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本文认为,美国经济早就存在主权信用风险隐患。其风险之所以一直被三大评级机构掩盖,是因为这三大评级机构是维护美国经济霸权的"内置机构"。三大评级机构与美国政府的矛盾是可控的,信用评级的微调对美元地位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反而可以维护今后三大评级公司评级结果的可信度。中国应建立自己的全球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本文认为,美国经济早就存在主权信用风险隐患。其风险之所以一直被三大评级机构掩盖,是因为这三大评级机构是维护美国经济霸权的“内置机构”。三大评级机构与美国政府的矛盾是可控的,信用评级的微调对美元地位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反而可以维护今后三大评级公司评级结果的可信度。中国应建立自己的全球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美国主权信用降级。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国际舆论对此反应强烈。一是关注标普降级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德意志银行认为,降级直接导致美政府关联机构与企业降级,其融资成本将上升,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美国主权信用降级。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国际舆论对此反应强烈。一是关注标普降级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德意志银行认为,降级直接导致美政府关联机构与企业降级,其融资成本将上升,  相似文献   

5.
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两股重要的力量,正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一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变革。未来10–15年,全球金融体系将出现如下变化: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实现从八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的彻底转变,而二十国集团的根本缺陷将意味着一个制度更加虚弱的金融治理时代的来临;主权财富基金和信用评级公司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新的重要行为体,进而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权力冲突;国际社会将加强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监管,新凯恩斯主义将取代“华盛顿共识”,成为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国际货币体系将出现从“美元独霸”向“一超多强”的转变,新兴国家将加快推动其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国际货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个转变过程将充满各种新旧力量的争夺和竞争,从而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和不安。与此同时,中国逐渐进入从贸易崛起到金融崛起的新阶段,并开始深度介入国际金融关系,因此积极维护自身日益扩大的国际金融利益和国际金融安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此,中国应该借助当下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各种有利时机,采取积极的金融外交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国际金融地位,夯实自身的金融安全保障,以实现大国金融崛起的宏伟图景。  相似文献   

6.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危机时代,为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借鉴欧元主权债务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东亚货币合作应进一步扩大共同基金规模,稳步推动地区金融与货币合作,并在区域内建立经济与金融状况监管体系与救助退出机制,有效防范各国金融与财政风险;加强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发展;同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妥善应对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7.
美元霸权对于美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使美国能够享有"嚣张的特权"。欧元诞生后成为美元"唯一的竞争者",也成为美国警惕和遏制的对象。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为继续维系货币霸权,利用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机制向欧元区转嫁风险,具体做法包括金融机构在市场做空欧元、评级机构打压欧洲债务国、舆论唱衰欧元前景、政府拒绝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要求等。受此影响,欧洲金融安全受到严重冲击,银行业坏账大幅上升,欧元国际地位下滑,经济陷入"双底衰退",欧元区甚至一度面临解体风险。为保障金融安全,欧洲采取了多项措施:通过建立欧洲稳定机制、银行联盟等手段加快弥补单一货币区的机制缺陷;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提升经济竞争力;欧洲央行政策弹性增加,更多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严格规范评级市场,尤其警告美国评级霸权。通过对欧洲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难以形成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意志"、整体战略资源有限、在安全问题上难以摆脱对美依赖等因素,欧元区维系金融安全的主要思路是"自我修复",针对美国的应对措施和能力有限。这意味着,美元霸权将继续是影响欧洲金融安全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资本项目自由化引发人们对金融安全的考虑。不同国家在面临"三元悖论"时,可做出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美国抵御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要比其他国家更强。这是因为庞大的市场容量是美国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使其在"三元悖论"中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选项,进而能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由于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以及俄罗斯既无法选择固定汇率,也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危及金融安全。马来西亚选择管制资本,遏制了危机蔓延,维护了金融安全。在当前,中国应优先选择固定汇率与自主的货币政策,以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招标代理机构与招标人的契约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 上。然而, 个别招标代理机构在从事代理业务时出现的失信行为, 破坏了政府采购和招标活动应有 的公正、公平性。只有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才能有效防止这类恶性的市场行为。这是市 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也是培养招标代理机构自律意识以及信用意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与国际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错位日益严重,在"新兴国家"的共同身份与追求金融安全保障的共同利益的双重基础上,金砖机制以国家组合的形式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安全治理,向当前西方主导的金融安全治理格局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在全球层次,金砖国家以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多边组织机构为框架参与国际金融安全治理并谋求更高的权力地位;在区域层次,金砖国家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构建金砖外汇储备库等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制以深化成员国内部的金融安全合作;在双边层次,金砖国家通过本币互换等形式提升货币安全。金砖国家金融安全治理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国际机制作为保障。然而,金砖机制中存在着成员特质差异、政治嫌隙明显、议题实施艰难、国际风险巨大等诸多障碍,使其在内部难以避免制度性缺陷,在外部难以保障金融安全,这就需要金砖国家采取更加积极的作为加以克服。作为金砖机制的主导国,中国一方面在经济外交新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借助金砖平台以展示实力、阐明诉求;另一方面,中国也能为构建治理水平更高的金砖金融机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 将促进中国金融国际化, 同时加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有着深 刻的经济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 加入WTO 使我国金融业更加自由化、国际化,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金 融风险。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入世”后, 我国金融业必须解决好利率市场化、非国有商 业银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和新融资市场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是有关国家对国际政治安全秩序的性质、发展趋势、维护路径、本国与之关系等问题的看法、立场和主张的总和,对国家对外行为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抽象的国家观念,它既可见于国家对外政策权威文件,也体现在一国有关国际政治安全问题的对外行为中。通过中俄对外政策文件,考察两国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之异同,并结合中俄有关国际政治安全问题的外交行为,特别是两国在安理会的投票,可以逆向透视两国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这种互补性研究路径结合文本解读与对外行为分析,使二者彼此验证,可弥补单一路径之偏颇。中俄均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安全秩序的稳定,推动多极化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军备竞赛和外空军事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国际冲突,并非西方所谓的“修正主义国家”。中俄两国在对多极化的理解、维护国际政治安全的手段和依靠力量、欧亚地区秩序、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制度的尊重程度等方面有异。比较而言,中国之“言”(国际政治安全秩序声明)与“行”(维护国际政治安全秩序之行为)更显一致。  相似文献   

13.
南非的私营安保公司已经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但受到国家治理能力和国际环境的限制,私营部门参与社会安全治理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和监管困境是显见的。寻求加强公共部门自身的安全治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巴塞尔协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期标准化国际上的风险控制制度。印度商业银行在《巴塞尔协议I》对资本充足率的标准要求下,经营业绩良好,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不仅高于8%的国际通行标准,而且高于9%的印度政府的监管要求。尽管印度储备银行规定印度商业银行在2008年3月之前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但其实施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包括印度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信用评级普及程度不高、信用评级成本过高,特别是提高核心资本金、技术设施升级改善和大量信息数据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都将增大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韩国一扫20世纪末的颓气,经济增长率达到6%左右。从股市健康发展到信贷评级不断上调,韩国再度成为亚洲经济中的一颗明星。韩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反弹,关键是韩国政府果断推行金融、企业、劳动和公共部门的改革。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采取紧缩金融政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并极力维持健康的股票市场以促进投资,提高消费者信心。韩国金融改革仍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但其推动改革的做法、决心和经验却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以信用经济和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中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组织、评级方法、评级产品、应用领域和评级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印两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劣势及其差距,并解析了形成这些优劣势和差距的原因。以此,借鉴印度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发,确定了中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在加快,经济上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政治影响力继续稳步提升,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相应的军事实力,特别是远程海空军力量同样今非昔比;随之而来中国的利益也向海外不断扩展,国内资源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实力与利益扩展的同时,相应的利益维护,特别是基本的安全需求也必然增加。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后,又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涉及总体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太空、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等"战略新疆域"的安全保障需求被纳入进来。其中作为"极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极地区特别是北极通道的安全对中国总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攸关中国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与生态安全等问题。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到北极地区总体安全的维护中去,以多种手段确保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进而维护中国的总体安全,并让北极通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扩散和转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金融动荡对世界各国、包括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影响,尤其是短期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论及,本文不再重点讨论,而是拟从中日韩合作及东亚一体化的意义上,分析此次金融动荡的效应①.金融动荡、中日韩合作、东亚一体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首先,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维护经济安全的紧迫性加快了国际合作的步伐,包括中日韩3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亦然;其次,不论是从欧盟的经验还是从当前东亚合作的现状来看,东亚一体化必然从经济领域起步,而维护经济安全的国际合作(主要是金融货币合作)能够提升经济合作层次,为一体化提供政治动力,推动合作的机制化;最后,中日韩3国的合作对东亚地区金融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有的东亚合作框架下,中日韩合作也必然扩展为整个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把世界带入一场深重的全面经济危机之中,2009年之后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但是从国际安全结构的视角来看,维持现有国际安全格局的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目前国际安全态势。国际安全结构是指不同地区层次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安全领域内形成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是一个融合了地区结构、内容结构与主体结构的三维复合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安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安全地区结构多元,多种力量角逐世界格局;国际安全内容结构多样,传统安全势头加剧发展;非传统安全日益复杂,更加依赖国内政治保障;金融安全问题形成溢出效应,经济政治领域不稳定局面加剧;国际安全主体结构多层,行为体之间相互制约性增强。国际安全结构的这些变化表明,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地区性安全与全球性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结合得日益紧密。严峻的国际安全格局发展态势需要中国准确定位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地处理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安全关系,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培育应对安全威胁的国家结构性安全能力,更好地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广泛参与国际安全战略合作,尊重国际公约与国际规则,坚持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