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湖南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省份,正抓住机遇加速放大改革试验的效应,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加强我省口岸大通关建设,是建设"两型社会"、加强"一化三基"、实现富民强省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发展环境、化"危"为"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古代法思想虽不如西方来得单纯、系统,但也同样浩如烟海,其驳杂、丰富、奇特委实令人折服。近年来,笔者因教学之故而初涉此间,虽只是略窥门径,却也有几许心得。今不揣冒昧,献诸方家,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具有六个基本性质:政治性、功能性、制度性、民主性、监督性、参与性;六个特征:组织行为、决策层面、咨询功能、平等协商、正面建议、专家主导。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任务,宏观层面是围绕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参政议政,中观层面是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参政议政,微观层面是指导基层组织和党派成员围绕本职工作和社区建设参政议政;主要工作目标是专题调研、政协提案、指导参小政、工作机制建设;要着重落实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的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专题调研工作等措施;目标的完成和措施的落实,需要多方面主客观条件来保障,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革命老区是中国能源等资源富集的宝地,贯彻实施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对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全局意义。该文分析了《规划》实施与老区发展的条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完善资源开发税费政策、推动老区基础设施与试点区建设、加强企业治理和制定统一政策6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解是古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于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其源远流长。调解的形式有官府调解、官批民调、民间调解等,其范围虽仅限于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但均贯穿了“息讼”、“德化”以及“和谐”等原则与精神,是依法调解和依礼调解的互补,体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最高价值导向。调解有强大的理论体系和社会观念作基石,故而能踏入雅俗与共的主流文化之列,成为一种长久的文化传统。在讲求法治的今天,调解国其目的性的需要,更显恒古的价值,亦因其弊端而需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6.
无讼:“法”的失落——兼与西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儿时的记忆里,长辈们关于“打官司”不光彩的教导可说是最清晰影像中的一幕;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民众对于法律的漠视和冷落又几乎是最寻常见闻的一例:但与此同时。各种媒介却在不断地传递着西方人好打官司的信息。的确,就各自法律传统而言,中国人的“厌讼”与西方人的“好讼”大约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此外,如果说西方社会对于“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26日)尊敬的小文书记、微微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大家好!在这举国上下意气风发、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欢庆时刻,在这硕果累累、充满丰收喜悦的收获时节,我们期盼已久的李维汉统战思想研究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得以隆重举行,这是我们湖南社院的荣幸,更是全国社院系统加强统战理论研究、推进社院正规化建设的一件喜事。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中央社院和湖南省委、  相似文献   
18.
当前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参政议政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后,还得有得力的工作措施,如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的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专题调研工作等等。除此之外,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还应在参政议政的实践中总结、探索其他有效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五刑与五行:中国刑制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言及“五刑”,法学界内众人皆晓;但不知人们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国的主刑(正刑)从古到今,其稳定刑态无不是五种;从传说中的苗民“五虐之刑”与象刑,到奴隶制五刑与封建制五刑,莫不如此;更值得玩味的是,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屡次修订刑律均在西方思想指导下进行,主刑的内容亦不断更新,但皆不能突破“五”的框架,即便是新中国的刑法(现行刑法)也不能例外!这在世界法律史上无疑是独一无二的。对此,我  相似文献   
20.
论法的理想——兼与刘作翔先生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一个全球商品化的年代里高谈“理想”和“超越”,这多少会显得不合时宜。然而,现今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处处应付纷繁复杂的现实、更需要时时面对捉摸不定的未来;因而,从本质上说,我们也更需要一种对生活意义与发展前景的终极关怀;因为,只有最终的价值公设才能使我们有所依凭,才能使人类的持续进步获得世界观层次的理论(或观念)支持。这是人类最深沉的需要,尽管它很隐蔽,也易于为社会所忽略,但其存在是确凿无疑的;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命题——人是为理想而奋斗的社会性动物,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