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性质,首先是政治理论政策研究,又是经济理论政策研究,同时也是社会理论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已有相当成就,但就不断深化的改革事业以及工会运动的客观需求而言,其作用还是相当的不足或滞后.加强和改善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是实现工会工作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全总的理论政策研究应该具有实践的前导性和理论政策的敏锐性,还应该实现学科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常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劳动关系最基本的影响,即是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方面,参照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和惯例,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是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3.
常凯 《法学论坛》2012,(3):98-104
随着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发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也由以往主要局限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转变为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主线,以社会劳动关系调整为目标。规范的市场经济下劳动法的作用,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出发,通过集体劳动关系的对等性,来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协调性。与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动法治的集体化转型相适应,中国劳动法学科理论基础和结构体系也需重构,构建一个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中心的新的劳动法学科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劳动法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的阶级结构,而且也影响着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如实地估量这些变化,可以从总体上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工人阶级。这对于正确地调节工人阶级内部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全体成员在四化和改革中的主导作用、主人翁责任感和创造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是指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历史任务的思想理论观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是其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之一。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对于在理论上正确把握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在实践上更好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政治方针,都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酝酿准备、理论形成、理论用于实践并进一步发展三个时期,本文试从这方面谈些粗见。  相似文献   
16.
1.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中,中国工会也面临着严峻的历史性转变,即面临着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会运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会运动的转变。什么是中国工会运动转变的直接依据?笔者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所引起的劳动关系的变化,是考虑和研究中国工会运动转变的直接依据和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劳动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动立法的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打破了以往两个阵营互相封闭和对峙的局面。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共同的市场,要介入这一市场,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和采用共同的机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向和要求下,世界各国的劳资关系和劳动立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  相似文献   
18.
常凯  邱婕 《探索与争鸣》2011,(10):43-4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劳动法治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这一法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并为今后劳动法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基础.但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在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仍然没有摆脱GDP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劳资力量的对比仍不平衡,缺乏一套法律和社会制约机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不理想.劳务派遣的泛滥是劳动法治最为突出的漏洞,这种情况加剧了劳资冲突.不过,<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2010年爆发的罢工潮,标志着中国的劳动关系开始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这一客观趋势,政府、企业和工会都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加快以"劳工三权"为基本内容的集体劳动关系的立法和实施,是中国劳动法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协商谈判并以契约方式确定劳动标准的一种具体的劳动法律制度。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的形式和手段。我国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如何通过实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来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工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工会的身份应如何重新定位?工会如何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发挥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本刊编辑部采访了全国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官员和劳动关系研究专家,从不同角度编辑了一组文章,为读者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