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艺术消费     
一件艺术品,比如一幅绘画,寒既不可以为衣,饥亦不可以为食,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呢 ?这是对美的欣赏的需求。对美的追求,是人有异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当我们全神贯注去玩味美时,我们不会计较一幅画的实用价值,除了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它的确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产生美的效应,就是艺术品的价值。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自得其乐还不甘心,他还要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他固然不迎合社会心理沽名钓誉,但是他是一个热情者,总不免希望世有知音同情。因此艺术不只达到‘表现’…  相似文献   
102.
乐山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说,人类的需要本身,是按照“优势需要的等级”来排列的。这是说,人的某一个需要的出现,往往是在另一个更占优势的需要满足之后。他将人的需要依次定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等。   登山作为运动,是一种什么层次的“需要”呢 ?   一个长期食不果腹,骨瘦如柴,连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的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食物,而不是登山。   一个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经常处于野兽、暴力、灾害、疾病、暴政等的威胁之下,他也没有心思…  相似文献   
103.
失踪     
对于一个“丢失”了的人来说,再没有比在人海中行走更感到孤独了。   “等待一小时,太久……如果爱,恰巧在那以后……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  相似文献   
104.
王乾荣 《民主》2009,(11):50-50
评论家阎纲先生近日于《人民日报》发表《说“研讨”》一文,批评了当前流行的所谓“研讨会”的庸俗之风。他举例说:“某领导(在某人作品研讨会)讲话以后。我在上海报纸的报道里看到,他授予被研讨者‘伟大作家’的光环.第二天查对北京发表的讲话全文.这个光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05.
咱们的先人,一方面说“食色、性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另一方面,又说要“存天理,灭人欲”。 本来,人生于世,饮食男女,乃是极寻常自然之事。但饮食须靠劳作获取,男女相悦要发乎情爱。不劳而取,小则曰寄生,大则曰盗;无爱而合,不自由曰包办,买卖交易曰娼。这就不自然而违背常  相似文献   
106.
“无地方可去,无东西可学,无项目可玩”,已成为青少年课余时间面临的普遍问题。全国政协常委陈益群呼吁,青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