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2种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猪瘟兔化弱毒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细胞培养中猪瘟兔化弱毒的ELISA抑制试验。对20份不同批次的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培养物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可较准确地反映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产量;将病毒培养物置4℃、25℃和37℃3天、超声裂解、冻融3次和6次等不同方法处理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与兔体接种试验比较,探讨分析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生产工艺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室曾研究报道了应用HRP-SPA-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见曾医大学学报7(4),391~396,1987],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适于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的血清学手段,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兔体中和试验及HRP-SPA-EIISA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永山,周宗安,翟春生,方元,顾志香,王元伦(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鉴定为Ⅰ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病毒,pH1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56℃作用3小时病毒仍有活性,70℃1小时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从麻雀体内分离到的IBDV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与目前鸡场流行的IBDV极为相似,可能与鸡IBDV同源,提示麻雀可能在IBD流行病学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酸铵3次沉淀法和辛酸-硫酸铵法对4个IgG亚类(IgG_1,IgG_2a,IgG_2b,IgG_3)单克隆抗体腹水进行了纯化,以间接ELISA检测纯化前后样品的活性,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纯化前后样品的纯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较为有效地去除腹水中的杂蛋白,获得用于诊断目的的单克隆抗体纯品。硫酸铵3次沉淀法适用于纯化所有IgG亚类的单克隆抗体,而辛酸-硫酸铵法不适于IgG_3亚类。  相似文献   
16.
用攻毒试验对猪瘟ELISA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0倍稀释血清ELISA OD值>0.3的疫苗注射猪,攻毒100%保护;0.30≥OD值>0.20的疫苗注射猪,攻毒75%保护;OD值≤0.20时,若为非疫苗注射猪(母源抗体),则攻毒不保护;若为疫苗注射猪,则仍有少数可以保护。从而进一步证实,应用HRP-SPA-ELISA不仅可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而且可以监测群体免疫水平,估测群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危害我国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多年的防治实践表明,现行商品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尽人意。近几年我们对IBD的病原生态学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IBDV其抗原性和毒力有差异,病毒中和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递度超速离心法提纯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H_(9307)株,并用SDS-PAG电泳技术分析其结构蛋白,该病毒主要由8条多肽组成(VP_1~VP_8),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145、130、115、72、70、65、42、39KD。用Westernhlotting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这些多肽的免疫活性,与同源病毒株抗血清出现5条可见的反应带,分别是VP_1、VP_2、VP_4、VP_5和VP_7;与异源病毒抗血清反应只出现两条可见的阳性反应带,分别是VP_1和VP_2。  相似文献   
19.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IBDV血清学调查,麻雀的阳性率为7.4%(4/54),鸭的阳性率为95.5%(363/380),鹅的阳性率为9.4%(11/117)。表明IBDV传播已非常广泛,提示麻雀、鸭、鹅特别是鸭在IBDV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牛的血型     
牛血型的分类研究在动物中是最详细的。用免疫学方法,可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分为红细胞抗原型、白细胞抗原型、血小板抗原型和同种异型。所谓同种异型是血清成分抗原变异型的总称。用电泳方法,可将血液蛋白质(包括酶)和乳蛋白质分为血液蛋白型(红细胞蛋白型和血清蛋白型)和乳蛋白型。此外,还可以按照牛血球对家兔抗牛红血球血清的凝集性分为高低两型。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作为遗传标记因子意义较大的红细胞抗原型和血液蛋白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