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应用十分广泛。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案例的需要,往往要增加基因座。新基因座的使用必然要研究其遗传学多态性,并对他们进行评价。本实验对本室在鉴定工作中经常使用的4个STR基因座(D8S384、D13S631、D18S535和D19S253)多态性进行研究,得到其群体遗传学资料。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既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这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3.
高飞 《青年论坛》2008,(3):42-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高飞 《青年论坛》2007,(6):117-119
法的可诉性是法治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行为的法治化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宏观调控行为与行政行为、国家行为、决策行为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05.
攻击性行为是聋生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它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聋生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的事件在校园中时有发生,着实让人忧虑。聋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聋生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刑事诉讼法将视听资料规定为一个独立的刑事证据种类,是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补充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视听资料将会被法庭所运用。如何正确搞好视听资料的审查和认证,是摆在审判人员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7.
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曹诗权陈小君高飞中国民法法典化不仅是一项紧迫而深远的现代法制建设工程,而且是一项多元而广阔的历史性法文化建设。围绕这一建设,必然交织着继受性法文化的吸纳、传统性法文化的继承和时代性法文化的创新三位一体的交融同构。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8.
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诉讼便处于中止状态,而且这种中止极可能是永远的,即诉讼的终止。这就意味着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求偿权无法实现,被害人在承受犯罪行为给其造成的精神痛苦的同时还要承受物质损失。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必要引入民事缺席审判制度,赋予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到案时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主要概述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关系在行政院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内部与外部的主要公关对象 ,以及可供学校选择的几种常用公关方式。  相似文献   
110.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高飞 《外交评论》2005,(3):105-112
近年来,公共外交的兴起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本文从几种国外流行的公共外交概念入手,分析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兴起原因及其作用,并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公共外交机构改革情况,对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提出建议。公共外交的发展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多元化、矛盾竞争复杂化等新特点,体现了当代政治的发展、外交制度的完善和外交方式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公共外交工作对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