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1篇
法律   610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536篇
政治理论   164篇
综合类   14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7 毫秒
61.
社区矫正符合行刑个别化、轻缓、谦抑的思想而为各国广泛采用,但在其适用方面,问题较多。比较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情况,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施行权符合分权与牵制的思想,对于落实狭义的司法权也有裨益。但是公安机关依法享有的部分施行权也应当保障,将社区矫正工作和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的推进结合起来可使社区矫正工作更为经济,也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公布实施至今已二十六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新的国籍问题也时有出现。由于《国籍法》独立性较强,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特殊案例又无法借用其他相应的法律,因此,迫切需要对《国籍法》加以完善和修改,同时还要规范执法。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有关司法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学者和法律实务部门人士呼吁借此机会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虽然,当前学理上有关判例法的研究日渐深入,但是有关学术方面的探讨却存在很多问题。从历史和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我国近代以前不存在判例法传统。  相似文献   
64.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下治安工作的战略性举措,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分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及属性和建设的基本要求,研究了现有的三类基本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5.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属性及结构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公安机关依据系统论,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整合内部警力与社会资源,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全时空巡逻防控为基本勤务方式,以刑侦防控为首要环节,形成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转,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综合控制的警务工作系统。其基本属性是系统论,表现在整体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三个方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结构模式可归结为北京模式、廊坊模式和昆明模式三类。  相似文献   
66.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解读中国——东盟博览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毅 《桂海论丛》2004,20(1):69-71
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角度看,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和南宁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广西将从相对封闭走向更加开放,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只有抓住机遇,将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实施开放促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7.
周可达 《桂海论丛》2003,19(4):66-69
近年来在公众的社会心态中 ,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评价逐年提高 ,然而 ,由于改革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样性 ,公众社会心态又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应采取适当措施 ,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8.
民政社团指的是由民政局直接主管的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对上海市民政局主管的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9.
本文在总结以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对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改革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指出 ,能否正确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 ,直接关系到本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70.
围绕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的国际体育外交发展历程,分析、评价了新中国对外体育交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外交战略的作用和贡献。中国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在国家外交实践中有其特殊地位,对拓展中国全方位、多层次总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