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侵权就得维权,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对百姓权益的基本保障。但中国的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中国的百姓一提到维权,要么虚汗淋漓,眼光游离;要么拍案而起,愤慨难当;要么噤若寒蝉,浑身发抖。有些地方很少有人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报道的侵权单位趾高气扬与百姓忍声吞气案例已屡见不鲜。百姓采取沉默的方式来消极对待自己被侵权的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高维权成本让百姓望而却步。高昂的成本使百姓维权成为花费高、风险大而又往往赔本"的买卖",给那些侵权单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使其免于被追究、查处。维权成本太高已成为中国式特色。高维权成本往往使民众"赢了官司输了钱",这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批评和指责。现在到了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了。  相似文献   
72.
江必新  刘润发 《求索》2008,(1):84-86
由于环境立法的滞后尤其是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缺陷,客观上要求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因此,以民法的社会化为视角,系统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现状与不足,加强其立法完善,实现民事救济制度的社会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开创了脸治国家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74.
江必新 《法学研究》2014,36(6):31-35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并第一次就此专门作出决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期的司法工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全面理解和切实落实这些部署要求,是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笔者拟从辨证法治观视角对此作一粗浅解读。所谓辩证法治观,其精义是以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转化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理解和推行法治。首先,辩证思维对于法治至关重要。法治既是一门追求确定性的科学,又是一门充满辩证法的艺术。所谓辩证,意指以普遍联  相似文献   
75.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的基本价值、理念进行了本土化诠释、时代化丰富和理论性创新。其立足我国国情民意和新时代历史方位,对人民民主、宪法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权力监督、法律平等等法治基本价值话语作了深层思考与理论凝练,传承发展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法治价值理念,揭露了西方法治价值理论的缺陷和偏颇,体现了法治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价值导向和遵循。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法治价值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有利于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谛,有利于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感召力与实践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6.
强化内部治理 有效解决“执行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重大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执行难问题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既有法治环境欠佳、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外部因素,也有执行队伍素质不高、机制不畅、力度不够等内部因  相似文献   
77.
用程序捍卫公平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论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用刑罚须以行为人构成犯罪为前提;适用行政处罚也必须以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受处罚性.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它是行为人承担行政处罚责任的基础,在行政处罚的设定或实施中占据核心地位.所谓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确定某一行为是否具备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前提,直接关系到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在即将迈向新世纪门槛的时候,回首世界行政法制在20世纪所走过的历程,展望21世纪世界行政法制的走向,是否可以对中国行政法制在21世纪的发展轨迹作如下管窥:第一个阶段按照法治国家的要求,形成基本的法治行政框架;第二个阶段在全面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80.
<正> 制定单行或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行政立法的一个新的趋向。行政程序法是有关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权的过程、步骤、方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程序法典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的行政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意味着行政法调整的范围从组织和职权的设定扩大到对行政行为的规范,从事后的控制扩大到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它意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