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博·哲理     
罗崇敏(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云南省教育厅前厅长) 丈夫去逝后,苏姗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家中失火致孩子一死一伤。当地媒体不顾苏姗反对对灾情报道后,社会对她捐赠。  相似文献   
12.
《反分裂国家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上秉承《宪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的基本精神,对下衔接《刑法》中制裁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具体措施。这部反映和平与统一精神的宪法性文件,把国家和平统一的意愿提升为国家的意志,并努力纳入法治运行的轨道,给政治上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提供了敦厚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竞合过失犯罪是指不具有共同注意义务的数个行为人各自违反了自己的注意义务,由于这些不注意行为结合在一起,从而共同导致同一个危害结果出现的过失犯罪形态。判断注意义务是否共同,是区别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的关键。过失相抵原则对于分配竞合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定竞合过失时,应该考虑过失相抵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对一般缓刑制度的立法存在缺陷 ,表现在一审判决后判决没有生效之前被告人又犯新罪和缓刑开始后发现被告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处理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新罪的处理 ,以及缓刑宣判后能否立即释放被告人和对缓刑犯判处附加刑的刑期计算等方面。刑法学界为补救这些立法缺陷提出了各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情树 《海峡法学》2012,14(4):10-19
客观处罚条件原本是德国、日本刑法中的一种立法现象,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是民国时期《中华民国刑法》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在立法上,由于受到德日刑法的强烈影响,在客观处罚条件的规定上与德日刑法一脉相承,甚至将客观处罚条件的立法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含有客观处罚条件的罪名远远超过德日刑法,但有关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论定位,台湾学者之间争议特别大。由于我国大陆犯罪论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陆刑法中不存在犯罪成立意义上的客观处罚条件,但存在刑罚权发动意义上的客观处罚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造成目前“许霆案”困境的原因在于刑法司法解释的“过度化”。司法解释的“过度化”不但制约了司法人员解释,适用刑法的权力,而且还窒息了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想象力。在刑法司法解释“适度化”转型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要通过定期公布全国各地刑事疑难案件刑事判决书的方式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指导全国刑事审判的案例指导制度,或者通过提审地方刑事疑难案件并公布判决书的方式来指导全国的刑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刑法修订到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刑法典进行了8次修正,通过了1个单行刑法和7个刑法修正案,及时补充和修改了相关犯罪的规定。但在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技术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今后的刑法修订中,有必要对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技术作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8.
贩卖毒品严重威胁和危害了公众健康,是毒品犯罪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犯罪。贩卖毒品罪是一种抽象危险犯,其侵犯的法益是公众的健康,因此必须根据贩卖毒品罪所侵害的法益来对"贩卖"进行实质性的解释。在吸毒人员贩卖毒品数量的认定上,应该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2000年《南宁会议纪要》、2008年《大连会议纪要》以及2015年《武汉会议纪要》的规定进行判断和计算。"毒贩子"协助警察诱惑其他毒品犯罪分子出卖毒品,并在控制交付下抓获其他"毒贩子"的,应该认定为立功,但如果其立功线索系其家属通过不当手段所提供的,则不能认定为立功。  相似文献   
19.
论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竞合过失为视角对传统刑法理论上的共同过失犯罪理论进行解读,认为应当改变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相混淆的现象,在概念使用上没有区分共同过失和过失共同的必要,而是应该用竞合过失的概念来描述传统刑法学理论上所论述的共同过失犯罪现象,这种竞合过失犯罪本来就不构成共同犯罪,而那种具有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过失犯罪则构成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修正指导思想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刑法修订到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刑法典进行了七次修正,补充和修改了相关犯罪的规定。在刑法修正中,立法者总对刑法充满着过多的期待,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之间没有协调好,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没有并行推进。因此,在今后的刑法修正中,有必要对刑法修正的指导思想进行检讨,以促进刑法修正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