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本质上说,金融业是一种"信息密集性"或"信息敏感性"产业,对于金融全球化而言,信息技术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技革命引领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业相互融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当代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国际金融安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大规模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与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之间的均衡逐渐被打破,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革命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发展和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倡导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加强互联网的运用,为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并深刻改造了金融业的原有业态,对国际金融的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新金融是金融业的未来,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以壮大本国金融产业,在国际金融竞争中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国际上围绕新金融的竞争不断加剧.本文首先对新金融的概念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概述当前全球新金融发展现状,展望新金融的发展趋势,并就世界各国的发展政策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从本质上说,金融业是一种“信息密集性”或“信息敏感性”产业,对于金融全球化而言,信息技术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技革命引领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业相互融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当代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国际金融安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大规模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与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之间的均衡逐渐被打破,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革命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发展和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倡导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加强互联网的运用,为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近几年来欧盟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数字主权"的战略理念,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欧盟在规范数字市场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监管规则,成为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的制定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依托于庞大的数字经济市场和先进的技术基础,欧盟将数字治理理念推向世界,产生的影响值得重视:一是在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中的"欧洲色彩"愈加浓重;二是欧盟数字单一市场对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的塑造力不断提升;三是"消费者主权"正在成为全球数字治理领域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付争 《东北亚论坛》2020,(1):85-99,128
目前,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金融脆弱性加剧,全球金融空间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体现为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地理的影响、全球金融空间功能性分化、全球金融中心的多极化与生态化。这些变化趋势推动着全球金融空间内主体多元化与功能结构的改变,随之而来的风险包括全球金融治理效率低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空间被挤压等。为此,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应敦促国际社会以新型网络化治理增加国际协调空间,以帕累托改进化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困境,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与金融开放进程中,做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营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生态,以便在全球金融空间变化过程中,对本国在空间中的定位与伙伴国的选择进行清晰的预判。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9~30日,由国际电信联盟、非洲联盟、世界银行集团,以及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发展联盟等机构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主办了“连通非洲峰会”(Connect Africa Sum-m it)。来自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主要信息产业公司的近千名代表与会。此次会议旨在探讨非洲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以及缩小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数字鸿沟的方法和途径。会议提出并通过了非洲消除数字鸿沟的五大目标:(1)2012年之前在非洲各国首都及主要城市之间连通宽带网,同时加强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连接;(2)2015年之前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印度普惠金融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定性分析了印度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其次从地理渗透性、服务可得性和服务使用状况三个维度,运用六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其权重构建出印度普惠金融指数。结果显示,2005—2013年间印度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了稳步增长。本文最后通过对各个指标和普惠金融指数的结果分析提出要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增强低收入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金融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尼赫鲁的科技观及对印度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既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导人,又是印度共和国的卓越领袖,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诸多方面。对于科学技术他也具有全面深刻的见解。尼赫鲁在领导印度发展科技中所居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他的科技观深刻影响着印度科技发展的进程和特点。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 尼赫鲁科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十分重视和强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印度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印度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没  相似文献   

9.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社会政治思想的特征。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完成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走向腐朽和没落的时期。英国是在占有亚非殖民地,特别是在最后征服印度以后成为庞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代,英国开始对印度进行资本输出,他们在印度开发了为他们侵略服务的运输、金融、种植园等行业(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计约占全部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七),但阻挠印度基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外国资本的输入,一方  相似文献   

10.
独立后,在发展科技、依靠科技强国方面,印度历届政府超越政党派别和政治见解,具有极为强烈的共识和雄心。印度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充分意识到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重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都坚持不懈地发展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经过60多年的艰苦努力,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与历届印度政府对科技的认识及发展高科技的雄心壮志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迥异于美国的鲜明特色与独特范式。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其发展和演化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态变迁,并表现出极强的动态性和创新性。中国互联网金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七种模式,其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独特的原因。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将对中国现有的金融业竞争格局、金融市场发展、传统的金融业态以及整个金融产业的系统整合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现行的监管框架提出挑战。目前国内学术界和业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研究仍较为粗糙和模糊,深化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全球金融中心格局的演化。从动因看,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崛起主要归因于全球经济金融重心"东移"的趋势不断增强、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深入推进,以及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阻碍东亚地区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未来东亚地区金融中心不断崛起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球经济治理也因此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从治理客体上看,数字技术拓展了全球经济治理空间,使全球产业治理、贸易治理、货币金融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从治理手段上看,数字技术带来了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创新,并从全球经济信息交换、风险防范、危机应对和政策效能评估等方面引发了全球治理变革。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把握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改革和创新进程中面临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参与和引领数字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一直在追寻大国梦,它在大力发展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同时,软实力也有长足的提升。当然,印度离全球“有声有色的大国”尚有一段距离。尽管如此,印度的软实力断然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现存世界秩序向何处去?现阶段的全球化向何处去?这是当今世界,也是金砖合作面对的两大根本挑战。金砖合作能否在维持世界秩序、创造新的世界秩序上发挥关键作用?金砖合作能否矫正全球化、创造有意义的"新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战略建议:金砖合作应该就世界秩序和全球化议题举行高峰会议,以超越目前的"务实合作"。在经济和金融上,金砖的"新发展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等正在建设和运行的新兴国际金融(发展融资)机构要成为以"新发展"为目标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实验。在和平与安全上,金砖合作也要进一步制度化,成为以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全球安全治理实验——全球协调。  相似文献   

16.
印度认为中美紧张关系会持续并对多极世界格局构建产生影响,对其自身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印方据此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通过"议题联盟""不对称通融"等方式深耕美国,应对中国崛起;重塑与邻国发展伙伴关系和宣扬"印度方式",削弱"一带一路"向心力;加强与美在印度洋合作和"印太"塑造,防止中国主导该地区;宣称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但效仿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战略上的积极应对相比,印度对中美竞争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和利益重组的准备不足、应对有限。未来,印度"深耕美国、应对中国"的战略不会根本改变,但大国关系变动、新技术较量、印度国内经济改革前景不明等因素使印度应对中美竞争长期影响存在变数。中国在警惕印美地缘战略互动的同时,应着眼大局,妥善管控分歧,并利用印度在经济、技术上的政策不确定性争取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18.
印度全球大国梦的主要内涵就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统一的印度,成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为实现这一梦想,印度几代政治领袖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建设强大统一的国家、领导不结盟运动、追求拥有核武器和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印度走向全球大国的"四重奏"。印度力争要实现全球大国梦,其直接原因是长期殖民统治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而辉煌的文明和日渐强大的国家实力则是其根源。印度走向全球大国之路的波折历程带给我们诸多启示:精英与民众的脱节、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的脱节、国际目标设计与现实的脱节、周边外交利与义的脱节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但各自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分别形成了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应对的当下,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却依然焕发着巨大的活力。两种模式各有优势,通过比较分析,相信将会对中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