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核武器的出现使大国战争再无完全的胜利者。地缘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了哥伦布时代以来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地位,战后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时代趋势的反映。"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必须以本地区的地区性水平为基础。中国应该塑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安全环境,从而打破"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的羁绊,推动其顺利发展。"一带一路"需要使长期愿景与阶段性目标、国家实力与政策设计、中国的主观愿望和沿线国家的需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6.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7.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地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南性文件。从其内容来看,东北亚地区尚未纳入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无论是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目标来看,还是从东北亚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存在将东北亚地区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区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东北亚地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课题主要包括扎实推进中国与韩国相关战略对接工作,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快提升和完善大图们倡议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在其他地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各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6.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7.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地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6.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7.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地缘关系研究;8.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论坛     
<正>2016年选题参考1.全球区域合作新态势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亚地区"五通"合作研究;3.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4.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5.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6.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7.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地缘关系研究;8.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日关系经济上的合作依存度与政治上的纷争摩擦常态化这一结构性的矛盾日趋显现.从更深层次上探究中日政治经济所处的这种分裂状态根源,从本质上讲背后蕴涵着东北亚大国关系中的域外因素:即美国的第三方因素,其对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发挥着特殊作用.东北亚大国在地区的竞争摩擦时常较为突出,但中美日在东亚地区还是蕴涵着许多重大的共同利益.东北亚传统的"管制型"安全模式需向大国共同"治理型"模式转变趋向,意味着大国区域安全治理的权利、利益、责任的平等与分享,地区安全治理是在大国协作框架下的共同治理,应注重大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支撑措施和保障体系陆续建立,国际认同度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成果初现。但全球化退潮、国际经贸环境不佳、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民粹主义政治思潮泛滥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仍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挑战。中国宜把握节奏、加强风险评估,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引领新一轮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张弛 《东北亚论坛》2021,30(2):85-99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竞争性地区主义的兴起成为亚洲合作中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不过,竞争性地区主义对于亚洲来说并非一个新事物,而是长期孕育在本地区合作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和中美竞争的加剧,亚洲竞争性地区主义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向:以经济为出发点的合作导向逐渐让位于安全,国际制度日益成为大国权力博弈的工具,制度竞争的内容也从表面的规范之争迈向背后的理念价值之争。这种变化对中美关系发展、地区中小国家的战略选择、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亚洲合作的前景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了防止亚洲竞争性地区主义的发展滑向恶性竞争,包括中美在内的泛亚各国,应努力促使"印太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两大机制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兼容共存,避免两者成为完全对抗的国际机制,并在部分特定领域共同为亚洲各国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已初步建成。它既体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又彰显了中国意欲重塑国际能源法治新秩序的基本诉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机制建设、碎片化处理、现有国际能源规则的冲突协调以及大国能源合作等方面,"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为此,在未来的制度安排方面,其应进一步将重塑国际能源新秩序、促成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强能源金融制度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吕江 《东北亚论坛》2020,(4):113-126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已初步建成。它既体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又彰显了中国意欲重塑国际能源法治新秩序的基本诉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机制建设、碎片化处理、现有国际能源规则的冲突协调以及大国能源合作等方面,"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为此,在未来的制度安排方面,其应进一步将重塑国际能源新秩序、促成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强能源金融制度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