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4篇
法律   874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487篇
政治理论   201篇
综合类   15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论刑事诉讼中鉴定权配置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权配置问题是鉴定制度构建的基础和核心,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权的配置,有几种不同观点,笔者主张实行”双边对等配置”,这样设定较能体现诉讼的民主性,也有利体现法院的中立性、被动性和最终裁决的性质。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很快,一些国家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并开始对电子政务的价值进行反思和再认识。研究这些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和特点,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要注重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二是要提高应用效果,确保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三是统一政府部门网站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四是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安全隐患;五是要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54.
超系统论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在协同论和超循环论基础上的系统论[1].它将"环境容量有限性所导致的系统发展与稳定之不相容,进而表现为发展之不可持续"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即超出各单个系统,通过超循环,与其他系统互利合作、协同进化,耦合成某种更高层次上的"超系统",从而在该超系统的进化中,寻求作为其组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校园危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危机的防范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校园危机重在预防,强化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前,要建立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应该将危机防范管理制度化;应该建立常备不懈的危机应急机制;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  相似文献   
56.
对于中国立法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选取“内在视角”,打破过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条块分割”,不仅从现在看过去、也从过去看现在,由此得出了立法演变规律的新的景观。  相似文献   
57.
以奶山羊为试验动物 ,按体重灌服氟化钠 ,复制奶山羊氟病模型 ,通过甲状腺功能指标、骨代谢调节因子等一系列指标的测定 ,进一步探讨了氟病的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氟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及甲状腺调节因子紊乱 ,呈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症状 ,进而影响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等过程 ;氟导致骨代谢调节因子骨钙素和降钙素含量升高 ,证明骨转换加速是氟骨症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Ⅳ型胶原水平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CCl4后腿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病理片呈肝纤维化变,贮脂细胞增生活跃,有较大量的Ⅳ型胶原沉积。超微结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结论:CCl4肝纤维化大鼠3周的胶原沉积量并不高,6周起胶原纤维沉积量逐渐增大,并向肝细胞延伸。从9周开始分割肝小叶,在第12周已有假小叶生成。  相似文献   
5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冲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防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0.
实践评价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评价论研究只限于认识范围进行的缺陷,通过对评价论所赖以确立的意义、语言和实践等方面的本体论考察,特别是对实践本体论的探析,由此展开对当前国内评价论之弊端的批判,试图探索出一条超越仅在认识论路向的藩篱内探讨评价论的路径,以期拓展当前对评价论的研究视域并展示评价活动所应有的巨大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