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170篇
中国政治   251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林肯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谜。他出身贫贱,自学成才,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他一生充满坎坷,饱受挫折。却不屈不挠地追求个人的政治抱负:他的长相平平,不修边幅,却迷倒了千百万的美国人。是什么使林肯享有这样高的感召力?我曾问过许多美国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林肯的幽默感染了后人。那么,林肯怎样培养了自己的幽默感,幽默对他的人生又起了什么作用?这得从林肯的苦难人生说起。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有250年历史的英国瓷器精品生产商伍奇沃德因债台高筑在2009年1月5日宣布被接管,该公司在爱尔兰上市的股票随即停止交易,伍奇沃德也成为英国遭遇金融风暴以来最新一家经营陷入危机的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96.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大学规模的扩大的同时,也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能得以保障。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明确自我办学定位、树立科学质量观、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研究生教学改革、改革培养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不断创新、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7.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新形势下,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98.
目前 ,宁波市乡镇企业转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我们会同有关部门 ,采取走访、座谈、问卷、抽样分析等形式 ,对全市百余家转制乡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追踪式调研。经过5年多的发展 ,到1999年 ,宁波市17904家乡镇企业有16607家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转制 ,转制面达98 %。转制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明晰了产权 ,明确了权责 ,实行了政企分开 ,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探索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形式。盘活了存量资产 ,获得了新的增量资产 ,有效…  相似文献   
99.
群众参与干部考核有利于提高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考核结果的真实性。目前干部考核制度滞后于群众参与积极性,缺少群众参与,考核透明度和可信度受到质疑。群众说真话的氛围缺乏,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意见表达渠道不通畅是制约因素。改变唯GDP的评价标准,营造敢说真话的氛围,提供群众参与的可靠渠道,利用大数据获取和认定考核信息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5月17日至24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曾登临黄山。对这条新闻,报纸、电视等媒体都有报道。而碰巧的是,山东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南行考察的11名记者在江总书记登黄山时也正好在此山旅游,并欣逢总书记一行,还和总书记简短对话。这么多记者遇到这样的事本身在地市级报社同行中就不多,在淄博市更算得上是新闻了。他们回来后激动地向报社总编做了汇报,总编敏锐地觉察到,对这种难得的新闻既要珍惜又要做大,要写好发好。于是他要求11名记者每人分头写好一篇记叙性文章。最后,由日报总编室赴黄山的记者苗麓同志汇总执笔,写成后又经总编辑修改审定。怎样发好这篇文章呢?报社领导又颇费一番脑筋。恰在此时,5月28日新华社传来电稿,全文发表江泽民《登黄山偶感》的诗一首。此诗写得诗味盎然、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