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始条件、转轨方式与经济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俄两国改革的比较研究是国内外过渡经济学界所关注的问题 ,而绩效差异及其原因本就是这种比较研究的一个极其主要的方面。经济转轨方式并不独立地决定经济绩效 ,而是与初始条件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初始条件应该一分为二 ,一类不依赖于转轨方式而直接地决定经济绩效 ,另一类则要与转轨方式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在转轨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绩效好 ,而俄罗斯的经济绩效差的原因在于 ,就转轨本身所引致的结构调整中 ,双方的结构调整方式不同 ,中国是增量调整 ,而俄罗斯是存量调整 ,但即使俄罗斯也搞了增量调整 ,由于从一类不依赖转轨方式就直接影响其经济绩效的初始条件来说 ,对俄罗斯也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在从议行合一政体向三权分立政体的转变中,原有政权形式开始逐步瓦解直至崩溃是政治转轨的启动阶段。旧的政治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是政治转轨的根本历史因素,对于俄罗斯的政治转轨而言,苏联政治体制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弊端是俄罗斯政治转轨的根本历史因素;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的改革则是政治转轨的直接历史因素。在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过程中,苏维埃制度逐步瓦解,这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转轨开始启动。研究俄罗斯政治转轨的历史因素,核心就是探讨苏联政治体制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的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对俄罗斯政治转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制度的过渡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也因而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本文主要探讨在相同的制度背景下两国改革选择不同道路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两国改革的绩效差异以及普京时期所进行的政治经济调整是否意味着对前一时期俄罗斯改革道路的否定,希望通过对俄罗斯转轨道路的反思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与波兰是两个颇具典型意义的转轨国家,二者先后以“休克疗法”启动转轨,却形成了不同的转轨绩效变动曲线。可见,单纯用转轨模式说明不了转轨绩效差异的成因。从转轨的内涵出发,我们认为转轨的特性表现为整体性、自觉性、剧烈性和长期性,是制度演进与制度建构的统一。在这种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进展不单单表现在制度安排的变化上,它还体现为制度环境的建设,受制于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耦合程度,即新的制度结构的组合行为能力。因此,在转轨绩效的动态变化背后,实际上有三个主要变量,即社会经济状况、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它们自身的演进规律与不同的改革措施相结合,决定了各个时期三者的单独状态特别是彼此的关系,进而决定着转轨绩效。  相似文献   

5.
中俄混血人是指中国人与俄罗斯人通婚的后代,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问。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中俄混血人目前有数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关于中俄混血人的历史,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俄混血人是如何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中俄混血人的跨国移民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中俄混血人民族成分的确定和更改问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自1992年5月起开始采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这一制度的养老金替代率在理论上基本符合国际公认的替代率水平,但由于这一制度固有的缺陷也将导致双重风险:贬值的风险和养老金在绝对数额上的减少。实际运行情况显示,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起不到社会和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为此,俄罗斯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2001年,“新精算公式”改革;第二阶段,建立由基础养老金、保险养老金及积累养老金三个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险制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对中国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产权制度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式。而选择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又取决于是否存在制衡政府的力量及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俄罗斯的产权制度变迁在“剧变”之前一直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存在能够制衡政府的社会力量,也就不能突破“诺思悖论”,最终走上了激进的制度变迁道路。匈牙利的产权制度变迁在转轨之前也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有一个非国有经济孕育、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逐渐改变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对比,使匈牙利在市场化改革中走在前面,最终采取了渐进的产权制度变迁方式。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使两国表现出迥异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8.
张建政 《东北亚论坛》2006,15(1):109-110
中俄两国同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转轨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效果,科学、深入、及时地对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转轨经济学理论,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有益的启示和经验.朱显平教授最近出版的<俄罗斯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关于俄罗斯转轨经济研究的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的形象在彼此的国民心中一直在变化。各种资料表明:中国人心中的俄罗斯形象要比俄罗斯人心中的中国形象好。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营造美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同步,中国的俄罗斯研究也经历了由起步、深化到走向国际的三个十年。当下,中国的俄罗斯、中东欧与东南欧以及中亚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最后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认真思考作出回应。就改革开放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第三个十年乃至以后的一个长时期而言,体制因素可能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体制变迁做深入的比较研究,确认和探寻中俄两国互补互利进一步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与空间所在,考量中俄两国当前与未来面对的现实挑战,并对可能的因应之道进行分析和展望,这是新时期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转型的最终取向和各自所选择的转型模式的差异导致了两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程度及其对各自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的不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应当继续坚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俄两国应对贫富分化加剧的对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侧重;在考察转型时期的贫富分化问题的时候,既要看到贫富分化加剧的一面,也要看到两国政府应对贫富分化加剧的对策正在发挥作用、贫困人口正在逐步减少、贫富分化加剧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的一面,片面地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是错误的;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政策和制度革新方面似显滞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由于遭遇人口与经济的双重危机,俄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尽管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储蓄率、消费率、投资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基本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的思考--兼论中俄经济转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仅用激进转轨来概括并不能解释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本质特征,因为,激进式和渐进式转轨的两分法,仅仅说明转轨的进程,并不能反映转轨的驱动机制、维度和选择机制,而这些恰恰是说明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具体方面.本文认为,从驱动机制看,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是一个强制性供给主导型的转轨过程;带有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供给主导型转轨决定了它是一种激进的转轨方式;这种激进转轨方式又决定了新体制对旧体制的替代只能采取创设式的途径,但新体制又是激进派从西方移植到俄罗斯的.同时,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转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其联邦制度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苏联成立,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第二阶段,从1922年苏联成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这是其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至今,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渐进转轨典范的中国和匈牙利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还是在经济转轨时期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两国经济转轨有着相同的背景、不同的起始条件;相同的目标、不同的性质;相同的模式、不同的特点,因此两国转轨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渐进转轨模式在中、匈两国得以成功并获得承认的同时,也不乏对此模式的怀疑与否定.渐进转轨在两国的成功表明渐进的模式不是对改革的一种回避,而是在经济转轨规律基础上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经济转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作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欲借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纳入由美国主宰的全球政治经济的自由化进程,而按照美国处方实行自由化改革的俄罗斯则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当然,俄罗斯今天的衰落与其错误的经济转轨方向、激进的转轨战略和国内政治、民族问题的复杂直接相关,但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国际背景.本文试图从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俄罗斯的角色、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影响以及俄罗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准备等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俄罗斯经济转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科学规范的金融体系对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转型国家更是如此。鉴于中俄都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国家,本文试图对俄罗斯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其金融体系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能源工业的研究表明,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能源工业在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俄罗斯转轨危机中,能源工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率先走出经济危机。对经济转轨前俄罗斯能源工业的回顾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式开采是制约苏联油气开发后劲的根本原因。对此我们要给予充分客观的认识。本文从设计采收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论述了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能源工业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加强。深入分析了俄罗斯能源工业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的原因。本文指出,经济转轨中俄罗斯能源工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在中俄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是极为重要、也极为敏感的一部分,但迄今为止中俄两国的金融改革都没有最终完成。中俄金融体制改革走的是两种不同的道路,但我们看到俄罗斯1998年遭遇了灾难性的金融危机,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至今仍未找到解决的出路。目前中国银行业开始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俄罗斯在积极申请“入世”的背景下如何改造金融体制仍是个未知数。本文通过中俄两国银行体制改革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为中俄两国未来的银行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拓展和深化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 ,尽管两国经济合作目前还面临一些困难 ,但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两国体制转轨的逐渐深化和市场的逐步对接 ,双方最终会找到行之有效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 2 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将会出现三个新的热点 ,即中俄资源合作、科技合作与技术贸易、把中国名优产品推向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