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更是"产村相融"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和载体.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结合的有机整体",两种生产"孕育了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由工业文明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米袋子、肉盘子、菜篮子"的总量供给和结构性保障.但化肥化、农药化、机械化的农业工业化生产方式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和乡村生态环境危机.审视现代农业产业具有的"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性,从"两种生产"过程解构生态文明与现代农业的耦合机理,构建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框架-制度机制-综合效应"的技术路径,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促进三次产业整体绿色转型无疑具有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22.
美学者论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坤 《国际资料信息》2000,(3):14-17,,28,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1998年底出版保罗·斯代尔斯主编的《新安全议程-全球纵览》一书,概述了“非传统安全”的缘起及主要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摘介如下: 一、非传统安全的涵义 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相对缓和,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地位相对下降。许多国家开始关注非军事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如恐怖主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粮食和能源短缺、毒品交易、跨国犯罪、人口增长和非法移民等。这些问题与传统的外部军事威胁相对,被笼统地称为非传统安全。  相似文献   
23.
24.
从2000年10月上旬到2001年2月上旬,菲律宾政治发展史上经历了第一次总统弹劾案。在埃斯特拉达总统弹劾案审理过程中,“倒埃派”和“保埃派”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倒埃派”既通过弹劾这一法律程序,也动用了法律程序之外的群众力量,使处于“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的压力之下又失去军方支持的埃斯特拉达,最后在非法律程序情况下被迫下台。现对弹劾案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5.
大城市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危机管理已是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而大城市危机更是"热门中的热门"。如今年7月北京突降暴雨导致城市交通局部瘫痪,上海等城市也同样因暴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联系国外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和马德里的"3·11"恐怖事件、去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韩国大邱地铁火灾、8月美国、加拿大停电,甚至更早的美国纽约遭遇的"9·11"恐怖袭击等等,一连串的大城市危机事件令人目不暇接,有些学者甚至断言"大城市危机时代已经来临"。究竟什么是大城市危机与危机管理?大城市危机接连不断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国际社会怎样防范大城市危机,而我国面临的大城市危机形势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的学者举行对谈,希望这一扩展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尝试有助于扩展您的视野和深化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6.
发建言,济天下——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翟坤“国家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保障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使得国家利益论在西方国际关系诸流派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国家利益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一直没...  相似文献   
27.
翟坤周  毛磊 《长白学刊》2022,(2):137-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文化空间经历了从“忽视”“发现”“重视”到“塑造”的政策变迁历程。基于城镇文化空间塑造,实现以城镇“文化共同体”构建城镇“生活共同体”,是新发展阶段城镇文化空间塑造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进路。本质上,城镇化是特定城镇界面上关于“美好生活主体”的历史记忆重构和活动空间塑造的实践过程,城镇文化空间的想象、嵌入和塑造是城镇化的基本维度,是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目前,城镇文化空间所遭遇的“交换价值”生产优于“使用价值”生产的市场逻辑、“经济增长”先于“文化提升”的内在偏好以及“城市发展的内在张力就是空间资本化”的叠加危机,已经成为城镇文化空间塑造亟须破解的难题。通过建构城镇文化空间塑造的整体框架,重新审视城镇文化空间的属性、功能与维度,重塑城镇文化空间理念及其实践路径,必将为有效激活城镇文化资源和建设城镇“生活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