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王世涛 《法学杂志》2002,23(5):22-24
行政规范行为的司法适用力是行政规范行为法律效力的一种形式。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相互关系在规范行政行为的效力上体现为行政立法的司法适用力与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2.
预算的法律保留是指预算立法权的法律保留,其并非传统的“侵害保留”,也不是宪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以及“绝对保留”。我国《立法法》第11条关于“专属立法权”条款实质上确立了法律保留的原则,因而其中包括预算在内的“财政基本制度”属于法律保留的范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事项并不排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些事项的授权立法。当然,“专属立法权”属于立法权的保留,我国《宪法》规定的有关预算条款却是国家机关的事项权。因此,《宪法》有关预算条款不能成为预算立法权法律保留的宪法依据。《预算法》第98条关于“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的规定不符合《立法法》规定的授权明确性要件,从根本上解决预算法律保留及其授权立法的明确性问题还要诉诸宪法,并在《立法法》授权明确性规范基准上,由《预算法》在授权立法条款中予以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3.
王世涛 《北方法学》2010,4(5):31-37
单一制与联邦制只不过是国家纵向权力配置模式的类型化。任何国家都存在集权或分权两种力的作用,中国便是一个带有联邦制因素的单一制国家。中国财政联邦制的发展与单一制国家结构框架内的体制多有抵牾,但中国财政联邦制的变革并不意味着宪政联邦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王世涛 《财经法学》2021,(1):86-10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处理应当遵循宪法逻辑,即政府与公民是一种信托关系,只要公民权利的需求仍在,政府就没有破产的理由。因此,地方政府破产只是财政破产但行政不破产。在地方政府破产重整程序中,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于地方债的债权,因为前者保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权。诉诸民主体制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政府的发债权进...  相似文献   
15.
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尽管存在着形式上的相似性和历史发展的渊源关系,但两者间质的 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赔偿的归责原则、侵权与赔偿的联接关系、赔偿标准的确定及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上,都不应将行政赔偿视为民事赔偿。尽管我国《民法通则》将行政侵权责任确定为民事责任,但存在着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局限性。目前,我国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已经自成体系并日臻完善,此时仍然适用《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来分析、裁判行政侵权赔偿案件实属抱残守缺。  相似文献   
16.
宪政意义上税收的价值取向是捐税正义,能够体现捐税正义宪政精神的税法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捐税正义的直接体现,税收法定原则是捐税正义的法律保障。在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中,税收公平原则高于税收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行政型审计作为世界范围很少仍被采用的审计模式,既不符合宪政的民主原则,也有悖于法治精神。纵观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审计作为财政的事后监督机制、纳税人权利的重要保障,只有真正强化其独立性,才能使其真正发挥监督和保障职能。尽管在现行宪法的规范设计中,也体现了审计独立性的追求,但行政型审计作为一种自我审计或内部审计,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迄今,虽有各种有关我国审计制度的完善建议,但审计职能转为检察职能,由检察机关行使审计监督权,是最可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农民宪法平等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不能真正享受宪法平等权是中国当下人权保障制度中最严峻的问题。表现为:中国的选举制度及户籍制度使农民沦为政治上的"二等公民";农民是经济利益的最大牺牲者和最小受惠者;国家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导致农民及其子女只能接受差等教育;农民没有资格同市民一样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因此,应当修改选举法改革户籍制度;确定农业优先的经济战略,改善农民的民生;通过教育改革在城乡之间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成为中国的两大社会追求.这两大追求本是矛盾冲突的,但历史的发展又愈益要求它们联系在一起.这样,"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之间不断强化的张力,驱动着二者不断走向统一.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社会的主导性追求经历了由"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这种统一而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所具有的伟大意义,从而提高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20.
贿选的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世涛 《人大研究》2004,(12):22-25
贿选在我国的宪政运动史上有着特殊的境遇 ,自中国制宪之初 ,就曾演出过贿选的闹剧。新中国的建立 ,使这一被视为旧的社会制度下催生的毒瘤被基本割除。然而 ,时过境迁 ,近几年贿选在我国沉渣泛起并肆意蔓延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切的思考。何谓贿选 ,顾名思义 ,选举中的贿赂行为 ,即在选举中竞选者通过一定的金钱、财产或者其他方式对参加选举的代表和选民进行贿买 ,以使自己在竞选中胜出。贿选的主体是将要或正在参与竞选的人 ,贿选的对象是享有投票表决权的选举代表或选民。贿选的方式主要是给予选举代表或者选民一定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