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图1列出了1971年至2004年亚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格局进入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迅速向亚太地区转移。出于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巩固大国地位、实现国内经济现代化任务、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等多重考量,俄政界、学界近两年提出“转向亚洲”,其内容包括地缘战略转向、经济转向、平行转向三大部分。然而,俄亚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传统的欧洲国家身份定位、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等制约,其“转向亚洲”将是有限度的和策略性的。  相似文献   

3.
在二战后面临众多不利的条件下,亚洲国家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整合,不断排除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取得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业绩。中印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并对亚洲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前景抱有乐观的期待。21世纪是亚洲大有作为的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热浪将继续吹向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4.
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强劲改写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作为亚洲一员,中国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希与亚洲邻国通力合作,共同缔造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领导人多次深刻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全方位推进国际与地区合作。我国史无前例地专门就周  相似文献   

5.
一稻米是亚洲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没有足够的稻米生产,亚洲以及全球89个依仗稻米为主食的国家将出现饥馑,经济发展会受到制约,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将受到冲击。因而研究亚洲稻米生产的现状和前景,有相当的紧迫感与重要性。世界稻米生产大国的前9位均集中在亚洲,它们的大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5%,它们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同时,东亚又是90年代工业化飞速发展的腹心地带,人口稠密,空间有限。从实现工业化后的日本、韩国、台湾来看,其国民收入上升,人口繁衍迅速,耕地大幅度转化为非农用地。一遇水旱…  相似文献   

6.
正谈到亚洲,最受瞩目的是亚洲的经济活力,亚洲几乎成为"经济奇迹"的代名词。同时,也有舆论认为亚洲国家经济联系紧密,但政治关系冷淡,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增多。如何看待亚洲的安全形势?亚洲究竟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毋庸置疑,冷战后的亚洲基本保持了和平和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这为亚洲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聚精会神搞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带动了地区国家间关系大幅改善。当前,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自贸区建设、互联互通等重要领域合作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经济一体化持续  相似文献   

7.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正在走众多双边合作过渡到多边合作、由小区域合作过渡到大区域合作的道路。这是一条理论和实践都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的一体化道路。在未来亚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将考虑吸收大国和大陆型经济体加入。亚洲的地缘大国和经济大国.理应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亚洲是世界上油气储量最多的地区。全球有2/3的石油分布在西亚的海湾地区。如果不把油沙富集的加拿大计算在内,东西西伯利亚与里海当属在海湾之后的世界第二和第三油气富集地区。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次提出了"亚洲协调"的概念,讨论了亚洲协调对未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尽管最早的主要国家之间协调(concert of powers)的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的、欧洲的,但是,关于主要国家之间协调(不仅是大国协调)的一般理论却同样可以运用在解决21世纪的亚洲(以及太平洋)的严峻安全挑战和困境上。这些挑战和困境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严重的大国之间的对抗甚至冲突。更重要的是,亚洲协调将注定会阻止战争、实现长期和平及维持本地区的经济活力。也就是说,如果亚洲协调明智地和有效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到2079年,亚洲以及太平洋将拥有一百年的和平,如同欧洲在1815-1914年拥有的百年和平。从1979年到现在,亚洲地区已经享受了接近四十年的和平。在过去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地区或者跨地区的论坛、会议、组织和制度等,反映了治理亚洲地区的权力转移的企图和努力;尽管这些安排相互重叠、尚未彼此兼容,甚至相互竞争,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未来亚洲协调的基础。虽然目前的地区安全治理仍然由美国及其同盟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也不得不重视复杂的安全地区主义。有不少人建议美国应该以亚洲协调作为未来解决与中国关系的方案。中国已经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亚洲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已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回应美国的"转向亚洲"。中国在亚洲协调中的地位是中心的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能源产业改革已正式实施,但其成效尚未完全显现。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页岩气和深水区开采面临复杂的地质和技术挑战,预计短期内改革对推动墨西哥国内油气产能上升的作用有限,但将带来投资、就业和技术引进等红利。长期来看,墨西哥石油和液体燃料的产能将有所上升,并将对北美和亚洲地区的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产生影响。首先,可以强化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能源贸易,稳定北美能源价格,并进一步巩固北美全球油气交易中心的地位;其次,北美洲和亚洲地区间能源市场的互动将大大增强。中国等亚洲国家对投资墨西哥能源产业有很大兴趣,但要打破美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建立的长期稳定投资合作关系有一定难度。从地区合作角度来讲,亚洲与北美各国之间在稳定合理的能源价格以及维护中东地区稳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在投资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道路上,亚洲国家和北美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当前中国可以借鉴墨西哥能源改革和北美能源一体化的经验,加快国内能源产业改革,推动亚洲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及东北亚中心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东亚模式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歧主要是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之争,前者执著于静态的比较优势,后者迷信于威权政治。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扩散效应与产业转移,促进本国技术进步,改善贸易条件,节约技术开发的资金与时间,但对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来说,后发优势递减,技术引进日益困难,自由贸易将导致长期的贸易条件恶化;权威政府则由于社会资本的消蚀,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也产生了严重失灵现象,并进一步加剧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使东亚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在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制约政府失灵的基础上,通过有限贸易保护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后发国家才能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加速工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油价背景下韩国产业政策走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动牵动着经济的每个领域,2002年以来的国际高油价显出固定化特征,石油的供应趋紧将会是未来世界面临的问题,由于能源消费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对石油的依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集中在制造业和运输业;能源的97%、石油的100%依赖于进口等问题的存在,对韩国提出了严峻挑战,给韩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极大压力。为此,韩国提出了能源自立、调整产业结构、从需求角度提高能效、从供给角度扩大新能源、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和普及、大力支持环保型汽车的开发等产业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日本充当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雁行模式”已经崩溃,因此,“日本在前面拉、中国在后面推”的东亚经济发展的“双头列车”模式也就失灵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构建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具备了引领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条件,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是东亚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方面离不开中日两国的密切合作。因此,未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前面拉、日本在后面推。”这种模式和传统“双头列车”模式相比,中日在东亚经济中作用的角色发生了换位,故称之为“新双头列车”模式。“新双头列车”模式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气开采区社会经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也使提高产地产量和开发新产地成为油气开采区的主要发展方向。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产油区,随着西西伯利亚油气产区各类经济活动的全面开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要求当局在进行资源开采的同时,考虑在产量下降乃至枯竭时可能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印度在石油供给新来源上的竞争态势与合作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两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两国在世界各地寻求新的石油供给来源的过程中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印双方也在探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动向。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中找出共同之处,是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发展模式的归纳是有意义的。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综合发展模式。它是在既不全盘否定传统东方文明,又不照搬西方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俄罗斯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石油储量和开采量均位世界前列,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2月,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的决议,对这项新政出台的背景及执行期限等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政策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石油价格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同一时期的另一热点问题是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理论角度分析,这两个经济变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国际石油价格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和国内经济渠道,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将引起人民币汇率反方向变动;而人民币汇率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石油贸易途径,但影响并不显著.运用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一个长期均衡关系,而通过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之间存在的是单向因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将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同方向变动,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反;而人民币汇率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石油工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俄罗斯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0年底,探明原始石油可采储量约为310亿吨,预计尚未探明远景储量为450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俄石油工业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而发展壮大则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多年来俄石油工业从国家垄断到开放市场,从国家调控到无序竞争,从无序竞争又到国家调控、规范市场,经受了国际、国内石油市场强烈的震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俄石油工业目前距建成一个公平竞争、规范化的石油市场还有一段距离,21世纪俄石油工业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