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 用认知理论来解读归纳法的深刻内涵———如从经验归纳中的“ 无意 归纳”与思维的“默会力量”及二者的关系和作用出发, 有利于打开“直觉”思维的黑箱, 给机制复杂 的直觉认知以科学诠释。  相似文献   

2.
薛松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3):78-101
对地理特征的认知塑造一个国家的海洋安全思维。印尼具有“群岛特征”(陆地分散、海上邻国多和海域广阔)和“海权特征”(海上战略位置、良港和重要航道、海洋资源)两组地理特点,分别指向海洋“作为威胁”和“作为秩序来源”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模式。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成为厘清印尼海洋安全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和冷战背景下,印尼着重应对与“群岛特征”相关的安全威胁。以苏西洛为转折点,印尼开始追求“海权特征”带来的秩序福利。群岛海洋安全思维的长期实践塑造了当前印尼海洋安全现状和合作逻辑:“重陆轻海”政策导致海洋安全能力落后,使印尼重视提升海上执法能力的务实合作;海盗问题的跨界性质使印尼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意愿较低,产生了“搭便车”的合作逻辑;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印尼的“岛国内海”权利,该公约被印尼视为海洋安全的制度保护伞和合作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德国主流社会对华认知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出现重大变化,从过去的“二维角色”开始转向“三和弦角色”定位,即将中国视为无法脱钩的合作伙伴、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以及制度性对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演进,也有中国自身快速的崛起,更有当前复杂的中美欧关系大背景,也与德国人性格中墨守成规的思维逻辑有关。尽管德国对华认知日趋复杂变化,朔尔茨政府上台后出现一定政策转向,但也应该看到德国对华认知变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中德关系仍存在内在稳定性,这直接关乎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直觉不是凭空而至, 它离不开个体过去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基 础上, 对事物迅速直接作出的整体知识识别与判断, 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直觉思维有利于人们 便捷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有利于人们整体把握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有利于人们模糊估量研 究前景、大胆提出假说和猜想。它在人们的科学创造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认知共同体在消解全球治理不确定性和建构治理规范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认知共同体通常被视为给定的统一的全球单元,有必要审视认知共同体内部结构变迁及其对国际规范的影响。认知共同体通过多层次的知识生产创造了一个“知识权威空间”,其所生产的包含价值、权力和变革向度的知识构成全球治理“元规范”的知识碎片。“元规范”是国际规范的初始状态和价值核心,决定治理规制行动的总体方向和脉络。知识的思维建构性特征决定了普遍的科学共识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基于不同的科学立场和判断的认知共同体产生了分化。分化的高烈度表现即是集团化论战,论战以占据优势地位的主流科学共识的形成为结局,为全球治理“元规范”的浮现创造了条件。经由关系嵌入、知识嵌入和制度嵌入,认知共同体实现部分科层化,主流科学共识进入科层组织,认知共同体的角色融入科层组织规范建构过程,全球治理“元规范”得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 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运用之外, 依靠非理性 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出现的思维形式, 是科学研究中创造力的基本环节, 是创造学的核心内容。创造 性思维包括灵感、直觉、预感、想象等思维形式, 其基本过程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 检验阶段。  相似文献   

7.
威胁认知:美国对中国发展的错误知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学派认为,决策者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认知局限而产生错误知觉,其认知中存在着夸大对方敌意的判断,从而产生威胁认知。基于这种威胁认知,决策者有明显敌意的外交决策可能使行为体之间的负面互动最后成为现实冲突。美国对中国发展的负面认知主要表现为“中国威胁”的错误知觉。从认知心理角度看,这种错误知觉的产生是基于主体认知结构和逻辑推理而对威胁信号进行选择性的心理推论。要改变美国这种错误的威胁认知,作为认知主体的美国和认知客体的中国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尤其是美国迫切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关系的文献中,关于“话语权”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透过两个时期的文献研究(2004-2005年的话语权初始期与2007-2008年的话语权兴盛期)可以归纳出四种由于中国自身需求所产生的话语权认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主独立、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国家形象。四种认知反映了中国自身对于其改革开放之后融入国际社会、崛起于国际体系之中的一种主观认识论途径。相对而言,西方世界也有相对应的四种中国认识论途径:民主和平论、现实主义、社会建构论、软实力主张,四者建构出一种西方了解世界他者的“客观”认识论途径。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思维,除了反映出文化与历史经验的歧异之外,更多表现于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崛起的知识论途径差异,而这种差异限制了不同行为者在外交实践上的不同思考方向、决策途径,而容易导致擦枪走火之冲突。中国要克服因此差异而可能引起的冲突或伤害,不是选择完全的内化“拿来主义”来缩短差距,或是一味地利用所谓的“软实力”来试图改变他者的误解,而是应该进行话语联盟与理论重构,迫使以美国为首的“普世主义”观点承认相对的绝对性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认知经历了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到“中国机遇论”的转变。这种社会认知的转变直接影响俄罗斯对华外交政策的制订,未来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主线将是平衡策略下的互利合作,友谊与合作将始终是双方关系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美对印政策调整趋向、意图及美印关系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巴核试以来 ,美积极检讨其对印政策 ,在对印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 ,新的对印政策呼之欲出。随着克林顿总统 3月 2 1— 2 5日的访印 ,美印关系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美对印认知与定位出现变化在美国的传统地缘战略与外交思维中 ,印度基本处在一种被“忽视”状态。冷战结束特别是印、巴核试成功 ,南亚战略形势胚变 ,美被迫重新“认识”印度 ,对印的认知与定位出现了由“消极”转趋“积极”的重大变化。(一 )认为印本身已出现了“值得肯定的”变化。在美看来 ,印尽管仍存在“效率低下、使用童工、拐卖妇女等一系列问题” ,但已出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读书习惯正从精读转向“泛读”, 这种状况的背后隐含着思维方式和处理信 息方法的根本变化, 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多媒体时代所展示的动态的知识世界和不 可限量的知识资源, 使学生的学习对象、认知条件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 方式在新的教学情境下, 要求教师在教育思路、教学方式、知识结构、自身素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 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对华战略竞争效果,拜登政府从叙事的情境、角色、情节等方面进行对华话语设计,建构了“美国领导世界抵抗中国‘威权威胁’”的主导性叙事,并采取“天使/恶魔转移”及因果故事等叙事策略,加强其说服力。拜登政府的对华叙事意在国内外塑造一种对华认同,为其对华竞争战略提供合法性,以削弱中国影响力。这种对华叙事是“东方主义”认知偏见下对中国“他者化”的体现,彰显了美国的霸权和冷战思维。面对拜登政府对华的污名化叙事,中国可对其叙事进行解构,并建构一种竞争性叙事或反叙事,以消解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实践过程与思维过程的统一, 创新思维对创新实践及整个社会进步具有巨大 作用。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 是创新思维之功能潜在。创新思维始于“思” , 贵在“新” , 重 在“批判” 。创新思维的外化既凝结于自然, 也凝结于社会, 还凝结于人类思维本身。  相似文献   

14.
“人体成语”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等语素的成语。俄语成语中与人体有关的成语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带глаз,нос的成语。从认知角度对俄语“人体成语”的构成成素进行分析,区分人体成语的概念意义和范畴意义,用隐喻模式和换喻模式对“人体成语”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人们要观察与认识世界,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思维方法,尽管在大多数场合,对这些方法的选择并不是事先有意识地进行的。素以思维深刻而著称于世的印度人亦不例外。本文力图简要地勾画出古代印度人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几种基本思维方法,以期能进入对印度哲学的更深层的认识。一、直觉思维方法印度哲学最初的系统发展始于奥义书。奥义书时期印度出现了一大批哲学家,他们提出  相似文献   

16.
刘昌明  山秀蕾 《现代国际关系》2023,(8):70-88+154-155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国会针对中国共产党的立法提案在频度与强度上都有明显提升,推动中美战略竞争法律化与制度化。美国国会着重以新冠疫情和人权等问题为切入点发起对华意识形态攻势,其涉共提案的政治修辞趋向于煽动性、对抗性、反智化与污名化,意在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割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这些提案从表面看是国会议员谋求政治私利、共和与民主两党为凝聚共识的政治算计,从深层次看则源自“威胁膨胀”的霸权焦虑、贩卖“共产主义恐惧”的冷战思维和“美国例外论”的战略文化。美国国会涉共提案绝大多数未获通过,但其炒作行径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和国际社会相关认知具有危害性;同时,其重构的美国反共“政治正确”不仅恶化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也给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 思维研究有三个基本层面——— 从人脑的物质构成剖析其神经活动的特点, 研究其生理活动 的机制, 这是基础层面;对人脑思维的方式进行类型划分与研究, 从而发现人类认知活动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这是哲 学层面;结合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 来解释个体思维的差异性, 这是综合层面。  相似文献   

18.
前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微观的角度理解美国对华战略的心理渊源,从该理论中 “风险预警”、“框定效应”、“沉没预警”、“确定迷思”四个维度进行解读,可以发现,美国无视中国在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从冷战思维、地缘政治、霸权更迭等维度解读中国的权利 诉求。显然,这种思维有悖于两国所倡导的“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 就美国而言,它需要换一种 角度或视角思考中国的实力发展及其在全球治理、地区一体化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就中国而 言,国家在发展的战略上要善于运用国际规范或干预机制化解误解与错误知觉,在国家责任、国际 关系、全球利益几个层面做到有效的均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欧公共外交分别从政治、经济和认知三个层面展开,短期目标是减少政治杂音对中欧关系的不利影响,中期目标是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深化中欧对话与合作机制,长期目标是促使欧方逐渐摒弃传统对华负面认知,接受并认可中国发展道路。然而,作为“崛起力量”的中国与自视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在政治文化上的不对称,以及期望“文明复兴”的中国与宣扬“普世价值”的欧盟在价值观方面的矛盾,导致欧洲对华认知与欧中交往日益加深不成正比,制约了中国对欧公共外交的效果。鉴此,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如何提升对欧公共外交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