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刘为军 《政法学刊》2009,26(5):87-92
由于研究对象的同质性,证据学和行为科学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行为科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隐藏在证据行为背后的内在推动力和各种影响因素,许多成熟的行为科学理论也能在证据学领域找到适用空间。诸如理性原理、满意性原理、效益原理和激励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证据学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可以对证据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疑难案件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疑难案件的内涵和外延的辨析,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了疑难案件的成因,这对提高疑难案件的侦破效率,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刘为军 《证据科学》2008,16(4):432-439
物证质量对多数刑事案件的定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无论物证的发现、固定环节,还是检验、鉴定、保全环节,均存在出错的空间。物证质量不高的原因存在于观念、规范和操作等多个层面。要提高物证质量,就必须建立取证质量的全程监控机制:在取证前做好制度、人力等方面的准备;在取证过程中完善第三方监控措施,引入对方监控机制,并全程记录取证过程;取证后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补充侦查等方面的规则或制度避免有瑕疵的物证被采纳。并为寻找新的替代性证据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4.
从侦查思维的角度看,疑难案件的侦破,应搞好疑难案件的测定,把握侦查思维的策略选择、一般规则及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5.
超越侦查公开与不公开之争——兼论侦查公正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不公开是传统侦查原则,但在一系列敏感案件挑战下以及公众以公开求公正的呼吁声中逐步陷入困境。当前更重要的不是在立法上直接规定应以公开或不公开为原则,而应对侦查信息进行等级化管理,基于不同对象和侦查的不同阶段,明确绝对公开、可以公开和绝对不公开的信息类别以及公开的方式,进而构建更合理的侦查程序制度,重建侦查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6.
论侦查权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配置侦查权是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需要。我国侦查权配置采用了多重标准,各侦查系统自成体系,互相平等又同时兼具侦查之外的其他职责,这种模式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合理配置侦查权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最重要的是侦查效率和侦查公正两大标准,既要符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又要有利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这些标准检视我国侦查权的配置,可以对侦查权进行适度调整,例如可以考虑将涉税案件侦查权自公安机关移转至税务机关,以提高侦查效率、减轻公安机关压力并加强对税务机关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27.
处理侦查中疑难个案的指导理论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件侦查有时会难以为继,实践中往往采用“疑罪从挂”,目前的批评没有考虑到无明确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的处理,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侦查条件论为立法和实践上解决疑难个案侦查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侦查法治化背景下,应当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处理疑难个案的侦查中止和侦查终止制度的适用领域、原则、条件及其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