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4篇
法律   847篇
中国共产党   248篇
中国政治   531篇
政治理论   129篇
综合类   5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缝隙政府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治理理念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无缝隙政府理念,东莞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信息共享促进部门无缝隙衔接,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无缝隙审批,以扁平化改革推动社区服务无缝隙对接。本文认为,未来的政府管理创新,应倡导无缝隙政府理念,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服务的价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以结果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2.
基于2232份青年的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青年政治信任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对中央的信任度要高于基层信任的,这一结论符合“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结构.第二,部分时政亲和因素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积极作用,部分时政亲和变量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消极作用.第三,青年越多地使用官方媒介来获得时政信息,政治信任就越高,越多使用不正式渠道来获取时政信任,政治信任就越低.第四,时政亲和对青年对中央机构的信任和基层机构的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警惕网络媒体中过多的不良信息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官方网络媒体的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提高青年的政治信任,为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提供更好的网络平台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3.
54.
中国共产党开展整党整风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及启示:必须;住确把握形势,结合党的事业进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扩大民主参与;必须开展及时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模范带头作用:谘须建立长效机制,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55.
崔巧  朱新光 《东南亚》2015,(2):43-49,109
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也是在双方能源合作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的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中国与印尼开展能源合作双方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因此是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旨在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框架分析中印尼两国能源合作的条件、合作目标及合作的成果与不足。  相似文献   
56.
1960年前后甫入文坛的陈映真喜爱、赞赏钟理和作品,据此扬弃现代主义,初步建立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早于叶石涛数年提出"台湾的乡土文学"概念,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1977年陈映真却撰文批评了钟理和小说《夹竹桃》,这一反差缘于时代、社会和文坛语境的变迁。陈映真《原乡的失落》与《"乡土文学"的盲点》堪称姊妹篇,因它们都针对着史明"台独史观"及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中"以台湾为中心"等暧昧词语中隐含着的分离主义苗头和倾向。钟理和的缺失是他于新生中国的分娩期所必有的混乱和阵痛中,未能看清整个中国的"正体"和"实相",从而发生了民族认同上的动摇。这一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陈竹  李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09-122,153,154
兵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的有效手段。李朝作为11至13世纪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之一,十分重视兵制的建设。由于中越复杂的历史联系,李朝立国后在兵制的设置上借鉴了唐宋兵制,尤其是重点效仿唐宋兵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军事制度。不过,李朝兵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唐宋兵制,它既吸收了唐宋兵制的精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符合李朝自身国情的兵制,并增设了新的兵种"象兵"。李朝兵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抑或开疆扩土中,都契合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李朝兵制也对宋朝的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朝也参考了李朝兵制对其兵制进行改革。宋朝兵制在改革中充分借鉴了李朝的军事编制,尤其是"军"这种新的军队编制的创设,成为宋朝改革军队编制的开端。从李朝兵制大力效仿唐宋兵制,再到宋朝亦在兵制建设上借鉴李朝兵制的优点,这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增进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中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58.
长期以来,对公共行政的理解是一种从政府角度的理解,其主旨是以官僚为中心,二分法和三个途径说是这一理解的代表性观点。随着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的出现,这种传统的理解已经不足以对公共行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解释。公共行政生态的变化需要一种新的理解,即超越政府,从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的角度去加以理解,以期对公共行政有一种更全面的解释,并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公共租界职员郭泰纳夫的两部代表作,利用中华民族对立面的观察角度,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作了初步的追溯,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扩展,首先在中国官员、绅商中萌发出了公开的不满情绪,并不可阻遏的日益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向巴黎和会提出的《希望条件说帖》,第一次锋芒直指外人在华特权,得到了普遍的拥护;此后,国共两党均成为民族主义的热情鼓动者,并迅速获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1925年的五卅运动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反帝纲领,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心声。  相似文献   
60.
大枣在《神农本草经》属上品,味甘平。可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和百药。近年来,对大枣的研究范围广泛,成果卓著。本文就近10年大枣的品种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收集总结了近年来以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药品、保健品、食品的研究开发情况等,为相关研究提供近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