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法国行政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法国行政赔偿制度是法国行政法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它作为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其法定义务的主要形式,核心内容是行政机关或者公务员对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对行政机关享有的法定权力的有效制约。正是行政赔偿制度的运作及其实效,才使得法国行政法在捍卫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维护行政权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样,正是因为行政赔偿制度的这一优点,才使法国行政法得以完备与成熟。因此,认识法国行政赔偿制度不仅对蓬勃发展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而且也是比较法研究领域亟需进行的课题。本文拟对法国行政赔偿制度赖以存在和运作的法律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实践等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62.
行政处罚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如何设定罚款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各地正在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这一规定,研究设定地方政府规章罚款限额。在此,作者提出一些个人的设想和看法,供研究探讨。一、确定地方政府规章罚款限额的背景应否赋予规章以行政处罚权,是行政处罚法起草过程中争以较大的一个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规章只能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处罚的具体标准设定,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规章不能创设行政处罚。主要理由是:从法理上说,行政机关不能够自己为自己设定权力;从实践上看,规…  相似文献   
63.
64.
宪法解释建议权是以解释宪法的方式、程序,实现修改宪法之目的,并具有宪法修改效果的宪法解释首要程序,其源于我国宪法修改程序中宪法建议权的宪法惯例,旨在通过宪法程序避免宪法的频繁修改。执政党是提出宪法解释建议权的主体,由宪法规定的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的各国家机关是提出宪法解释议案的主体。明确宪法解释建议权,是健全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为具有宪法修改效果的宪法解释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助于运用宪法方法维护宪法的高度稳定性,实现以宪法发展指引和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肩负人民重托足音铿锵,不辱历史使命砥砺前行,安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春华秋实的六年.六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为破解人大工作决定职权虚置化、监督工作形式化、代表履职松散化、乡镇人大边缘化的“四化”难题打出了系列“改革组合拳”,得到了全国人大、省人大常委会的肯定,人大工作环境条件不断优化,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共召开市人代会7次,常委会会议42次,主任会议74次,组织专题调研视察95次,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08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11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5人次……在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相似文献   
66.
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行政与法》2010,(8):49-52
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学习能力建设,尤其要在学习理念、学习机制、学习制度、学习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7.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地方立法存在缺乏必要性、具体性、越权严重、冲突广泛、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量立法资源被浪费,不利于法的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法律作用的实现,法律适用无所适从、地方保护主义合法化。地方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立法目的不当、立法主体立法技术的欠缺、地方立法主体观念滞后、立法依据不明、相应的国家机关怠于履行立法监督职责。解决地方立法问题的出路在于端正立法目的、更新立法观念、实行立法专业化、明确地方立法依据、强化立法监督责任,建立地方立法“良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68.
周伟 《理论与改革》2014,(3):147-152
不受歧视权源于平等权基本权利,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独立的法律权利,目的是保护自然人不因其某些固有的、社会的特征受到不合理的区别对待。我国不受歧视权的立法体现在宪法、行政、民事、刑事法律,以及行政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禁止歧视规定。其范围涉及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经济贸易等。禁止歧视立法无具体的法律标准、歧视种类、法律制裁等法律实施支持体系,不受歧视权的实施长期无法可依。促进不受歧视权的实施,要制定反歧视法,明确歧视的定义、法律构成、歧视种类、法律责任等;建立专门执法监督负责法律实施监督;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反歧视倡导的活力;完善人民法院裁判歧视诉讼案件的司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69.
借鉴"SSP范式"的理论分析框架,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制度构建目标应是,解决现行的制度缺陷,建构制度结构合理、符合制度安排的道德要求并且制度绩效良好的制度结构.从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要求来看,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制度构建应该处理好党内关系,以及执政党与国家立法机关、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并要有利于使政策转化为良法,保障转化过程具备程序正义.为了保证转化后的法律质量,有必要建立对拟转化为法律的"政策品质审查制度";为顺利衔接政策与法律两种规范形态,必须设立完备的执政党"立法建议制度";为了实现转化程序的正义并保障转化结果的理性,应当建立体现正当程序要求的"正当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70.
论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追诉机关在初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羁押时,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这是受刑事追究者获得告知的权利,也是刑事追诉机关的告知义务.现代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要求侦查、检察机关履行告知义务,而且应当依法允许犯罪嫌疑人行使其诉讼权利,并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以侦查阶段的初次讯问为对象,对告知义务进行考查,比较美英加法德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对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的规定,剖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所在,进而对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初次讯问时的告知义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