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行为体互动领域政治性的高低,决定了其相互依赖状态的属性。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合作,而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不利于合作。行为体谋求与他者相关的利益,就可能形成对共同利益的一致认知,以协调政策并采取集体行动。行为体稳定的合作会形成制度化进程,国际制度能够对行为体发挥管制和社会化作用。制度所涉及的领域会导致制度外行为体的参与互动。制度内外行为体的利益与意愿决定着制度的变迁。由于成熟的国际制度具有惯性,因此制度的改革往往是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相互依赖、国际机制、全球治理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范式。与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强调权力 与安全、强调国家的中心作用相比, 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强调相互依赖, 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复合相互依赖模式 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重要的理论创新, 它为推进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五国”机制的启动直到“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毫无疑问是各成员国共同利益的推动。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国际机制理论则认为,机制源于合作,因国家间相互依赖而产生的合作需求是创建国际机制的根本动因。罗伯特·基欧汉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合作产生的动力和可能性,他指出某些国家之间要想达成某种合作,首先要有共同的利益存在,同时要实现这一共同利益必须通过合作。  相似文献   

4.
共识是国际关系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有国际合作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等均将共识作为合作的基本条件或潜在假定之一,而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将追求、落实和巩固共识作为一项基本的外交目标和合作实践。在共识的主体间认知分析基础上,国际共识的类型可以细化为真实共识与部分/虚假共识、消极共识与积极共识等范畴。基于共识的层次分析,塑造共识既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国际冲突消解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而部分共识或虚假共识具有重要的国际合作促进作用,同样在特定条件下它也能引发、激化和升级国际冲突。部分共识或虚假共识的国际合作与冲突辩证效应以及消极共识的冲突效应均成为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基于多层次的共识类型分析,共识的国际战略心理学研究包括合作与冲突的效应讨论。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分析能够重构共识与国际合作、共识与国际冲突的理论逻辑,对于分析和辨析国际关系中的共识实践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 ,利用国际制度规范国家间的关系 ,正在成为中美俄三国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一种共识。由于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的不同 ,中美俄三国在国际制度框架下开展合作的过程中 ,各行为体之间经常会产生对国际制度的背离现象 ,其中美国表现得最为严重。如何看待中美俄在国际制度框架下既合作又背离的现象 ,正在成为国际制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合作机制的微观解释——从博弈论的角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制度主义把国际合作视为一种谈判和博弈的过程。个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 ,需要经过复杂的谈判和不断的博弈 ,谈判和博弈的结果便是国际制度的形成和国际合作的出现。但博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不同的博弈模式下 ,合作形成的条件和难易程度不同。同时 ,博弈的重复性预示着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过程。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7.
国际制度是国际行为体之间为协调行动、实现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系统安排。一方面, 它对于促进国际合作, 建构国际秩序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决定, 国际制 度的作用发挥又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 国际制度的完善尚需人类进一步努力。但是, 作为一种趋 势, 国际制度必将在国际关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浅谈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制度治理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荔红 《东南亚纵横》2003,(11):59-62,68
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发展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凸现 ,使得全球治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全球治理的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它不仅仅是一种国际政治的理论问题 ,更是目前国际政治中一个十分紧迫的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对全球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论述了全球治理兴起的原因 ,并引入国际制度的概念对这一全球治理途径进行了阐述 ,最后对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做一个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对外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格局中一个引入瞩目的变化是俄罗斯的强势崛起.随着国力复兴,俄国际战略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俄认为美国的影响正在下降,西方正失去对全球化的主导,多中心国际秩序进一步显现.俄格冲突是对俄新国际战略观的一次重要检验.然而国力上升并未使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2008年的俄格冲突和全球金融危机使俄周边及国际环境出现恶化趋势,俄因此加速调整对外政策,一方面宣示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努力维系俄在原苏联地区的地位与影响,强化与新兴大国合作;另一方面试图借奥巴马上台之机与美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继续强化俄欧相互依赖关系,构筑俄欧"统一空间".未来,俄对外政策将受到俄国家实力、国家身份定位、崛起方式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美关系不仅要深入分析两国间利益的协调与冲突,而且要超越双边关系,将其放在整个国际体系结构中考察。中美关系固然十分重要,但它只是国际体系整体的一部分,并受到国际体系内在规定性越来越多的规范和制约。由于在国际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及各自利益需求的明显差异,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并在一个时期以来主要表现为中国力量上升、利益需求扩展与美国维护其霸权安排的深刻冲突。这种矛盾的发展变化不仅以冷战后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动为背景,而且其本身就是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结构特征甚或缺陷的反映。中美关系没有也不会按照矛盾冲突的逻辑单向和极端发展,因为在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逻辑之外还存在着日趋增强的约束力量或约束逻辑,国际体系结构的复杂化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大国间协调的需求,曾多次将中美关系从严重冲突的边缘拉回,也会继续推动两国共同利益的增加,并将迫使两国一起承担必须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在违反国际规范原因分析上仍存在较大分歧.理性主义学派认为违反国际规范是国际规范与国家利益相互冲突造成的.建构主义学派则认为是由于国际规范参照系模糊性与特定国际环境下决策的观念导致的.国际政治心理学认为,决策者的动机偏见使得决策者在解释其政策和外部环境时,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将违反国际规范视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此外,国际规范中存在多元的参照系数和决策者对于国际环境不同认识,使得决策者在违反国际规范时在心理上心存侥幸或者刻意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其行为进行解释.也就是说,违反国际规范的行为是由于国际规范本身相对的模糊性和决策者对于规范本身认知上的主观性造成的.文章试图在分析违反国际规范行为心理因素的基础之上,探究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违反国际规范愿意分析上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化浪潮与区域化进程合力之下产生的一项区域间合作机制,亚欧会议在推动亚欧国家间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国际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考察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于区域合作和中欧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道主义法致力于规制武装冲突,以实现"军事需要"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平衡。叙利亚冲突导致了震撼人类良知的人道主义灾难,也导致了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巨大灾难。叙利亚冲突本身的特征、一些国家暴虐"反恐"的泛滥,国际人道主义法本身的缺陷,都影响了叙利亚冲突各方关于如何实现"军事需要"的考量,导致各方几乎都忽视了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要求。以参与方的不平等和非对称为核心特征的叙利亚冲突,代表着全球范围内武装冲突的"新常态"。以平等为基础、以互惠为条件的既有国际人道主义法,已经难以满足此种"新常态"。在推进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建设过程中,国际社会须将当代武装冲突的非对称性考虑在内,推动某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与义务。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确定"恐怖主义"的定义,以免"恐怖主义"标签被进一步泛化和滥用。国际社会还需检视和减少国际人道主义法与国内外其他规范体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弥合不同规范体系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机制的功能入手,认为中印关系的机制化建设能够促进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有效解决双方出现的各种纠纷,并培养起两国的共有观念,因此具有必要性。此外,从中印两国关系的现状来看,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相互依赖的加深、共同利益的扩展、印巴关系的好转、美国因素的有限性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机制化建设经验的借鉴,使中印关系的机制化建设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中印两国政治家应当抓住机遇,从战略高度认知并推动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的交汇区,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地区格局的走向,同样,地区格局的演变也影响着中美关系。未来,在亚太地区,中美之间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但双方也存在着明显的战略取向的冲突。美国将追求维持其对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实现所谓"美国治下的和平";而中国坚持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以完全平等的方式与亚太国家发展合作关系。这种理念差异和政策取向将对亚太地区战略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于秩序的追求一直是对外交家与政治家的挑战。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冲突、革命与战争向世界大国之问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模式的演化,才有了今天自由主义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但是,国际体系并不是一个自我约束的机制,秩序一旦建立,它的维系需要富有重大责任的主要大国积极而充分地参与到这一体系的有效合作中来。  相似文献   

17.
围绕金砖国家合作,不少人持有"褪色论"或"金砖分化"的悲观态度,主要论据是金砖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禀赋互补性,因而难以促成合作。然而,从合作理论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实践出发,金砖国家合作都是可行的。从理论维度出发,合作包括交换型合作与协作型合作。交换型合作认为,禀赋的互补性缺失,合作就难以形成。这也是当前学界对于金砖合作的争论焦点。然而,合作还包括协作型合作,达成共同利益,并不依赖禀赋的互补性就能塑造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再回到金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内合作实践的维度,随着安全的内涵、议程和治理路径发生转变,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因为全球化时代安全议程空前复杂、具有非传统性,进而超越了一国之能力予以治理。具体到金砖合作的治理实践之中,塑造后天共同利益的操作路径包括:塑造"行动焦点"、把饼做大;培育信任、塑造伙伴关系等。此外,金砖国家合作强调包容性规范,持开放的姿态,重视与其他平台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一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是贯穿这些领域的两条主线。国际安全制度构成了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国际安全制度能够塑造各国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影响不同领域的国家安全利益,促进不同领域的国际安全合作,从而有利于实现各国的总体国家安全。二战结束以来,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不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等基本原则已经大大改善了全球安全环境,构成中小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普遍性的国际安全原则和规范也可以应用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安全规则的构建,从而直接影响各国维护相关领域国家安全的能力与利益。多边安全联盟会带来高水平的国际安全合作,促进联盟成员的总体国家安全,但也可能减损其他国家的安全水平,从而导致冲突。纯粹的区域性集体安全制度在提升各成员国家安全水平的同时,也具有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优点。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制度的构建,并有效运用国际安全制度提升本国的国家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19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2%和43%,不断增强和攀升的能源需求需要借助于国际能源通道进入我国,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良好的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是世界能源合作、能源交易及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现行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的局限性难以解决国际能源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问题,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冲突事件不断发生。本文依托2019年4月在京确立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和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能源通道合作运行机制、畅通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进行探讨,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能源通道合作机制创新的路径和方向给出相关建议,为保障“一带一路”国际能源跨境海陆通道的顺畅合作,创建良好的区域性能源合作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正  陈才 《东北亚论坛》2013,(2):99-106,130
探索国际河流合作通航中的经验及模式,对于化解矛盾和早日实现图们江合作通航有着重要意义。以次区域合作为背景,运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与方法,对澜沧江—湄公河与图们江通航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正反经验提出了合作通航的冲突模式。研究表明,在国际河流的合作通航中,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的转移是前提条件,次区域合作是主要推动力,多维利益的平衡是核心问题,签署和规范国际河流法是根本保障。针对图们江合作通航中的矛盾冲突,指出了化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