在1992~2014年期间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认为,尽管土地制度和贫困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区分;同时可以看到,由于在此期间农村的贫困状况变化不明显,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在提高农民收入并进而使其贫困状况得到改善方面所产生的效果甚微,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目的;另外,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土地制度改革需要与其他的必要措施配套,这不仅包括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而且还有其他的宏观调整手段,使经济获得全面而正常的稳定发展,贫困问题才有可能逐渐地得到根本性解决。鉴于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农村贫困发生的内在机制,以期找到农村地区脱贫和农民致富的真正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土地私有化一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之一,人们对土地私有化的看法不一。普京总统执政后,俄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远东联邦区的土地私有化速度比其他地区慢一些,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俄罗斯在迄今为止的十多年中,对土地所有制进行了强制性私有化改革,俄罗斯农业也在这段时间产生了巨大转折,但农业生产效率并未随土地私有化的推进出现质的飞跃.要整体上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俄罗斯以私有化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进程注定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作者曾在另一些文章中就殖民地时期爪哇农村社会的变动(主要就其阶层分化)进行了探讨,并着重论述了这种阶层分化与各地特有的土地制度的密切关系。例如,在西爪哇的勃良安(多年生作物种植园地区)等地区,至少从十九世纪起就已经出现了土地商品化(即村社共同体体制松弛)的现象和由于农民土地占有权的转让所引起的小土地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