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之春”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战略着力点,全面介入叙利亚事务,对中东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俄乌冲突引发中东国家粮食危机,俄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弱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致使俄军事武器销售受阻,其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减弱等。一方面,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可增加对中东粮食出口,从而避免中东国家因粮食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维护俄罗斯既有的中东利益;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强多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深化双边关系的基础上,与中东国家协调能源供应,维持高油价。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加速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与扩大俄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外交战略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了威慑战略布局,提出了旨在威慑俄罗斯的战略倡议,并强化了与乌克兰的安全合作,提升了乌克兰的威慑能力。2021年11月,俄乌关系再次恶化后,美国反复向俄罗斯发出大规模经济制裁威胁。不断公布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情报,强化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试图吓阻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尽管这一努力失败了,但是美国借助对俄罗斯的空前制裁和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威慑效用。  相似文献   

3.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卓振伟  武斌 《西亚非洲》2023,(2):118-139+159-160
自2012年普京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以来,尤其是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加速重返非洲的步伐。俄罗斯采用混合战争策略,以军事合作为突破口,综合考虑其国家战略利益、致胜联盟利益、国家相对实力和机会空间等因素,重视成本控制和经济实效,将与西方国家的竞争控制在灰色地带。在实践中,俄罗斯争夺非洲的武器市场,引导非洲的反西方舆论斗争,选择支点国家,借力私营军事公司,增强了俄罗斯在非洲的政治影响,获得了一些经济利益。俄罗斯对非军事合作日益被西方国家视为重要威胁并遭到反制,这也使非洲国家陷入“选边站队”的困境。同时,经济实力不济、意识形态吸引力不足制约着俄罗斯对非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利益的实现。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其混合战争策略将面临更多挑战,但仍会是俄罗斯对非军事合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年来,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逐渐崩塌,国际政治的阵营化和国际经济的逆全球化趋势增强,全球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新军事技术的运用正将人类引向一个“新的战争时代”。美国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借机强化同盟体系,稳内、笼欧、制俄一起推进,成为这场危机的最大获益者。在西方支持下,乌克兰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大增,俄乌双方均不会轻言求和。俄乌僵持将导致冲突长期化,进而推升核战争的风险。与此同时,谈判控制危机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危机向欧洲提出了战略自主重要性的命题,向亚洲国家发出了警惕美国在本地区挑起新的代理人战争的警告。中国发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为当事方走出危机和国际社会构建持久和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采取理性分析路径讨论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动机,即认为俄罗斯是基于对利益的考虑而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文章从情感角度考察俄罗斯的干预行为,认为俄罗斯的行动主要是受到对美国不满的驱动,因为美国干预叙利亚危机造成了对俄罗斯大国身份的蔑视。冷战后俄与西方之间的长期互动,使得俄面临"身份遭到蔑视"状态,从而形成针对西方的消极、压抑的"情感定向";而美国在叙利亚危机中的行为,进一步使俄感知到了对其身份的蔑视,从而激发了俄罗斯的"道德悲愤"和"羞辱"等"指向情绪反应"。在该情感的影响下,俄决定实施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这一"复仇"行为,其目的即在于警告西方不要再做出蔑视俄身份及情感的行为并重塑俄的身份和尊严。明晰俄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的行为逻辑,能为掌握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关系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在构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如何与俄罗斯相处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自2015年9月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对于俄罗斯为何进行军事干预以及采取空袭的干预方式,国内外学术界尚存争议。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干预行动向不同的目标观众——包括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叙反对派、"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等——发出一系列的地位信号,以巩固和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俄罗斯使用了"炫耀性消费""分享性给予""倾向性解释"和"寻求性斗争"四种信号传导策略。就效果来看,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大致实现了其预期目标。通过地位信号这一视角分析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目标与策略,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解国家行为的分析框架,也能为推动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危机是2014年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出大戏,从“二月政变”、亚努科维奇出逃到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从乌东局势恶化到马航坠机,从西方全面制裁到俄罗斯“反制裁”,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至今不断发酵演绎,未来前景仍不明朗。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2014年以来俄内外形势的变化。从时间的纵轴来看,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国运”既有剧烈的短期影响,亦有深远的长期影响。本文拟从外交、经济与内政三个方面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当前俄罗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斯娴 《国际问题研究》2023,(4):120-134+138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抱团合作,操控其主流媒体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对俄舆论战。俄罗斯则绝地反击,与美西方国家及其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激烈交锋。在这场国际舆论战中,双方为抢占道义制高点,竞相综合运用各类传媒新技术及舆论战技巧,尽可能打击、唱衰甚至抹黑对手,鼓舞己方士气。美西方与俄罗斯的舆论交锋显示出21世纪“混合战争”场景下国际舆论战的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将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引发美欧与俄罗斯之间激烈对抗。北约承担了美欧与俄罗斯军事竞争的主要压力,冷战后开启的改革进程出现转折,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指认俄罗斯为主要安全威胁,并制定加强集体防御的军事纲领,推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由于俄与美欧的角力仍在进行当中,联盟内部对俄政策存在分歧,北约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是饿外交的重心所在.但2014年初的乌克兰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俄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为摆脱困境,同时寻找国家发展的出路,俄罗斯“转向东方”,实质性地提升了亚太在其对外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在政治、经贸、军事等方面积极与亚太国家合作.“转向东方”战略对俄突破西方孤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经济上成果不彰,也使不少俄罗斯人感到失望.展望未来,俄罗斯“转向东方”的进程不会逆转,但俄与亚太国家关系的深化面临不小阻碍.同时,俄“转向东方”绝不意味着“背离西方”,而是提升对东方的关注,从而在东西方间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中校弗兰克·霍夫曼在《21世纪的冲突:混合战争的兴起》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混合战争”理论,并认为“混合战争”理论最能反映当前及今后美军所处作战环境的特点。该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受到美国军事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为美军官方所接受。美军认为,按照传统或非传统、正规或非正规、高强度或低强度的标准来区分威胁已经无法体现安全环境的复杂性,美军正面临由常规军事能力、非常规军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适应新形势,迎接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乌克兰将加深与独联体各国的经济一体化。2003年9月即将成立的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和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参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首选方式。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为基础,简要回顾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现实性及前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和判断,指出: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与否将主要取决于乌克兰对外关系的总体走向,建立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在“融入欧洲”战略步履维艰情况下做出的加深与“东方”国家全面合作的一部分,是乌克兰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摆脱经济危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橙色革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年底乌克兰总统大选出现了危机和戏剧性局面,这当中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因素的作用。在国际因素方面,主要是以俄罗斯为一方,以美国、欧盟为另一方之间的明争暗斗。美欧支持反对派尤先科,是北约、欧盟东扩思想的继续,是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挤压。乌克兰“橙色革命”是独联体内“颜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但未必意味着俄罗斯真的失去了乌克兰。乌克兰未来的走向仍然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俄罗斯想得很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伊战争已经悄然落下帷幕。但在尚未散尽的硝烟背后 ,围绕着伊拉克危机与战后秩序的“外交博弈”仍在紧张地进行 ,其中 ,俄罗斯的举动特别引人注目。战前 ,俄与法国联手 ,威胁要在安理会就对伊动武决议行使否决权 ,从而迫使美英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开战 ,使其背上了“出师无名”的包袱 ;开战后 ,俄不仅未改初衷 ,反而继续积极展开外交行动 ,抨击美军事行动是对伊的“侵略”行径 ,要求美英尽快结束军事行动并将伊拉克的战后重建置于联合国框架之下。俄罗斯此举与“9·11”后迅速“拥美反恐”形成强烈反差 ,不仅有着现实的利益取舍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俄白关系发展备受瞩目。2013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在军事、传媒、经济方面调整了对白政策,而白俄罗斯也力图摆脱乌克兰危机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树立独立的国际形象,实施多样化的"平衡外交"政策。白俄罗斯拒绝了俄罗斯在其国内建立空军基地的提议;采取了多样化的经济政策,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在外交领域,对乌克兰危机力图采取协调及中立立场。白俄罗斯"平衡外交"的尝试将继续实施,但由于俄白两国深厚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系,两国将在一体化进程方面继续推进,俄白双边关系会继续在"适度接近"与"有限疏远"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7.
2016年8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俄土关系正常化.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问俄罗斯,在圣彼得堡与普京举行双边峰会,亲自感谢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未遂政变后第一时间提供无条件支持.这是埃尔多安在政变之后首访外国.普京则表示,希望土耳其人民在埃尔多安政府的领导下,解决眼下的问题,并重建宪法秩序;这不仅仅是出于务实考虑,更是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普京强调,与埃尔多安的会晤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至关重要.埃尔多安此访也标志着俄土关系正常化,俄土关系从不可调和转变为和平共处.28日,俄政府宣布恢复飞往土耳其的包机业务,这将有助于土耳其旅游业恢复.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曾报道称,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迫使俄罗斯走钢丝;叙利亚外交部谴责土是“对叙利亚主权的粗暴侵犯”,而俄罗斯外交部声明“对叙土边界上发生的事件深表关切”,并担心“冲突地区的局势有可能恶化”.英国《独立报》网站称,土耳其目前重新加入了叙利亚的博弈.土耳其坦克和特种部队上周与反巴沙尔叛乱组织一道参与了从“伊斯兰国”组织手中夺取边境城镇杰拉卜卢斯的战斗.俄罗斯《观点报》网站则称,土耳其发动的“幼发拉底河之盾”行动迅速取胜表明,埃尔多安与“伊斯兰国”组织有染,因为几乎没有开战,土耳其就轻而易举地解放了自2013年以来一直无法攻下的由伊斯兰分子控制的杰拉卜卢斯.  相似文献   

18.
在第四任期,普京总统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进行适当的政治改革。普京政府将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再工业化。俄罗斯经济能否保持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美欧制裁、经济结构调整状况等因素。鉴于俄罗斯与西方对抗长期化,还面临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冲突等严峻问题,普京政府将在抵制西方经济制裁与政治军事遏制的同时,谋求与西方关系正常化,继续奉行"转向东方"政策,推进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望继续稳定而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脱乌入俄,事发突然,事出有因.乌克兰“血色革命”将俄罗斯西部战略安全空间几乎全部挤压,被逼入死角的普京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扭转了战略劣势,确保了黑海舰队基地的长远安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是情系俄罗斯大国心结的战略要地和俄罗斯核心利益所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分离再次说明21世纪国际关系变数增多,国际连锁动荡不断.美俄冷和平关系正在破局,热冷战关系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叙利亚与美国关系长期冷淡,海湾战争后叙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九一一事件后,在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怖主义战争中,叙美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和由谁主导反恐斗争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但在美国的压力下给予了一定合作;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结束了“叙黎特殊关系”,叙利亚处境较为孤立;未来叙美关系仍将在合作中存在根本性分歧,但继续保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