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在绵羊阐明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排泄分泌(ES)抗原及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的免疫原性。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制备原头节ES抗原,用超声波粉碎法制备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后经肌肉及皮下分两次免疫绵羊,最后一次免疫后14天攻击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虫卵1000枚,攻击感染后7个月剖检试验羊。结果表明,原头节ES抗原在绵羊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减囊率)达92.07%,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为74.89%。本实验还观察了血清抗体应答、T细胞应答与免疫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维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钧蚴排泄分泌抗原、原头节、绵羊及牦牛棘球蚴囊液以及囊壁抗原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5种抗原分别显示多肽斑点108、64、85、124及83个;其中特异斑点分别为44、40、46、87及37个。对六钩蚴ES抗原多肽斑点的分析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首次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排泄分泌(ES)抗原的多肽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同时对牦牛源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的多肽组分进行了分析。应用10%凝胶,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进行SDS-PAGE的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至少由14种多肽组分组成,分子量范围270~17.5KD,其中主要组分6种。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至少由25种多肽组分组成,分子量范围230~17KD,其中主要组分13种。本项研究为功能性抗原的进一步分析、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羊脑多头蚴囊液和囊壁粗抗原以12mg/只的免疫剂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分3次免疫羊。于第3次免疫后14d,经口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2500枚,攻击后225d,剖杀检查免疫效果。结果囊壁粗抗原免疫组羊只全获保护,囊液粗抗原免疫组羊只(3/4)获保护,另1只羊脑中有直径0.6cm钙化的多头蚴病灶,其间为干酪样物质。而感染对照组羊脑中均有多头蚴寄生,其中1只羊脑中有3个多头蚴包囊,致使羊的脑组织极度萎缩,呈一层薄膜包围在包囊周围。免疫羊血清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免疫羊体重略高于对照羊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幼排泄分泌(ES)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对六钧蚴ES抗原的反应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5μg/ml包被反应板分别与已知阳性、阴性血清;人工感染血清,免疫血清,疫区屠宰绵羊血清;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以及边虫感染的绵羊血清反应,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SephadexG-200层析对抗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纯化六钧蚴ES抗原可望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和将原头节进行体外短期培养后获得的排泄分泌(ES)抗原,以4g/L抗原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后,按每次2mL剂量对试验羔羊进行3次免疫。于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攻击感染2500个多头绦虫虫卵,攻击后225d剖杀各组羔羊。结果感染对照组羔羊全部感染了多头蚴,所含原头节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390~0.410mm×0.395~0.415mm。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及其ES抗原免疫组有2/3羔羊获全保护;1/3羔羊未能获保护,但其多头蚴包囊的大小、原头节数目及大小均小于感染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用多头绦虫原头节、囊壁、囊液层析纯化抗原及原头节排泄分泌(ES)抗原对绵羊免疫及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后的血清进行ELISA检测,观察了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绵羊在感染虫卵后第1周即可检测出血清抗体,感染后3~5周抗体效价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免疫组绵羊在免疫3次后,血清抗体效价迅速升高,第3次免疫后1~2周达到峰值,且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虫卵感染组,在攻击虫卵后抗体效价开始下降,但直到试验结束时抗体效价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免疫组和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血清抗体总体水平要高于囊壁和囊液抗原免疫组,原头节ES抗原和原头节层析纯化抗原的敏感性、特异性要高于囊壁和囊液层析抗原。试验表明,以上4种抗原可用于ELISA检测绵羊免疫及感染后的抗体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粗制绵羊包囊液作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处理的鞣酸化绵羊红细胞,进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棘球蚴病羊血清400份、健康羊血清45份、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13份、肝片吸虫病羊血清21份、边虫病羊血清20份、多头蚴病羊血清1份,阳性反应率依次为83.1%、13.33%、33.46%、4.35%、0%、0%。以40%饱和硫酸铵盐析抗原对上述健康羊血清、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及96份棘球蚴病羊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为13.33%、38.46%、87.5%。对分段盐析的其他组份及葡聚糖凝胶层析抗原、醋酸盐析抗原、牦牛肺包囊液抗原、鼠包囊液抗原也进行了初步试验,均未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兔抗健康羊IgG吸附柱、兔抗羊细颈囊尾蚴IgG吸附柱分别对绵羊棘球蚴囊液粗抗原进行了亲和吸附,制得了亲和纯抗原,并用ELISA法测定其抗原性。试验表明,经过兔抗羊细颈囊尾蚴IgG吸附柱吸附后的抗原,与非疫区绵羊血清反应的OD值都低,而与疫区血清反应的OD值都较高。经过兔抗健康羊IgG吸附柱吸附后,在不影响阳性检出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阴性血清所致的假阳性反应,同时提高了细颈囊尾蚴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绵羊-犬源细粒棘球绦虫的六钩蚴尾静脉注射感染昆明小鼠10只,每只接种六钩蚴600枚.结果,在接种后62-83 d内小鼠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其荷囊量为2-40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Horowitz等(1982)的方法,用超声裂解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粗抗原结合佐剂氢氧化铝凝胶免疫6~8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7周龄的雄性C_(57)BL/6小鼠和2kg重的雄性新西兰兔子。大鼠分为0.2、2、4和8μg四个免疫剂量组;小鼠分为0.2、2和4μg三个剂量组。大鼠和小鼠的免疫途径都是腹腔注射,在初次免疫后的第30天和第70天各加强免疫一次。兔子分为1μg和10μg两个剂量组,采用腘淋巴结免疫法,并在初次免疫后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各加强免疫一次。所有动物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的第15天采用盖玻片法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大鼠的攻击感染尾蚴数为500条,小鼠为60条,兔子为200条。攻击感染后第30天扑杀动物,用主动脉灌注法回收成虫,并以减虫率表示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免疫动物均获得部份保护力。大鼠、小鼠和兔子的减虫率分别为33.82~45.14%、23.74~42.55%和16.57~19.92%。经统计学显著性测定,大鼠各组差异十分显著(P<0.01),小鼠和兔部份组差异显著。本文还应用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检测试验动物IgE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活尾蚴免疫组除个别鼠外,均出观阳性反应,第一、二、三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滴度分别为1:4、1:8、和1:16,但超声裂解尾蚴抗原免疫组和对照组大鼠均为阴性。本试验说明在Wistar大鼠及  相似文献   

12.
猪带绦虫有成虫、虫卵、六钩蚴、囊尾蚴不同形式的发育阶段和寄生状态 ,不同的虫体形式以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满足其寄生在相应宿主体内的需要[1 ,2 ] 。研究发现 ,六钩蚴与囊尾蚴在虫体组成成分、生化指标以及代谢 (分泌 )产物等方面都有差异。SDS PAGE和免疫印迹研究表明 ,六钩蚴的抗原成分非常复杂 ,不仅有共同抗原、阶段发育特异性抗原 ,而且在入侵宿主定植在肌肉组织后 ,表面抗原随虫体的发育而发生阶段性的改变 ,并且抗原变异的发生往往比免疫应答更为迅速 ,从而使宿主产生的抗体失去保护性。在生化指标及代谢关键酶方面 …  相似文献   

13.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以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SPA)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后获得8株分泌抗SPA的杂交瘤细胞株,即3A_4、1IC_2B_3、2C_2、2E_3、3E_6、3F_(10)和3C_2。亚类鉴定为IgG_1(3A_4、3E_6、1C_2、3F_(10)和3C_2)、IgG_2b(2C_2)、IgG_3(2E_3)、IgG总(2B_3)。免疫双扩散法显示2C_2腹水及2B_3、2C_2、2E_3培养上清粗提物与SPA有反应,与细粒棘球蚴囊液(SHF)抗原及细颈囊尾蚴抗原(CtAg)无反应,以WesternBlot证实3A_4、2C_2、3C_2在SPA50KDa处有强反应带,但对SHP和CtAg亦有微弱反应。依赖于补体的杀伤试验及ADCC实验,提示这些单抗在寻求保护性抗原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羊肝囊液纯化抗原免疫BALB/c鼠,取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获得3株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D_3、3H_(11)和9E_(11)。3株McAb均属IgG_1亚类,能与人源和羊源的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反应,不与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脑包虫或弓形虫抗原反应。腹水中抗体的IHA最高效价可达2~(-13)。杂交瘤细胞经冻存、复苏和连续传代培养,分泌抗体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EG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T PCR从激活的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中扩增了EG95 cDNA,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上,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BL21,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了融合蛋白质。结果表明,从六钩蚴中克隆到了EG95 cDNA,序列长度为481 bp,包括471 bp的开放阅读框,与新西兰株EG95抗原基因序列完全一致;SDS 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粒产生了约42 ku的目的带,其中EG95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15.2 ku,与预期结果一致;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表明,融合表达产物可与囊性包虫病人血清发生反应。试验结果提示,EG95 基因高度保守,所表达的EG95蛋白作为抗原疫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绵羊棘球蚴病间接血凝试验(IHA)的标准阳性血清,我们于1987年5月用棘球蚴包囊液对绵羊进行免疫,12个月内定期采血,以IHA法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发现免疫羊不仅血清抗体上升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现将免疫前后绵羊抗体消长动态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获得大量纯净肌幼虫,经冻融、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出肌幼虫可溶性粗抗原,按不同剂量分别用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乳化后间隔1周分2~3次免疫小白鼠。最后一次免疫后1周攻击感染。攻击感染后7天查检肠道成虫估计成虫的生殖能力。攻击感染后5周剖检肌幼虫。结果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及油性剂的作用近似。弗氏完全性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65.71%;氢氧化铝佐剂组以0.6mg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减虫率达71.7%;油佐剂组以0.3mg抗原诱导的减虫率最高达62.32%。  相似文献   

18.
将细颈囊尾蚴和棘球蚴的粗抗原超免家兔,从抗两种粗抗原的兔血清中提取γ球蛋白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进行亲和层析,排除猪囊虫粗抗原中与细颈囊尾坳和棘球蚴的共同抗原,得到纯化的猪囊虫特异抗原SACC。用SACC进行斑点试验(DIA)诊断猪囊虫病,结果表明,SACC不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99.62%),而且其敏感性(98.30%)与粗抗原的敏感性(98.86%)比较也没有明显降低。经免疫电泳分析也证明SACC是猪囊虫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首次对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的蛋白质、糖、脂及酯酶同功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分别显示38及36条带;用RAS染糖,分别显示19及22条带;用Nile's蓝染脂,均显示7条带;用坚固蓝染酯酶同功酶,分别显示20及10条带。两者上述几项生化指标的差异是宿主特性不同的一个反映。本项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的生化特性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自然感染绵羊脑多头蚴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用垂直平板电泳、连续凝胶系统进行了分析。电泳后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头节抗原共2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17.5~148kD,其中主带5条,分别为72、69、46、37和33kD;囊壁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126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69、46、29和19kD;囊液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162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97、72、57和38kD。初步阐明了羊脑多头蚴三种不同抗原的部分生化特性,为对该抗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