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35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9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以“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名义撰写的该书《编者说明》介绍说:“2002年5月,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教授应邀来京参加清华大学法学院德沃金法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并于会后访问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德沃金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两篇学术演讲,返国后不久复于《纽约时报》刊行其中一篇,畅谈访华观感。  相似文献   
502.
书摘     
大陆法系(第二版)[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李浩校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著者在该书《序言》中说:“本书是专为业余读者而非法学专业人士而撰写。’,’’虽然,在本书中我曾表明不打算介绍任何具体国家的法律制度,但对有关法国和德国的一些特殊问题也不得不加以论述。法、德两国对大陆法系有过卓越的贡献,时至今.日,法、德两国在大陆法系法学理论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然而,法、德两国的法律制度都不是典型钓大陆法制度,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不典型的制度。法国革命的思想和法国法典编纂的方式对德国法典的影响是有限…  相似文献   
503.
苏哲 《侨园》2003,(6):18-19
当今,谈到欧洲古典建筑,人们不能不为其传统的风格、恢弘的气魄以及独特的建筑魅力而赞叹。“罗马柱”、“罗马雕塑”等建筑元素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当今的建筑设计中。纵观西方建筑史的发展,从早期的古罗马建筑,到百家争鸣的现代建筑流派,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相互继承,相互发展,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欧洲古典建筑历史这幅美丽、壮观的艺术图画。游历欧洲踏访遗迹,对欧洲古典建筑又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04.
该书《翻译说明与致谢》中写道:“这是一本达马斯卡的证据法学论文集。该文集收录了达马斯卡三十多年来用英文发表的所有的证据法学论文,共计十一篇。”“达马斯卡是我国法学界耳熟能详的比较法学大家。……近年来,他的两本经典著作《国家和司法权力的多种面孔》、《漂移的证据法》相继译成中文,由此,学界对达马斯卡学术观点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5.
“自我院干警陆续在正义网开设个人法律博客,党组正式推介博客群建设,到上级逐步认可、推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探求摸索中,博客群队伍一天天发展壮大。可以说,我们的博客群已经走出检察大院,成为山东临朐的一个地域文化品牌。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  相似文献   
506.
“核心期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落户我国之后,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形磁场,吸引了一大批学者的参与,也吸引了那么多的部门为之“奔走呼号”,动辄“数百名专家共同参与研制”,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实在是难以计量。“核心期刊”研究也似乎是一个怪圈和陷阱,一旦陷入则难以自拔,且越陷越深,纠缠于计量方法是否准确。就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整体而言,遴选指标完全西化,未有多大的创获。“十年磨一剑”,谁都没有想到,在“核心期刊”的问题上,三十年磨出了却是一个弊大利小变了形的“双刃剑”。在我国,“核心期刊”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功能,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却不断泛化、异化,负面效应滋生、蔓延,是典型的“得不偿失”和明显的“弊大于利”。十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个人和部门对“核心期刊”趋之若鹜,顶礼膜拜,还在不恰当地抬高“核心期刊”的地位,不恰当地遴选“核心期刊”,不恰当地使用“核心期刊”,实不可取。相信人们总会有醒悟的时候,当人们澄清了相关认识之后,必将能揭开“核心期刊”的面纱,冲出藩篱,走出误区。笔者峰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异化的“核心期刊”现象必将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507.
著者在该书《序》中介绍:“本书讨论的几个主题,包括多校区大学系统、联合学位、公立大学法人化、大学评鉴与品质保证、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研究型大学与排行榜、网络教学与推广教育以及非传统学生与终身学习等都跟大学未来的调适及高等教育政策导向有关。本书也未忽略大学的人文主义传统,所以用相当篇幅讨论通识教育、学术自由、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大学校长的任务、董事会的职能,并探讨网络普及后大学校园的深度变化。本书试图勾勒大学数百年来承袭的传统形式,当前见仁见智的论题与多姿多彩的风貌,以及今后十多年可能出现的前景,因而取‘传统、议题与前景’为副书名。虽然内容有限,但是大学的转变脉络约略浮现,而书后所列西文参考书目相当充足,有胃口进一步探索的读者仍可按图索骥,就关注的题材细嚼。”  相似文献   
508.
该书《序言》中写道:“我们现在对都城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探索,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城’‘郭’相连结布局的发展变化和‘郭’内居民所住的坊里以及市的发展变化。至于营建宫殿的‘城’内布局结构,还是次要的。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本书上编《中国都城的起源和发展》所谈论的就是这个前阶段;后一阶段从北宋到明清,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本书下编《宋代以后都城制度的变革及其重要设施》探讨的就是这个后阶段。”  相似文献   
509.
该书《序引:问题的提出》中介绍说:“赵宋的‘祖宗之法’,开创于太祖、太宗时期,当时陆续奠定的政策基调和一系列做法,是宋初政治的中心内容;把这一时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总结概括,将其明确称之为‘祖宗典故’、‘祖宗之法’,并且奉之为治国理事之圭臬,则肇始于北宋真宗至仁宗前期。因此,本书所包括的主要时间段,大致是从赵宋开国到仁宗前期,亦即自10世纪中叶到11世纪前期。这里值得考察的,实际上是两相互交错的过程:一是赵宋的‘祖宗’们实际上如何讲,怎样做;二是‘祖宗之法’(‘祖宗家法’)作为一种固定的表述方式被北宋真、仁以来的帝王与士大夫们提出,继而被不断发挥阐释的过程。”  相似文献   
510.
在看到民间文化逐步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涌现。比较著名的有:取材于民间曲调《想情郎》而创作的歌曲“乌苏里船歌”署名权案、取材于剪纸作品的邮票“蛇票”著作权案、舞蹈“千手观音”版权纷争等。近期又出现了天津“泥人张”诉北京“泥人张”案.该案的复杂性可谓历来罕见,当事人不仅有原告、被告.还应该有第三人,法律关系也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到姓名权争议,还涉及到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权争端,甚至构成了企业名称和待认定驰名商标之间的冲突。该案的正确判决不仅构成解决类似反不正当竞争诉讼的经典判例,有利于从实践上保护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推动民间文化的健康发展,还将对明确“企业名称、特有的商品名称、商标或姓名”在市场经济中的权利关系,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