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国家形象意识日益增强。相对于其他地区,拉美距离中国更遥远,文化更复杂,受西方价值理念影响更深,从而给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构建带来了特别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美国皮尤态度调查和"拉美晴雨表"公司有关拉美对华认知的连续调查进行比较性分析,发现中国在拉美的形象虽好于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远逊于在非洲的形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四点:中国对拉美的认知反过来影响了拉美对华认知;拉美的历史和文化形成过程导致拉美人对一切外来者采取怀疑和忧虑态度;在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中形成的拉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西方文化占主导的混合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由此成为中拉认知偏差的核心根源;西方媒体对拉美媒体的主导性影响和中国对外传播能力相对滞后,导致中国在拉美的形象构建尤其困难。作者认为,鉴于国家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亟须采取综合措施提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根据世界系统理论,拉美主要国家处于半外围和外围地位。拉美媒体与政府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代表形式:左翼政府对新闻媒体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大都持批评态度,墨西哥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是合作与管制并存,哥伦比亚则是媒体集团被地方寡头控制的典型。近年来的拉美政治发展进程影响了拉美媒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商业化发展趋势也使得拉美媒体朝新自由主义方向转变。与美国及欧洲的媒体市场相比,拉美的媒体市场带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包括媒体所有权的高度集中化、电视剧市场的本土化、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和国际化以及报纸依然在媒体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面对全球化浪潮,拉美地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日益增强,2005年南方电视台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媒体的垄断,以一种"南方视角"报道拉美事件。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拉美地区民众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互联网的日益扩展和卫星节目价格更为低廉,媒体将在拉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在推动拉美经济变迁的同时,必然也会推动拉美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3.
媒体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的《纽 约时报》一直被认为是“档案记录报”。2009-2010 年,《纽约时报》对华持续保持高度的关注,其报 道的密集度较为平稳,报道内容集中于政治与经济领域。剖析其主要涉华报道,可以发现,奥巴马 政府执政以来,《纽约时报》对我国的报道已相对更加客观,更加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这说明我国 所面对的国际媒体环境有所改善,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更加客观。尽管如此,由 于冷战思维的残留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认知仍相对滞后,其报道中也常常戴着 有色眼镜,甚至是故意歪曲丑化。为此,中国需要不断强化和引导国际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与塑造,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让世界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年间,中拉关系飞速发展,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政治交往不断加强。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尽管中国通过孔子学院等渠道扩大了对拉美的文化输出,但拉美人对中国的正面认知依然不高,中国在拉美的形象仍然低于预期,中国在拉美的软实力亟待提高。本文基于对拉关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考察汉语之于拉美人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性,分析如何通过汉语这一文化载体增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扩大拉美对中国的正面认知,以建设与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存在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为冷战后分析国家实力提供了新的参照系,中国学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分析维度,使其在描述中国软实力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中国通过经济外交加强了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力,中拉文化交流则提升了拉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中国模式为拉美在"后华盛顿头识"时代重新腾飞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拉美中左翼力量的崛起为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在拉美扩大影响提供了可能。中国在拉美的形象呈上升趋势,中拉多边外交也进一步丰富了双方接触的途径。尽管中拉交往有经贸强、文化弱的不足,但随着中拉双方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中拉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在拉美的软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是中国国家形象"他塑"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中俄互为近邻,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俄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分析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三家主流媒体2011年有关中国的报道,总结报道中体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国民形象、商品形象等特点,指出俄罗斯区域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实际形象及两国联合声明/公报中所描述的存有一定距离,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建构是服务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需要,受中俄两国关系、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提出在俄中国形象塑造的若干思考,以缩短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与外界解读之间的差距,有效减少外媒对中国认知的不足与误解。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迎来了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贸易摩擦逐渐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常态性问题。本文从制度演变视角出发,重点以拉美对华反倾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拉美国家发起的贸易摩擦行为经常与三个因素相联系:本国经济景气程度、货币实际汇率和关税水平。2001—2011年拉美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具有如下特点:被调查中国产品覆盖面广、种类多,中国国家反倾销应诉地位受到变相"歧视",应诉企业遭受技术性"歧视"。2012—2015年拉美对华反倾销调查出现新趋势:案件发起行为不仅存在"示范效应",而且"产业链连锁反应"将逐渐显著;在全球化逆转态势下,拉美对华反倾销调查将呈扩大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中国政府在反倾销案中的"发声"和"存在感",二是打造多主体、多层次参与的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应诉基金,四是鼓励中国律所"走出去"和加强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形象在西方正在发生变化。西方观察中国的视角更加多元,中国形象趋向立体,增添了一些理性的元素。但是,西方国家的中国观仍然折射出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严重阻碍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形成符合事实的认识。这些片面的认知和不公正的价值评判使中国形象蒙尘。因此,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被提升至战略高度,在国际上营造中国和平、发展、合作的良好形象是未来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时拉丁美洲最主流的定位是在"第三世界"层面,但在最权威的平面媒体<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中,也存在着对拉美"西方"层面的定位.本文认为,两种定位并不互斥,而是从不同层面表述对拉美的认知.在中西方交流日趋紧密的今天,多一些对拉美"西方"层面的定位,可能有助于增加中国人对拉丁美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段时期内中欧四国(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部分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主要内容、对华评价、信息来源、议题设置以及对双边关系的态度等进行指标分析发现,当前中欧四国媒体的中国观非常复杂:政治和社会文化议题呈现出明显的负面态度;经济上兼具正负两方面态度;在中美矛盾冲突日益激烈背景下,中欧国家媒体并没有出现“站队美国”的倾向;在科技领域,承认中国在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进步和领先地位。中欧国家媒体中国观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获得实际利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本国会产生何种作用。中欧国家媒体中国观的形成是其各自国家利益、历史经验、价值观、舆情民意等多种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议程设置论”角度探讨了中欧媒体中国观的呈现方式以及中欧媒体中国观的代表性问题,即媒体是反映本国精英的中国观还是大众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拉合作进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新发展阶段,经贸领域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强。然而,拉美晴雨表的调查结果显示,拉美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与相互间紧密的经贸关系并不相称。与此相比,尽管日本与拉美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明显低于中拉合作水平,但拉美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却一直较高。究其原因,依托于当地日裔社团的文化人才储备战略和立体式文化交流网络是日本开展对拉文化外交的"秘密武器"。在"编码—二度编码—解码"这一跨文化传播链条中,日本通过打造高效传播中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损失或扭曲,为拉美民众呈现了更接地气、更能引发共鸣的日本文化产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拉美民众对日本及其对外政策的价值判断。借鉴日本经验,中国或可在"侨务公共外交"基础上,制定以华裔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外交战略:建立中国移民博物馆,帮助华裔建立"集体身份认同";建立华裔文化人才库,在华裔群体中培养"文化推手";建立市场化的文化传播平台,提供"一站式"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2.
种族和文化融合是拉美的民族特性之一,但在拉美文化民族主义兴起前,克里奥尔人统治精英并不愿意承认多元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拉美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秘鲁的"土著主义"提倡一种扎根于土著印第安文化的新国家认同,从而挖掘出了二元性的民族根源及特性。自莱吉亚以后的历届政府有意吸收了"土著主义"的思想,实施了文化民族主义政策,最终促进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新国家认同的构建。但与墨西哥相比,这种国家认同在秘鲁的构建过程长期而艰巨,其原因在于秘鲁的"土著主义"有高度政治化和激进化的倾向;自由主义民族话语随着秘鲁的文化机构和教育设施的扩张而得到强化;寡头精英的意识形态因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性而长期延续。这些因素都导致秘鲁无法尽快构建新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发展相对滞后的文化关系也被迅速提上政策日程。就中国而言,发展对拉文化关系既有助于中拉民心相通,也有助于增强中国在拉美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拉美的国家形象。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加强中国文学对拉传播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普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阐述文化软实力和文学交流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文学作品对拉传播的现状,并在比较拉美文学作品在华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学对拉传播存在的"数量差""时间差""语言差"和"影响差"等失衡现象。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增强中国文学对拉传播有效性的一些建议,如加强机构和项目的规范协调以形成对拉传播合力,拓展传播渠道和推动立体合作出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并适时推行分流化教学,优化传播内容以增强传播效应等,以期发挥文学作为促进中拉人民相互理解和情感沟通融合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柳明  王发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4):14-19,79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影响力的上升对于拉美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拉贸易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中国在拉美投资的增长有效地弥补了拉美投资的不足。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贷款更多倾向于被国际金融机构忽视的"高风险国家",是对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在该地区贷款的有益补充。中方贷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政治附加条件较少,并且多用于拉美亟需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有利于促进拉美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最后对中国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拉美地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拉美地区有着深厚的资源民族主义思想传统和丰富的政策实践,往往对外国在该地区的资源投资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拉美资源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资源实施管控、单方面改变投资协议或法律框架、对外国投资企业设置更多限制以及土著民族对资源权利的诉求等。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拉美地区资源投资不断增多,投资安全问题受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思潮和政策的影响也日益加重,中国国家主导性投资遭受质疑,中国企业在一些拉美国家的投资项目遭受挫折或损失。对此,中国应通过积极的公共外交改变拉美国家对中国投资的负面认知,提高环境和劳工标准,通过合作方式减少文化障碍和规避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拉关系开启于民间交往,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美国的阻挠、台湾当局的干扰以及拉美国家的对华疑虑,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发展面临多重政治阻力。为打破中拉关系发展困境,中国对拉美民间外交是争取建立友好联系和发展文化、经济往来,坚持逐步走向建交的方针。中国对拉美民间外交政策、经验是在拉美开展具体民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着眼于长远,坚持求同存异,广交朋友。中国积极主动与拉美开展民间往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和经贸交流,为中拉建交高潮的到来做了历史性积累。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对国际关系的严重冲击需要超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新阐释。基于权力具有超物质性的新认知,"复合冲突论"认为国际冲突是权力、制度、观念三者竞争效应叠加的产物,冷战亦不例外。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既是中美关于经济议题的权力竞争,也是关于"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制度竞争,因而实际上成为了美国对华"新冷战"的前奏曲。不仅如此,中美关于国际贸易体系改革的分歧,也呈现出美国联合西方盟友共同围堵"中国模式"的核心特征,从而凸显出中西方之间制度竞争的底色,因而成为了美国对华"新冷战"国际总动员的一个重要抓手。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危机,不仅骤然加剧了中美业已存在的权力竞争,而且还因不同抗疫模式的制度竞争而剧烈地冲击了中美关系,因而成为美国加速对华发动"新冷战"攻势的突破口。"自由/专制"和"先进/落后"的这种西方认知世界的"二元对立"框架,不仅塑造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审视新冠疫情和中国角色的叙事模式,而且还因这种叙事模式受到冲击而进一步强化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敌意,因而成为了美国决意对华发动"新冷战"的文化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冷战时期,两种异质意识形态激烈对抗和冲突,美苏均以在世界其他地区复制自身模式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根本路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与控制构建起来的冷战宣传和心理战形成一条冷战主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对苏联的"一边倒"迫使美国利益防线从中国大陆向边缘撤退,对华全面遏制和抵制共产主义扩张彰显出东南亚华人群体的重要地位,一场针对海外华人群体的以图书为宣传武器的心理战拉开帷幕:一方面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输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汇聚一股"亲西方"的社会潮流并加强之。两相融合在思想和心灵上产生的无形影响力,推动着美国冷战战略在具体层面的实施,维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英关系近来的发展突破了西方各国传统对华政策的困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尤其体现在英国对西方传统的对华经济外交和价值观外交"阴阳两张皮"的超越,不但在经济上加强对华合作,而且在政治上大胆与中国靠近。英国对华政策突破性变化既有其对中国的经济需要,更体现了深刻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思维变化。英国在对亚太和新兴国家外交战略大转型背景下,反思了对华意识形态大棒政策的有效性,重新调和了对华外交的经济诉求和价值观诉求,逐步形成自成体系的新战略逻辑。英国的对华政策可能对其他西方国家产生影响,甚至起到某种风向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既改变了地区经贸格局,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本文使用2010年至2022年的数据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十年来,中国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是如何对东道国民众的对华态度产生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直接投资的快速涌入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整体上更为负面的对华态度。投资行业的异质性、母公司的国有背景、投资进入的方式以及两国政府间的合作程度均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厘清中国在东南亚直接投资引发政治矛盾的作用机制,可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相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