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6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81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7篇
法律   2670篇
中国共产党   770篇
中国政治   1915篇
政治理论   439篇
综合类   22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983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进行着新文学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迹可寻,但中俄学者对此都未曾留意。部分俄罗斯作家或直接塑造,或偶尔提及中国文化英雄,如在《秉烛夜游客》和《回归太白》中对李白形象的塑造,以及俄罗斯作家对庄子和老子的曲解。另一些俄罗斯作家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俄罗斯文化相拼贴,如"欧亚交响曲"系列小说、《2008》和《阿狐狸》。俄罗斯当代作家通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构建中国形象,从而回归了俄罗斯18世纪末"中国是‘哲人之邦’"的套话。这既具有当下的针对性,又折射出"新欧亚主义"的观念,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出发点,但他们在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42.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拓  刘贞晔 《国际观察》2005,16(1):40-46
在二战以来的国际人权政治发展中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已形成了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 ,人权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借助联合国来扩大自身的影响 ,并对主权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 ,联合国为拓展人权事务在资源、信息和机构运作等方面也积极地倚重人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支持。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这种紧密合作 ,导致了人权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人权事务和人权机构的渗透、联合国人权机构人事上的交叉任职以及复杂的国际多边人权干预 ,从而形成了包含人权非政府组织、主权国家与联合国在内的复杂三角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43.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应当科学定位原告资格,而在实践中负有监管之职的环境管理机关,因为同时具备司法起诉主体资格,就会出现严重的职能错位。基于该问题,深入探究出现如此窘境的法理根源,不难发现当前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环境管理机关漠视其职权,滥权无章;当事人地位不平等及结构失衡,不利于实体公正;两种身份的困顿增加了环境管理机关被诉行政不作为之虞。因此,必须激励公众和非政府性环保组织,限制环境管理机关的起诉条件和资格。  相似文献   
144.
地质调查立法与相关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调查是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地质工作,也是地勘行业发展的核心。中国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对地质工作实行分类管理的制度,处在转型时期的地质调查需要有完善的法规作为保证。尽快对地质调查立法,并处理好与之相关的法律关系是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从法理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5.
论“持有”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持有型犯罪已经在我国刑法中基本站稳了脚跟 ,但是由于对“持有”属性的争论不休 ,使得这一类型的犯罪近来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非议和怀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有持有属性得到根本确立 ,才能真正化解这场纠纷。立足于此 ,本文首先确立了持有属于行为的观点 ,并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持有属于作为。  相似文献   
146.
财富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当代中国需要形成理性、健康的小康社会的财富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并在宪法修订中加入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进一步完善了小康社会的财富观,使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7.
试析俄罗斯联邦的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10月24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批准了叶利钦总统提出的《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构想》。从1991年10月至今,俄罗斯联邦进行了3个阶段的司法改革,制定了大批司法机关组织法,颁布了宪法司法、民事司法、刑事司法、行政司法和仲裁司法领域的大批法律。本文拟在简要介绍俄司法机关改革和司法法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俄司法改革的特点,评价俄司法改革的得失,同时探讨俄司法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8.
刘祥峰 《理论前沿》2005,(16):33-34
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49.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恢复性司法是近一段时间来刑事法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不成熟的话题。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需要界定恢复性司法的概念、目标,进而研究恢复性司法在西方国家运行的理论与社会背景,及其与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刘歆立 《学习论坛》2005,21(11):70-72
仅有5000字的《老子》一书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大致涵盖重身轻物的生命至上思想、少私寡欲的人生价值取向、为而不争的基本人生态度和“出生入死”的超然生死观等方面。发掘《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