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由于两国的客观情况与主观判断不同,中国北极利益的实现,需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未受侵害为前提。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总体上是俄强中弱、俄占主导,在中俄北极关系的发展中,中国应以参与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资源开发合作为重点,进而在航道开发利用、军事安全领域寻求机会。中国和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实现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北极变暖在给北极地区及其居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又造成许多新的和未知 的挑战,并引起国际政治的深刻变化,发展出新的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北极国家纷纷出台新北极政 策,其政策取向的共同出发点是资源利益、环境利益、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美国和俄 罗斯等国还包含深远的安全利益的考虑。各国在加强竞争的同时,还提出了进行“国际治理”的主 张,但范围通常局限于北极国家内,显示其国际合作的有限性和排他性。对此,中国应该尽快开展 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评估,加大对北极地区科学研究和调查的力度,加强同北极国家以及北极 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谋取并扩大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3.
地缘科技学与国家安全:中国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冰洋航道的开通将推动中国国际海运布局的重心北移。利用国际法赋予中国的权益进行北极科学考察,成为中国了解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亦是支撑中国北极战略施行的关键。科技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发挥着首位基础性作用,因此"地缘科技学"为北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地缘科技学是以民族国家为研究主体,以地缘因素为基础,通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的互动作用来谋求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现有的北极问题研究成果涉及了科技因素,但对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的北极科技竞争态势重视不够。文章以地缘科技学为理论依据,梳理了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格局演变过程,阐释了北极科考队中国护持北极权益的重要作用,剖析了中国参与北极科技竞争的时代背景与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中国参与北极科技博弈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理路。中国进行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为:审视北极科技竞争关系的攻守态势,积极推动与国家整体战略利益相关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本国在北极地缘科技安全格局中的位势。对于科技竞争实力总体偏弱的中国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科技关系"零和"博弈的结构性特征,要高度重视北极地缘科技竞争的国家利益属性和国家安全属性,加强与北极国家的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4.
北极航道因为北冰洋的加速融化与全线通航的美好愿景,将对世界海运格局及国际安全态势产生巨大影响,其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北极战略。航运利益是中国最现实、最直接的北极利益,不仅较容易实现,而且政治敏感度较低。以北极地区国际组织为主导的国际协调机制,调节着国际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护北极经济发展的有序运行,有助于"冰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推动航道安全合作将是北极国际治理的主要内容,亦是中国介入北极事务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制度性参与北极航运安全治理机制的建章立制过程,是中国优化"冰上丝绸之路"外部环境、护持中国北极利益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预期逐渐临近,以北极航线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斗争将成为新的发展形势,北极航线地缘安全问题也将愈加重要。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扩大了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范围,能够为北极地区地缘安全提供保障,是其他大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切入点,也是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主要是指与北极航线有地缘关系的世界各国在争取北极航线权益过程中涉及和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中,政治军事安全是重点。并且,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关系到全球地缘政治安全和全球地缘经济安全,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沿,如果处理不好,其危害程度较大。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在国际协调机制、现有国际法律、大国行为和北极航线的可利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将形成多集团相互博弈的格局,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和协调机制。现有的关于北极航线的相关协调机制不足以应对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状况,文章提出应该建立"大北极机制"以协调处理北极航线问题。"大北极机制"符合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的加快,北极的国际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北极权益的争夺也愈演愈烈。由于北极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北冰洋沿岸国和非北冰洋沿岸国都试图寻找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战略定位,因此导致目前北极地区的相关概念混乱不清,不利于北极问题的可持续性解决,也有可能演化成地区冲突。本文探讨了北极地缘政治的多尺度特征,包括地理区域尺度、地缘安全区域尺度、地缘政治区域尺度和地缘经济区域尺度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北极地区的北冰洋沿岸国与北极国家、"近北极国家"与北极利益攸关者、大北极国家与泛北极共同体等相关概念;并对北极问题和南海问题进行了正确区分,阐述了北极问题和南海问题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明确北极地缘政治的多尺度特征及相关概念,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建设实践,也能够避免其他国家将北极与南海相提并论,避免干扰我国南海权益的正当维护和北极权益的正当争取。  相似文献   

8.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首先界定了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其次,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的基本界定指标和竞争性界定指标,从空间距离、交通距离、人文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资源距离以及H-F距离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大北极范围和大北极国家网络的节点国家。最后,将大北极作为区域化概念,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网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大北极国家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大北极战略,借以为北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北极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使中国外交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维护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便利的海域航运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地区之一。为了实现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迫切需要进一步评估北极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作用,调整或重新定位中国的北极战略。本文认为,中国应积极从保证能源消耗和海上运输安全的国家利益理解框架中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国的北极战略。  相似文献   

10.
王传兴 《国际安全研究》2013,(3):101-115,158,159
从狭义的国际政治(国家间政治)演进到广义的国际政治(全球政治),始于冷战后期,而全球政治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则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使得安全维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纵向维度看,安全关注层次从国家向上扩展到国际体系和次国际体系、向下扩展到次国家和个体,由此导致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不仅包括国家行为体,而且包括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从横向维度看,全球政治时代的安全关注已超越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议题领域,拓宽到环境、经济和社会诸议题领域。北极地区的安全层次和安全领域变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也日益引人关注。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兼具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的双重身份,在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过程中,既要关注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也要关注超越国家安全利益的人类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简述了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变 ,在非传统安全理论视角下探讨了以自然的传染病威胁和恶意的生物恐怖主义威胁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安全威胁的非传统特点 ,并对由生物安全所引发的“人本安全观”作一理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 ,安全的定义不断得到扩延和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广义安全威胁 ,中印两国的安全观也相应发生转变。安全观转型为中国和印度提供了更多安全合作的契机 ,有助于两国在合作与互信的良性互动中改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安全维度转向:人的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安全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由联合国提出的“人的安全”新概念,打破了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预示着国际政治安全维度的人文转向。国家可能成为维护安全的主要手段,而不再是维护安全的最终目的。人的安全将人及其群体置于安全保障的核心,强调“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不受侵犯。尽管人的安全这一概念现在还存有争议,但不容忽视的是,人的安全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认同,并在外交实践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从共存安全到共生安全:基于边境安全特殊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性和联动性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性、内生性、交互性、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性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冯淼 《东北亚论坛》2011,20(3):110-116
201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54 641万吨,增产2.9%。[1]尽管如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粮价维稳已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2010年全球玉米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2]有些问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有些问题是人为造成的,这使全球经济陷入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当今全球社会十分害怕粮食价格上涨,有些人把这些问题摆在与金融危机同一个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共同威胁”与“共患意识”引发人类对非传统安全的普遍关注。非传统安全的价值实质是“共享安全”。共享安全不仅是安全指涉对象的扩展与转型,也是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提升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创新。西方非传统安全理论经由传统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的延伸与扩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后结构主义、批判安全理论、人的安全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主要流派,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建构安全”。然而,共享安全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与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异质性”冲突,中国的安全观与外交方式的价值类型此有着重大的意义与贡献。中国以“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和而不同”为标志的“和合主义”思想渊源,为共享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内核与独特的价值坐标。中国学者的“新天下主义”、“多种行为主体的共同安全”、“人类共同安全”、“全球深度治理”等对“共建安全”方案的多维度探索,为共享安全提供了极具创意的可能性论证。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实践与融入世界的“优态共存”,为共享安全提出了解决现实冲突的重要范例,也为共享安全的可行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的体系性认知。“全球安全倡议”宣示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国际无政府逻辑,完好地回答了安全指涉对象、安全立场、安全原则、安全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内容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性与时代价值。全球安全是一种本体安全,“和合”是其正向价值取向的核心,共生、共建、共享是其基本特性。为此,“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践前提是“和合共生”,实现路径是“和合共建”,价值目标是“和合共享”。维护与塑造全球安全的共建策略是,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形成安全互助的良好态势,促成安全互保的战略环境,建成安全共享的治理体系。“全球安全倡议”作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框架设计,描绘的正是呈现和合共生、和合共建、和合共享的人类安全“前景图”,以保障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9.
拉美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拉美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安全形势包括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两个方面。国际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和问题是恐怖主义、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难民、边界和领土的争端与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国内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和问题是政治的脆弱性、治理能力的丧失、经济的危机、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动乱、民族间的冲突。自冷战结束以来 ,恐怖主义的凸显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九一一”事件后 ,拉美国家之间、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在安全和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在加强。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 ,美国在安全和反恐斗争方面需要拉美国家的合作 ,而拉美国家在维护国内和国际安全方面也需要美国的支持。然而 ,拉美国家之间 ,特别是美拉之间在上述问题上也存在不少矛盾和斗争。美国借反恐加紧控制拉美国家 ,而拉美国家当然不会听任美国的控制。美拉之间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的状况将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20.
As mankind faces a growing number of “common threats,” “common crisis awareness” has emerged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eople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e very nature of non-traditional threat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global village, and to demand responses to those threats in the form of “shared security.” Based on traditional security theories and contributions in the fi eld of peace studies, a constructivist “transitional form” of Western theories has taken shape. Various “independent forms”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eories have subsequently been created, and they all share the common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structed security.” The key to achieving “shared security” lies in how to deal with “heterogeneous” phenomena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s security ideals and diplomatic style are uniqu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Western world. Chinese concepts such as “Bao He Tai He”(great harmony is preserved in union), “Wan Guo Xian Ning”(the myriad states all enjoy repose), “He Er Bu Tong”(harmony but not sameness), and “Tian Xia Da Tong” (unity of the entire world) all embody rich intellectual resources and the core values for “shared security.” Recently, Chinese schola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growing discourse on “shared security” by proposing such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s the “New Tian-Xia Doctrine,” “the Common Security of Human Beings,” “the Common Security of Multiactors,” and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Governance.”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a reexamination of 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s and argues that “shared security” is not only theoretically valid for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but also very feasible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