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国际秩序转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秩序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期,与历史上其他时候的国际秩序转型不同,这一次国际秩序转型并非发生在大战之后,其驱动力主要是全球化与冷战的终结。冷战的结束使原有的国际秩序被颠覆,而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国际秩序。东亚的力量组合、所处的国际环境、内部环境以及观念、身份、制度以及利益等均出现新的演变。总的来看,东亚秩序出现"和平转型"特质,它体现在三个转型之中:一是中国的转型,一是东亚的转型,一是中国与东亚秩序的关系的转型。国际秩序的转型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2.
因应当前中日间"政冷经热"的失衡状况,有学者提出跨越两国间历史问题,采取"新思维"促成中日关系的改善.但事实上,相对于政治、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中日两国在文化层面的理解和认同严重滞后,而且两国在文化的性质、地理环境构建的文化风格、历史演绎的文化秉性,以及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使两国在文化认同和理解上存在巨大的障碍,制约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和解.  相似文献   

3.
关于开展与俄罗斯引智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中国通过各种努力,以最大的可能扩大对外开放,这一时期主要是向苏联东欧的开放,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引智工作较成功并获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俄两国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两国在科技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步的同时,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中俄两国毗邻,合作便利,两国在资源结构和科学技术结构方面互补性、互利性很强,科技互利合作交流潜力很大,面临当前新的形势,进一步拓展中俄两国间的引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开展与俄罗斯的引智工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并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和平共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然而,尽管中日之间发表过《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但围绕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究竟是什么?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对此,日本同中国的立场观点并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中日国际秩序观矛盾"。日本政府从未强调遵守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处理两国关系和领土问题,而一直坚持以《旧金山和约》作为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这必然影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确有必要就中日关系的法律基础做一比较系统的研究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战后全球性国际秩序及其制度载体几乎涉及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总体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国际政治和安全秩序,二是国际经济秩序。战后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主要体现为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美国主导时期、制度改革的源起和发展时期、自由市场转向时期和国际秩序改革新时期。在战后国际秩序及其制度规则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始终是推动改革的中坚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进入改革和调整的新时期。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前提下,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将是百年变局的一个核心议程。考察战后国际秩序的演进历程,将为思考新时期国际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主要源于两国国家利益的差异。本文认为,美国在界定本国利益时,基于现实主义所推崇的军事地位,属于以权力界定利益。对美国而言,权力逻辑和经济逻辑统一于同时拥有霸主地位和高收入。与历史上传统的崛起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大"的国家,人均收入尚处于历史低点。而在人均收入没有提高之前,大国的权力内涵不多,因此不能视军事扩张为核心利益,而应该以发展界定利益。鉴于在全球层面上与美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应该继续做国际秩序的一个支持者和维护者,巩固与美国达成的"大期待"。  相似文献   

7.
安全两难与中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关系虽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但两国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决定了安全两难依然是潜藏在两国间的"暗流".两国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同时,两国也不能够回避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最关键的是找到跳出两难局面的道路,设法降低相互防范心理的程度.中俄两国欲实现共同安全、缓解两难局面,惟一的出路在于继续扩大和加深全方位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共同郑重声明:"俄中将共同举办二战欧洲和亚洲战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70周年庆祝活动,继续坚决反对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共同声明表达了中俄两国维护历史公正的坚定决心。2015年5月5~6日,由俄中友好协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俄友好协会和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俄远东所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爱和平"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普京总统分别为论坛发来贺信。来自中俄的50余个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中俄学者作了48场学术报告,交流了新近发掘的史料和最新成果,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相互借鉴的互动,推动了对二战的深入研究。论坛取得的学术成果包括:1.以新的史实肯定了中苏两国对夺取二战胜利做出的历史功绩,中国战场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证实。2.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历史问题,坚决反击了国际上一些颠覆战后秩序的翻案"逆流"。3.充分论证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协定具有的法律基础。任何国家对此质疑,实质上都是要改变二战胜利做出的国际秩序安排。4.对于目前关注的历史争议问题取得认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目前两国间的相互投资虽然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但在后危机时代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拥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从中印两国相互投资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制约两国目前相互投资的因素,并在进一步分析中印两国相互投资潜力的基础上,展望两国在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制药业、资源开发产业相互投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吴笛  车维汉 《东北亚论坛》2013,(2):16-25,129
博弈论和国家利益等相关理论对于研究俄日两国"北方四岛"领土纠纷问题,有较强的解释力。日本不会放弃对"北方四岛"的索要,而俄罗斯也不会轻易归还或部分归还"北方四岛",甚至必要时会加强在"北方四岛"乃至远东地区的军力部署。俄日两国在资本和自然资源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中:俄罗斯选择"据守",日本选择"索要,合作"。"北方四岛"问题将会变得长期化。该领土问题的解决,将取决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取决于俄日两国彼此之间权力的消长,取决于两国之间的新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11.
中日四份政治文件代表着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脉络,两国从结束敌对状态、建立邦交关系发展到战略互惠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从第四份政治文件的签署到现在已有十多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美国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的调整、日本追求战略性外交的努力等,国际形势、地缘政治格局、国家能力和心态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基础,根据当今国际政治发展现状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从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人层次上来解析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得出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具备了升级中日两国关系的新的时代契机和因素。中日关系的深化、合作领域的拓展、合作程度的加深将是中日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对东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1):113-126,128
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关系同时改善并加强。中日关系也重回正常发展的轨道。然而,韩日关系则反复出现各种矛盾和摩擦,持续恶化。21世纪以来,中日关系与韩日关系发展变化往往具有同一种倾向,即中日关系恶化,韩日关系也会倒退;中日关系改善,韩日关系也会回暖。然而,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与韩日关系则出现反常的"逆向发展"倾向。韩、日同中国之间关系有所改善,而韩日之间关系则明显恶化。这种逆向发展现象产生的原因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侧重分析2018年以来韩日关系恶化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韩日关系前景做以评估。  相似文献   

13.
Security relations are crucial in China-Japan relations.Since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Diaoyu Islands by Japan in 2012,mutual trus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s been declining,and bilateral security relations have reached a low point.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are typified by ongoing dispute over the Diaoyu Islands,lack of mutual trust exacerbated by various actions by Japan,and the delay of China-Japan security dialogues.The evolution of 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is clearly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dispute itself,with deep-roo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In the near future,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will face more challenges than opportunities.China should take measures,including enhancing mutual trust in politics and secur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o impose necessary pressure on Japan to change course,to win over neighboring countries so as to avoid pretext for Japan's intervention in regional issues,and to strengthe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order to stabilize security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日本政局动荡,政策多变。与此相比,中国对日本政策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中国对日本政策重点和具体做法也会有所调整。这些主要是针对日本方面发生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同时也与中国国内外一些因素的变化有关。相关研究通常是日本专家学者热衷研究的题目,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增进相互理解,中日两国互不为敌,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符合两国共同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Some unprecedented special features mark China-Japan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mutually beneficial strategic interests, they spell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political mutual trust-a corner stone for building a jus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rder. Three phases characterize such relations. The 1990s saw the initial period of post-Cold War transition. Then came the intervening stage of collision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new century up until the present. Hopefully, a long-awaited day will dawn when both sides join hands in building a desired bond. However, uncertainty still remains in confirming its arrival.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日本外交战略的互动,表现为两国战略分歧与战略对话并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日本"普通国家论"阐释的大国化战略路径相异,导致两国业已存续的冲突与纷争时有显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战略选择。寻求中日双边良性互动,要将两国关系置于国际体系的坐标中进行战略定位,在考量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突破既往双边关系的局限性,理性调控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互动及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主权欧洲”:欧盟向“硬实力”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2020,(1):67-88,138
面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深度重组,欧盟在“主权欧洲”的话语体系下推动对外战略转型。多边主义多重受压、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以及大西洋联盟频现危机是欧盟战略转型的外部推动力量,而一体化的多重危机则是其转型的内部根源。欧盟所追求的“主权欧洲”并非进一步从成员国寻求主权让渡,而是意在提升在大国博弈中的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欧盟希望成为国际社会的地缘政治行为体,强势推进维护多边主义新方略,寻求平衡的跨大西洋关系,并推动一体化的外向性突破。欧盟的战略转型进程在决定其内外政策走向的同时,将会对世界格局和秩序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东北亚大国关系》内容概要 《东北亚大国关系》一书的作者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终身教授,美国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成员,美国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的创始者、第一任主席。他的研究集中于中国、日本、政府治理及日本对华政策,共发表文章500多篇,出版著作38部。除了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贡献奖外,斯氏还获得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亚洲各国的学术嘉奖。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华援助是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促进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的背景下产生的,20多年来,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中日关系在逐步倒退。日本开始改变初衷,即对华援助从过去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转向以政治利益为目的。日本对华ODA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援助”金额逐渐减少,而且,日本政要多次表示对华经援“总有一天要毕业”。日本方面出现了与初衷不同的做法,给两国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