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毛泽东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毛泽东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产物;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毛泽东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问,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历史主体与历史客观之间的逻辑互动,是历史理解与历史批判以及历史阶段性与历史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内蕴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界深入展开了对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理论研完成就,认为: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感性世界、实践的生活世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面生活理论。为此,积极推进马克思生活世界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以及复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践相结合以实现其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周晓虹认为,中产阶级从其英文字面上看,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资源占有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来说,以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范式来理解和把握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方式,正是我们研究社会结构和界定中产阶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浩斌 《中国发展》2010,10(2):45-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依据或进行了理论说明;而差异论哲学、发展论哲学以及和合论哲学则分别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致贫困形式的转换,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为厘清相对贫困的具体内涵和治理方式,大量研究对此做出阐释但普遍存在着两大误区。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出发,治理相对贫困成为人均衡而充分发展的重要前提,据此从人的主体性、本质的丰富性以及能动性这三重维度出发重新审视相对贫困的主客相对性本质、多维性表现以及内源性要义,并深刻把握相对贫困的人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及其表现样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8.
经验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经验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唯物史现形成的逻辑契机;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考察,经验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唯物史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经验研究方法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理论归宿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浩斌 《桂海论丛》2009,25(3):7-11
国外现代化模式选择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并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及其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计划权威型现代化模式、自由市场型现代化模式以及后现代化模式等相继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历史影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而党的理论建设问题、党的领导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党的宗旨建设问题、党的建设方法论问题以及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等,则构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