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深蒂固并暴露出诸多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和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克服传统法律文化的弊端,建构现代法治理念,对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和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培志 《世纪桥》2013,(11):79-80
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民生建设,既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不断开拓基层民生服务新格局的题中之义。针对当下社区建设的实际,要注重更新理念、高度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在服务基层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民生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培志 《前沿》2013,(7):119-121
社会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与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阶段、水平、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实践与社会权利的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也是在维护、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维护公民社会权利既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保障。基于维护公民社会权利出发而实施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策略、相关政策,不仅具有人文价值关怀,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短视""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所形塑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前进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提炼、弘扬时代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三十年来深圳建设者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的样本.值此深圳三十而立之时,总结深圳精神并展望其在新的社会实践下的可能作为,既是纪念的一种方式,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弘扬、建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城市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从狭义城市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说,影响最为突出的便是网络消费与网络休闲。网络消费与网络休闲的出现使城市社会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走向并促进消费社会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以及休息休假权等肆意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询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扭转我国劳动基准实施困境的对策,实属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和谐,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既要体现对劳动者利益的偏重保护,同时也要兼顾用人单位利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不断完善“三方机制”,重视和强化集体谈判,建立便捷、经济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食品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将食品卫生法和刑法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和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加大对食品卫生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杜绝食品卫生犯罪频发的现象,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志  王秀英 《河北法学》2004,22(10):153-156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名存实亡,劳动者维权的第一道防线难堪重任;一裁两审的单轨劳动争议体制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其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使劳动者望法兴叹。因此,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必需重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调解机制,选择“两裁终局”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焦虑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建构功能,为我们解释社会焦虑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其固有的范式又为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